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位于北京西城區(qū)前海西街,為中國現(xiàn)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清代王府,曾先后作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親王奕訢成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恭王府是世界最大的四合院,也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恭王府歷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進程,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清室覆亡后,府邸的產權曾歸屬輔仁大學,八十年代初的恭王府已成為被8家單位割據(jù)、數(shù)百住戶聚居的大雜院,有200余住戶。要修復恭王府,首要任務是搬遷。在周恩來、谷牧和李嵐清三代國務院領導人的關心下,恭王府騰退修繕工作歷28年完成,1988年恭王府花園對外開放,2008年恭王府完成府邸修繕工程后,全面對外開放,使之成為中國唯一一座對公眾開放的清代王府。
恭王府位于北京的風水寶地什剎海地區(qū),包括府邸和花園兩部分,總面積達6萬平方米,其中花園面積2.8萬平方米。有“99間半”之稱的后罩樓攔腰將恭王府隔為府邸和花園,府邸堂皇莊重,花園優(yōu)美繁華。恭王府的建筑藝術價值較高,在王府、貝勒府扎堆的前后海,恭王府以其富麗而被稱作“城中第一佳山水”,更因其堪比故宮的府邸建制而聲名顯赫。
恭王府邸
恭親王像
藏寶閣
恭王府花園
西洋門
恭王府花園入口是一座西洋門,是恭王府‘"三絕"之一,它用漢白玉雕刻而成,是國內最大的漢白玉整雕門。造型采用舒展流暢的西洋風格,雕刻又極盡中國古雕琢之精美,頗具西洋味道又不乏中國本色,不愧是建筑中的精品。上有題字:外題'靜含太古',內題'秀挹恒春',意指在喧鬧之中取太古幽境,很有道家意境。園中亭臺樓閣、雕梁畫棟,曲廊通幽;荷塘水榭、奇花異草,宛如人間仙境。
獨樂峰
妙香亭
福池
形如蝙蝠狀的水池,寓意為福財滿池,吉祥富裕。
沁秋亭
垂花門
竹子院
牡丹園
恭王府假山
恭王府萃錦園內有一座太湖石假山,恭王府假山是用糯米漿砌筑成的,非常堅固,山上置兩口缸,缸底有管子通到假山上,通過往缸中灌水的辦法來增加院中的濕度,過去整個假山上都長滿了青苔。假山腳下有個秘云洞,洞府正中央石壁上有一座康熙皇帝為其母祝壽親筆題的“?!弊直?,這是恭王府的“三絕”之一。
福字碑
相傳,孝莊皇太后在六十大壽之前忽然生了重病??滴醯坌Х鹿湃藶樽婺刚埜@m(xù)壽,在沐浴齋戒了三天之后,一氣呵成了這幅絕世的珍品,還加蓋了“康熙御筆之寶”印璽,意思是“鴻運當頭、福星高照,鎮(zhèn)天下所有妖邪”。孝莊皇太后收到這份大禮后不久,就恢復了健康。她特意讓工匠將這個福字刻為石碑,成了皇家的寶貝。而且康熙一生很少題字的,有“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說法。所以這個福字被稱為“天下第一福”。
恭王府大戲樓
著名的大戲樓,是恭王府花園的"三絕"之一。整個大戲樓是純木結構,采用三卷勾連搭式屋頂。戲樓內廳堂很高大,但音響效果非常好,處在大堂最邊遠的角落,戲臺上的唱詞也聽得清清楚楚,這在設計上確實到了絕妙的境地。
邀月臺
題聯(lián):拜福求福祈福請福福壽無疆得福聚福載福戴福福祿綿長橫批:福星高照
凌倒景
方塘水榭
“月牙河繞宅如龍蟠,西山遠望如虎踞”、這是史書上對恭王府的描述。就其選址而言,它占據(jù)京城絕佳的位置。古人修宅建園很注重風水,北京據(jù)說有兩條龍脈,一是土龍,即故宮的龍脈;二是水龍,指后海和北海一線,而恭王府正好在后海和北海之間的連接線上,即龍脈上,因此風水非常的好。古人以水為財,在恭王府內“處處見水”,最大的湖心亭的水,是從玉泉湖引進來的,而且只內入不外流,因此更符合風水學斂財?shù)恼f法。我國十大元帥和郭沫若等人、均在恭王府的附近居住,而且都非常長壽。據(jù)說,北京長壽老人最多的地方就是恭王府附近,這個地方是一塊風水寶地。
湖心亭
金香玉是一種會散發(fā)出迷人香味的美玉,而且是難得一睹芳容的珍奇玉石。它外表樸實無華,貌不驚人,因此才有一句俗話:"有眼不識金香玉"或"有錢難買金香玉"。
福神款款飄然至 福祿壽喜財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