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疆域圖
這的確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因為很多王朝在被滅亡的時候,并不是立即滅亡干凈了,還會有一些殘存勢力繼續(xù)打著前朝的旗號來進行抵抗,試圖卷土重來。于是就有了該王朝到底滅于哪一年的問題。
1276年,伯顏大軍兵臨杭州,宋恭帝趙?被迫出降。從這一刻來說,南宋王朝就已經(jīng)滅亡了。由元朝人脫脫擔任總裁而編纂的《宋史》就是把南宋的滅亡定在了這一年。對于南宋大臣后來所擁立的兩個皇帝,元朝根本不承認他們皇帝的身份。
元世祖忽必烈畫像
就在宋恭帝出降的時候,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在駙馬都尉楊鎮(zhèn)、國舅楊亮節(jié)護送下潛出城外,逃往婺州。1276年夏天南宋的部分大臣文天祥、陸秀夫等人,擁立益王趙昰在福州稱帝,改元炎興元年。元朝的大軍并沒有放松對南宋殘余勢力的打擊,在元軍的不斷追擊下。趙昰君臣被迫南逃,一直逃到了南海之濱。1278年,趙昰病死,其大臣給他上廟號為端宗,葬于香港的大嶼山島。之后,群臣又擁立趙昰的弟弟廣王趙昺為帝,在堅持了313天之后,1279年3月19日陸秀夫背負著趙昺跳海身亡。至此,南宋王朝徹底滅亡。
崖山海戰(zhàn)示意圖
所以,1276年和1279年的區(qū)別是,前者是南宋王朝正式滅亡的日子,后者是南宋王朝徹底滅亡的日子。
再來說明朝,1644年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其實已經(jīng)宣告明朝的滅亡。尤其是后來的清朝,堅持宣稱隨著崇禎皇帝之死,大明朝已經(jīng)終結(jié)。清朝宣布自己雖然是明朝的繼承者,但他們并不是明朝的敵人,推翻明朝的是李自成,清朝的江山是從李自成手里奪取的。而且,清朝對于明朝的大臣們來說,還是恩人,因為他們殺掉了李自成,等于為明朝復了仇。
但就在崇禎皇帝去世后,南方尚且有半壁江山。南京的大臣們擁立福王朱由崧為帝,改元弘光。已經(jīng)入住北京的清朝,堅決不能容忍南方還有明朝的殘余勢力存在。他們一路南下,弘光政權(quán)堅持了一年就被清朝消滅了。
在弘光政權(quán)被消滅后,南方又出現(xiàn)了幾個政權(quán)。先是魯王朱以海以監(jiān)國的名義在紹興建立政權(quán),接著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改元隆武,隆武政權(quán)也存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朱聿鍵被俘后絕食而死。之后其弟朱聿鐭在廣州稱帝,改元紹武,一個月后廣州城破,朱聿鐭自殺。1646年11月在朱聿鐭稱帝幾天后,桂王朱由榔在肇慶稱帝,建立永歷政權(quán)。1659年,永歷帝朱由榔在清軍的追擊下,逃入緬甸。這會兒,打著明朝旗號的就只有臺灣的鄭氏政權(quán)了。但對于逃到外國的永歷皇帝,清朝也不放過,清軍進入緬甸之后,緬甸人被迫將永歷帝獻給清軍。1662年6月1日,永歷帝父子及眷屬25人在昆明篦子坡遭弓弦勒死。明朝就徹底滅亡了。
1644年崇禎皇帝之死,宣告了明朝的正式滅亡。在南方由延續(xù)了十多年的政權(quán),一般被稱為南明。1662年,南明的滅亡宣告了明朝的徹底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