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當今社會常見的慢性疾病,它總是悄悄潛入患者的生活,慢慢侵蝕他們的身體。所以糖友們應該對此疾病有高度的重視和積極的治療,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預防各種并發(fā)癥。生活中有“七戒”是糖友們必須要遵從的,趕緊來看看是哪七戒吧!
糖尿病患者要想有效地預防各種糖尿病急、慢性并發(fā)癥,改善生活質量,就應該對自身疾病高度重視、積極治療。但對糖尿病的治療應該把握好一個度,不能矯枉過正,否則將會引發(fā)新的問題。因此,糖尿病患者應遵守以下“七戒”。
1戒運動過度
運動對糖尿病患者的益處是多方面的,如可增加機體熱量消耗,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血糖等。但運動要循序漸進,掌握好運動方式和運動強度,否則也會適得其反。劇烈地運動可興奮交感神經,導致兒茶酚胺等胰島素拮抗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使血糖升高。此外,運動時間過久、運動量過大(特別是在空腹狀態(tài)下),會顯著增加低血糖的危險。還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適合運動,如合并腎功能損害患者、嚴重高血糖者、活動期眼底出血者等都不適合運動。因此,糖尿病患者運動之前,做一次全面體檢非常必要。
2戒降糖過度
糖尿病患者往往比較擔心高血糖,但低血糖也有很大的危害,輕者表現(xiàn)為心慌、出汗、頭暈、癱軟無力,重者會嚴重損害中樞神經,導致意識障礙、昏迷乃至死亡。而且低血糖會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導致如心梗、腦血栓等心腦血管意外。另外,長期慢性低血糖還可引起患者腦功能障礙及癡呆癥。
3戒節(jié)食過度
有些患者認為吃得越少越好,但過度節(jié)食或者偏食,將會引起營養(yǎng)不良、貧血、饑餓性酮癥,降低機體的抵抗力和修復力。過度節(jié)食還會引起低血糖后血糖反跳性升高,不利于血糖的平穩(wěn)控制。飲食治療是要在保證患者基本生理活動所需的前提下,適當限制食物的總熱量,同時保持營養(yǎng)平衡。另外,對明顯消瘦或者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應當適當放寬飲食控制標準。
4戒思慮過度
許多糖尿病患者整日憂心忡忡、焦慮不安,導致血糖升高或波動,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正確對待疾病,既不能不重視,也不能被它嚇倒,應力求保持心理平衡,以助血糖的平穩(wěn)控制。
5戒依賴過度
糖尿病患者不要過分依賴藥物,藥物治療只是糖尿病治療的一部分,同時還需要飲食治療和運動治療的配合;患者也不要過于依賴醫(yī)生,糖尿病的治療不單要靠醫(yī)生,還要靠患者積極主動地參與,而不是被動地接受。
6戒瘦身過度
肥胖是導致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之一,超重者減肥有助于改善胰島素抵抗,提高降糖藥物的療效。但是,也并非越瘦越好,過于消瘦會導致營養(yǎng)狀況惡化,機體免疫功能以及抗感染能力下降。糖尿病患者減肥的程度應當以符合標準體重為宜。
7戒大意過度
有些糖尿病患者覺得糖尿病對其健康并無大礙,采取不以為然的態(tài)度,既不按時用藥,也不注意飲食;有些患者開始時很重視,時間一久就逐漸放松了警惕和要求。糖尿病的治療要長期堅持,如果大意將會延誤病情,并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
本文選自《糖尿病預防與調養(yǎng)》,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出版,葛惠玲,郭力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y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yī)師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