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間有許多通俗易懂的俚語俗語,說起來朗朗上口,其中的道理簡單明了,多年以后都會口口相傳。這些俗語中凝結了老一輩的生活智慧,是經驗的結晶,非常有探索價值。
通常一句俗語與特定的年代、行業(yè)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值得我們去仔細推敲。有這樣一句俗語想來大家都聽過,這句俗語就是“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生意不好改大門”,這句話有什么講究?又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生活智慧呢?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第一句是“窮不搬家”。
這句話從字面意思來看很容易理解,就是告訴大家窮的時候不要搬家。那是為什么呢?其實是這樣的,每個人都會因為工作生活等原因不可避免地搬家。而我們搬過家也就知道,在搬家時我們會拋棄一些舊物,覺得這些不再有用,搬來搬去又十分累贅,所以就舍棄掉了。
而搬到新家又發(fā)現很多東西其實都不該扔,到了用的時候非常不方便,不可避免的就要進行添置。而這一次搬家,就又是一場花費,導致本來就不富裕的生活就要過得更加拮據,這也就是為什么老一輩的俗語告訴我們“窮不搬家”的原因了。
第二句是“富不遷墳”。
這句話中就有一些封建思想的成分了。在封建社會人們十分講究風水,建房選墳,都要請人看風水。以前的人們相信,好的風水不僅可以使自己百年之后早登極樂,還能庇佑子孫,福蔭后世,使自己的家族興旺鼎盛。
所以富貴人家都會認為是祖宗庇佑,因此是堅決不可以隨意遷墳的,否則就會壞了風水。自古以來,中國人都對自己的祖先很重視,而到了現代人們也是不會隨意遷墳的,畢竟是先人百年之后的埋骨之所,隨意遷墳也是一種不太尊敬的行為。
這最后一句“生意不好改大門”說法就很多了。
有一種說法非常符合現代店鋪的經營方式,就是重裝開業(yè)。
店鋪開門營業(yè)一段時間后,遇到瓶頸或希望有所突破,商家就會重新對店鋪進行裝修,裝修過后再開業(yè),也是一個吸引顧客的方式。
而另一種說法是調整一下門的朝向或換門重新開張,以此來達到耳目一新的效果。還有一種就是如果生意不好,就說明店面的地理位置沒有選好,要重新選地方再開業(yè)。仔細想想,這些方式還真的是商家常用的方法呢。
俗語中的古人智慧有些對于現在也非常有用,你還知道哪些俗語呢?也來分享給大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