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四節(jié)氣中氣建月配四時
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
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
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二、二十四節(jié)氣以六甲周流配六時
冬至、小寒,大寒、立春;
雨水、驚蟄,春分、清明;
谷雨、立夏,小滿、芒種;
夏至、小暑,大暑、立秋;
處暑、白露,秋分、寒露;
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三、二十四節(jié)氣建月配星宿
依據(jù)360度度天之法,六甲周流六次一年360日。乾卦六龍以御天,六龍者,六甲也,六龍,青龍也。
天正于南,地正于北,天行甲,地行子。天正地正甲子起于冬至,太陽自南回歸線北移,陽道之始,以冬至甲子為正。陰道之始,以夏至甲子為正。
冬至后60日至雨水歷經冬至、小寒,大寒、立春四個節(jié)氣,甲子起于雨水,東方青龍七宿和南方朱雀七宿依次主陽道天象。
春主生,夏主盛,陽道之功也。
東方青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jī)。春三月,建月寅、卯、辰,分別為孟春、仲春和季春。孟春為雨水、驚蟄兩個節(jié)氣,仲春為春分、清明兩個節(jié)氣,季春為谷雨和立夏兩個節(jié)氣。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zhěn)。建月巳、午、未,分別為孟夏小滿、芒種,仲夏夏至、小暑,季夏大暑、立秋。
夏至重起甲子,歷經60日后至處暑歷經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四個節(jié)氣,西方七宿和北方七宿依次主陰道天象。
秋主殺,冬主藏,陰道之功也。
西方白虎七宿:奎、婁(lóu)、胃、昴(mǎo)、畢、觜(zī)、參(shēn)。建月申、酉、戌,分別為孟秋處暑、白露,仲秋秋分、寒露,季秋霜降、立冬。
北方玄武七宿:斗(dǒu)、牛、女、虛、危、室、壁。建月亥、子、丑,分別為孟冬小雪、大雪,仲冬冬至、小寒,季冬大寒、立春。
故而,陽道回歸于子午,氣象起于春秋。春起甲子于雨水,秋起甲子于處暑。
四、星象運動規(guī)律
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其日甲乙,迎春于東郊。天氣下降,地氣升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
仲春之月,日在奎,昏東井中,旦建星斗中,其日甲乙。雷乃發(fā)聲,始電,蟄蟲咸動。
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星宿),旦牽牛中(斗宿),其日甲乙。桐始華,虹始見,萍始生。舟牧覆舟,五覆五反,百工審庫,累牛騰馬,游牝于牧,大合樂。
孟夏之月,日在畢,昏翼中,旦婺女中,其日丙丁,迎夏于南郊。
仲夏之月,日在東井,昏亢中,旦危中,其日丙丁,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堇榮。
季夏之月,日在柳,昏心火中,旦奎中,其日丙丁,樹木方盛,大雨時行。其日戊己,長夏盛日。
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斗中,旦畢中,其日庚辛,迎秋于西郊。
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牽牛中,旦觜中,其日庚辛,日夜分,雷始收聲,蟄蟲壞戶,陽氣日衰,水始涸。
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虛中,旦柳中,其日庚辛,霜始降,百工休,習五戎,班馬政。
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其日壬癸,水始冰,地始凍,虹藏不見,迎冬于北郊。
仲冬之月,日在斗,昏東壁中,旦軫中,其日壬癸,日短至,陰陽爭,去聲色,事欲靜,取竹箭。
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婁中,旦氐中,其日壬癸,日窮于次,月窮于紀,星回于天,數(shù)將幾終。
以上結合經典記錄,分段摘之。
五、形象理解
二十八星宿分布于黃道周圍依次排列星象,黃道與天赤道夾角在0-23.5度之間往復擺動,由于地球球面的曲線作用,二十八星宿只有在春分時刻昏旦中星皆依東南西北方位排列于周天。
此外,陽時昏旦觀星,春見東方七宿,夏見男方七宿,南北星辰分野;陰時昏旦觀星,秋見西方七宿,冬見北方七宿,南北星辰分野。二十八星宿常見、常隱,皆源于黃赤夾角,也即地球公轉時,自轉軸偏心傾斜角度。
孟春見青龍,先見龍首。
孟夏見朱雀,先見左翼。
孟秋見白虎,先見虎尾。
孟冬見玄武,先見蛇頭。
春末夏初,龍隱雀出,龍首先潛。
夏末秋初,雀藏虎出,先失左翼。
秋末冬初,虎藏蛇出,白虎探頭。
冬末春初,蛇藏龍出,蛇尾龍首。
六、附會乾坤二卦爻辭
乾卦:昏旦觀星,青龍七宿依時而見,角亢為龍首,氐房心為龍身,尾箕為龍尾。陽之道,乾主氣,起于冬至,乾主象,起于春雨水。潛龍之時,雀鳥在天,時已盛夏,萬物盛大,日北而南歸,陰時回轉,陽象止于雀藏。春種秋收,搶耕有時,君子終日,日夜繁勞,勞厲皆陰,春雨潤土,何咎之有?龍尾未出,地下為陰,坤水如淵,既若飛天,何不言躍?
乾卦爻辭:
青龍未見之時,潛龍勿用。
青龍見首之時,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青龍?zhí)缴碇畷r,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青龍藏尾之時,或躍在淵,無咎。
青龍在天之時,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青龍潛首之時,群龍無首。
青龍當藏不藏,亢龍有悔。
坤卦:昏旦觀星,白虎七宿依時而見,奎婁為虎尾,胃昴畢為虎身,觜參為虎頭。陰之道,坤主氣,起于夏至,坤主象,起于處暑。陰之道,坤主氣,起于夏至,坤主象,起于處暑,雀鳥即藏,先見虎尾,秋去冬來,白虎探頭。龍虎即隱,冬必歸來,陰象止于春。
秋分即過,陰盛陽衰,履霜者,霜降也,堅冰將至,立冬在前;季秋習五戎;陰氣行天門,陽生陰成;六五黃裳,乾上衣,坤下裳,黃道之下不見為壬癸,壬癸者,冬之藏也。
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上六,龍戰(zhàn)于野,試問,龍與誰交戰(zhàn)?龍從陽,虎從陰,陰陽既相爭,龍虎必交戰(zhàn),陰盛陽衰,虎勝龍。剛風不銳,條風必尖,風卷殘云,血濺沙場。其血玄黃者,風沙蔽天也。陰陽貞正,龍虎之戰(zhàn),皆象也。
北方玄武既然七宿,卻別于他方,營室已春,日宿六星。群龍無首,九星麗于天,象必有,數(shù)必到,乾坤用九用六,皆于天象也。
坤卦爻辭:
履霜,堅冰至。
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括囊,無咎。
黃裳,元吉。
龍戰(zhàn)于野,其血玄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