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分類信息植物特征種群描述分布生境編輯本段分類信息
屬中文名:紫堇屬
拉丁名:Corydalis DC.
所屬科: 罌粟科 PAPAVERACEAE
亞科:荷包牡丹亞科 FUMARIOIDEAE (DC.) Endlicher
所屬族:紫堇族 CORYDALEAE Reichenb.
分類地位:屬
分布量:世界:320種;中國:200種
引種狀況:非引種
資料來源:中國植物志 第32卷
編輯本段植物特征
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或草本狀半灌木,無乳汁。主根圓柱狀或蕪菁狀增粗,
紫堇屬植物圖集(6張)
有時空心或分解成馬尾狀,如為簇生的須根,則須根紡錘狀增粗、棒狀增粗或纖維狀;根莖縮短或橫走,有時呈塊莖狀,塊莖空心或逐年更新。莖分枝或不分枝,直立、上升或斜生,單軸或合軸分枝?;~少數(shù)或多數(shù)(稀1枚),早凋或殘留宿存的葉鞘或葉柄基。莖生葉1至多數(shù),稀無葉,互生或稀對生,葉片一至多回羽狀分裂或掌狀分裂或三出,極稀全緣,全裂時裂片大多具柄,有時無柄?;ㄅ帕谐身斏⒁干?qū)θ~生的總狀花序,稀為傘房狀或穗狀至圓錐狀,極稀形似單花腋生;苞片分裂或全緣,長短不等,無小苞片;花梗纖細。萼片2枚,通常小,膜質(zhì),早落或稀宿存;花冠兩側(cè)對稱,花瓣4,紫色、藍色、黃色、玫瑰色或稀白色,上花瓣前端擴展成伸展的花瓣片,后部成圓筒形、圓錐形或短囊狀的距,極稀于返祖現(xiàn)象中無距,下花瓣大多具爪,基部有時呈囊狀或具小囊,兩側(cè)內(nèi)花瓣同形,先端粘合,明顯具爪,有時具囊,極稀成距狀;雄蕊6,合生成2束,中間花藥2室,兩側(cè)花藥1室,花絲長圓形或披針形,基部延伸成線形的或長或短、先端尖或鈍的蜜腺體伸入距內(nèi),極稀蜜腺退化至無;子房1室,2心皮,胚珠少數(shù)至多數(shù),排成1列或2列,花柱伸長,柱頭各式,上端常具數(shù)目不等的乳突,乳突有時并生或具柄。果多蒴果(稀扭曲或具節(jié)),形狀多樣,通常線形或圓柱形,極稀圓而囊狀、不裂,個別種向上卷裂,裂后留下框架replum。種子腎形或近圓形,黑色或棕褐色,通常平滑且有光澤;種阜 (油質(zhì)Elaiosome) 各式,通常緊貼種子。
屬模式:C. bulbosa (L.) DC. proposed by Liden, C. capnoides (L.) Pers. Proposed by C. Y. Wu. [1]
編輯本段種群描述
Corydalis DC. 紫堇屬,
荷包牡丹科,約320種,主產(chǎn)亞洲,我國約200種,全國均有分布,但西南部最盛,有些供觀賞用。一年生或
多年生草本;葉基生或莖生,二回三出
羽狀復(fù)葉或掌狀分裂;花排成
總狀花序,具苞片,
萼片2,小,鱗片狀,早落;花瓣4,2列,外面1對中之一的基部有距,內(nèi)面2片具爪;雄蕊6,合生成2束與外面的2片花瓣對生;雌蕊由2心皮所組成;子房1室,有胚珠2顆或多數(shù),生于側(cè)膜胎座上,花柱線形,柱頭2裂;蒴果延長,分裂為2果瓣;種子有附屬體。
荷包牡丹科(Fumariaceae, 即
紫堇科)一屬,含約300種植物,原產(chǎn)於北溫帶地區(qū)和南非。多數(shù)有柔弱莖,多年生,有地下莖和分裂或細裂的葉。英國的攀緣紫堇(C. claviculata)一年生,有奶油色的短花枝,管狀花。黃堇(C. lutea)原產(chǎn)于南歐,為常見多年生庭園植物,花黃色,管狀,花枝高22公分(約9吋)。原產(chǎn)於北美的種包括蒼白紫堇(C. sempervirens),花黃色尖粉紅,高60公分,一年生;金黃堇(C. aurea)高15公分,一年生。
編輯本段分布生境
約428種,除北極地區(qū)外,廣布于北溫帶地區(qū),南至北非一印度沙漠區(qū)的邊緣,個別種分布到東非的草原地區(qū)。我國有298種,歸入38組,另一組未即列入檢索表,附后。另二組中國不產(chǎn),合計41組,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但以西南部最集中。自東北至西南的森林地區(qū),尤其是亞高山針葉林帶最為集中,原始類型多分布于此生境并顯示向草原、荒漠,特別是高山草甸至流石灘,其生物多樣性的發(fā)展最為突出。許多種類形成種群復(fù)合體并明顯有網(wǎng)狀進化現(xiàn)象。 [1]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紫堇屬精選圖片(2張)
紫堇屬植物圖集(6張)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