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劉邦、項羽先后率軍入關(guān)中,秦王朝土崩瓦解。
按照之前楚懷王熊心的約言“先入定關(guān)中者王之”,劉邦率先揮兵進入關(guān)中,理應稱王咸陽,但 項羽兵雄勢大,又自恃功高,早有獨霸天下的野心。
當年正月,項羽尊懷王為義帝,并將他遷徙往郴 (今湖南郴州)。二月,項羽自稱西楚霸王,并大肆分封諸王諸將。
項羽自立西楚霸王,王梁楚九郡,都彭城(今徐州),還分封十八路諸侯:劉邦為漢王,轄地巴蜀、漢中,都南鄭;秦降將章邯為雍王,都廢丘;司馬欣為塞王,都櫟陽;董翳為翟王,都高奴;魏豹為西魏王,都平陽;韓成為韓王,都陽翟;司馬卯為殷王,都河內(nèi);趙歇為代王、張耳為常山王、申陽為河南王、英布為九江王、吳芮為衡山王、共敖為臨江王、韓廣為遼東王、臧荼為燕王、田市為膠東王、田都為齊王、田安為濟北王。另封給陳余三縣之地,還有幾人被封為萬戶侯。
項羽提兵進咸陽后縱兵燒殺搶掠,還一把火焚燒了阿房宮,加上封秦降將章邯等人為王,關(guān)中父老對他很是失望,逐漸失去了民心;他不在咸陽稱王而還都彭城,也使他在戰(zhàn)略上失去了有利地勢;而關(guān)中屢遭兵火蹂躪,經(jīng)濟殘破,人口凋零,讓他日后無法建立一個穩(wěn)固的后方;而他不稱帝卻大肆分封諸王,更是在政治所犯上的一大致命錯招;他貶楚王為義帝,遷第一個打進關(guān)中的劉邦入巴蜀,將自己的親信分封到好地方,徙故王于煙瘴惡地,為之后各路諸侯激烈的權(quán)力紛爭埋下了隱患,并迅速激化了他和劉邦之間的矛盾。
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并徙往漢中后,怒火中燒,本想立即發(fā)兵擊楚,但謀臣蕭何、張良等人從楚漢的實力對比出發(fā),建議他以漢中為基地,與民生息,招納賢才,訓練士卒,安定巴蜀, 待時機成熟后再出兵收復三秦之地。
劉邦采納了蕭何的主張,于該年夏四月經(jīng)棧道赴南鄭,又采納張良之計,將所過棧道全部焚毀殆盡,表示自己沒有向東爭霸之意,以此來迷惑項羽。
漢元年五月,齊宗室田榮起兵反楚, 拜彭越為大將,率軍攻擊齊王田都,并自封齊王。彭越驍勇善戰(zhàn),于這年七月一舉斬殺濟北王田安。田榮兼并三齊之地,命彭越率軍攻楚,并派兵支援陳余攻伐常山王張耳, 擁立故趙王于代地,復為趙王。
劉邦利用田榮起兵反楚的有利時機,決策東出,長達四年的楚漢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
項羽分封諸侯后引兵退出關(guān)中,回返彭城。田榮起兵后,齊、趙、彭越反戈相擊,對西楚九郡構(gòu)成了直接威脅。
為了平息動亂,制止事態(tài)進一步擴大,項羽派蕭公角率軍迎戰(zhàn)彭越,結(jié)果被打的大敗虧輸,不得不調(diào)集楚軍主力攻齊,以穩(wěn)定局勢。而僻守巴蜀的劉邦乘項羽一心伐齊,無暇西顧之機,聽從韓信的建議,命蕭何留守巴蜀,安撫后方,自己和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今陜西寶雞以東),擊敗并逼降章邯、司馬欣、董翳,迅速平定三秦,然后繼續(xù)揮師東進。
楚漢戰(zhàn)爭爆發(fā)之初,由于決策失誤,項羽在戰(zhàn)略上陷入兩線作戰(zhàn)的不利境地。他認為占據(jù)齊地的田榮才是西楚的心腹之患,而劉邦謀臣張良也去信迷惑項羽道:“漢王失職,欲得關(guān)中,如約即止,不敢東”。又挑撥道“齊欲與趙并滅楚”。以至于項羽忽略了野心勃勃的劉邦,專注于攻擊東方,無意于西方,在戰(zhàn)略上做了錯誤的判斷。
后來,驍勇無敵的霸王項羽果然一舉擊滅了田榮 。但由于他在齊地大肆縱火燒城,將大片宮殿房舍燒作廢墟,而且楚軍軍紀敗壞,縱容將士擄掠老弱婦女 ,齊民奮起反抗,田榮弟田橫收攏潰兵數(shù)萬人,占據(jù)城陽,對抗項羽。
漢二年夏四月,田橫擁立田榮子田廣為齊王,號令齊國民眾共擊楚軍。楚軍主力顧此失彼,疲于應對,被困在齊地無法脫身。劉邦乘機迫降魏王豹,俘虜殷王司馬卯。
同年冬十月,項羽秘密慫恿九江王英布擊殺了義帝(原楚懷王熊心)。
劉邦率軍攻取洛陽后,命三軍披麻戴孝,為義帝發(fā)喪,還派遣使者通告諸侯,譴責項羽放逐并誅殺義帝,號召諸王聯(lián)合進擊“楚之殺義帝者”。這一招果然管用。項羽殺義帝激起了公憤,眾諸侯合兵五十六萬, 共推劉邦為首,以勢如破竹之勢東擊強楚,很快就攻克了項羽的老巢——楚都彭城。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漢王二年(前205年)十一月,正當項羽率楚軍主力與齊、趙混戰(zhàn)不休時,劉邦率軍出關(guān)攻伐中原。漢軍加上各諸侯軍共五十六萬,聲勢浩大,占據(jù)中原后東向伐楚,很快就攻占了楚都彭城。
項羽不愧是一員驍勇無敵、臨危不懼的猛將 。他知道劉邦率軍出關(guān)東進后,并沒有立即回師迎戰(zhàn)。他的意思是先把齊國徹底平定后,再回過頭去全力對付漢軍。后來聽說劉邦聯(lián)絡(luò)眾諸侯大軍已經(jīng)攻取彭城,便親自率領(lǐng)三萬精兵,晝夜急行回救彭城。
由于劉邦為輕易襲奪彭城、取得大捷而陶醉,大軍進入彭城后,眾人忙于搜掠寶貨、美人,劉邦還在城中日日置酒高會,與各路諸侯歡飲慶功,楚軍神不知鬼不覺地抵近彭城,并在某天早晨突然向漢軍發(fā)起進攻。楚軍人數(shù)雖少,但都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虎賁,人人以一當十,銳不可當,一日之中,大敗漢軍,漢軍猝不及防,傷亡慘重,敗兵沿谷、泗二水潰逃,沿途死傷十幾萬人。
項羽率兵緊追不舍,在靈璧(安徽宿縣東)以東的濉水追上了漢軍,又有十幾萬將士被楚軍擊殺,河中浮尸如麻,“濉水為之不流”。劉邦僅率數(shù)十騎僥幸逃脫,路上巧遇失散的一對兒女,而其老父和妻子呂雉卻被楚軍俘虜。各路諸侯本就是一群烏合之眾,見劉邦一敗涂地,士卒死傷過半,紛紛率殘部叛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