北宋皇祐二年,吳州一帶鬧饑荒。當(dāng)時范仲淹治理浙西,下令散發(fā)糧食賑災(zāi),并鼓勵百姓儲備糧食,救荒的措施十分完備。
吳州民俗喜好賽舟,并且篤信佛教。范仲淹于是鼓勵百姓舉行劃船比賽,自己也日日在湖上宴飲,從春至夏,本地的百姓幾乎天天都扶老攜幼在湖邊爭看賽船。
此外,范仲淹又召集各佛寺住持,對他們說:“饑歲荒年工錢最是低廉,正事寺院大興土木的大好時機(jī)?!?/p>
因此各寺廟住持無不招募工人大肆興建寺院。“
范仲淹又招募工人興建官家谷倉及吏卒官舍,每天募集的工人竟達(dá)一千人。
掌監(jiān)察的官員,認(rèn)為范仲淹不體恤荒年財政困難,竟鼓勵百姓劃船競賽、大興土木修建寺院,既勞民傷財,因此上奏彈劾范仲淹。
范仲淹上奏說:”臣之所以鼓勵百姓宴游湖上,寺院、官府大興土木,其用意正事借有余錢可花的百姓,嘉惠貧苦無依的窮民,使得靠出賣勞力生活的百姓,能依靠官府與民間所提供的工作機(jī)會生活,不致背井離鄉(xiāng)、餓死荒野。“
這年,全國的大饑荒,只有杭州一帶的百姓沒有受到太大的災(zāi)害。
凡是可以外出宴游者,一定是具有宴游的財力。一人外出宴游,而靠此人宴游花費(fèi)的金錢生活的人,卻又幾十人。
明朝萬歷年間,蘇州一帶鬧饑荒,主政者下令禁止百姓游船,于是富家子弟日日在僧院宴飲,而靠劃船生活的船家,都由于失業(yè)而背井離鄉(xiāng)。主政者的愚昧、不識時務(wù),大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