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深處,在思想深處
微笑何嘗不是逆境中的堅強
繁雜中的釋然、挫折中的樂觀
風(fēng)雨中的一道彩虹呢?
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
但幸福是什么?
其實,幸福就是吃得下飯,睡得著覺,笑得出來。
吃得下飯
《孟子》中說:“食色,性也。”吃飯是人生第一件大事。
《法句經(jīng)·利養(yǎng)品》中說:“非食命不濟,孰能不搏食?”意思是人不飲食不能保存生命,誰人能夠不為飲食而勞碌呢?
人是鐵,飯是鋼,吃得下飯是身體健康的表現(xiàn)。吃得下飯需要有飯可吃。不必山珍海味,只要是粗茶淡飯就可以了。大魚大肉吃多了,腸胃受罪還感到油膩;白菜豆腐清爽可口,可以常吃不厭。
吃得下飯還需要心里坦然無憂愁。生命本是一場漫旅,走過的每一個地方、遇到的每一個人,也許都將成為驛站、成為過客。
總是喜歡追憶、眷戀,卻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以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過程中,已慢慢淡忘……
對于曾經(jīng)的驛站,只能回首,不能駐足;對于曾經(jīng)的過客,只能感激,不能苛求。要坦然面對生活贈予我們的一切。
睡得著覺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固定的時間睡眠,在固定的時間醒來,這是人的生理時鐘的一部分。睡眠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領(lǐng),但是并非人人都能睡得著、睡得熟、睡得香。
隱士睡得著,太上隱者有《答人》一詩來回應(yīng)別人的詢問: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上眠。
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
心懷天下者睡得著,《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口占一首詩: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能睡得著是人生幸福之一。宋代詩人陸游曾經(jīng)寫有一首名叫《午夢》的詩:
苦愛幽窗午夢長,此中與世暫相忘。
華山處士如容見,不覓仙方覓睡方。
笑得出來
“笑一笑,十年少”,但是生活更多的是“人世難逢開口笑”?!肚f子·盜跖》中記載:
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除病庾、死喪、憂患,其中開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過四五日而已矣。
古人把活到百歲以上稱之為上壽,活到八十歲稱之為中壽,活到六十歲稱之為下壽。
人的一生中真正能笑得出來的日子,一個月中也不過四五天罷了。所以能笑得出來是人生的一種幸福。
開懷一笑百病消。自古以來,笑就被看作治病之良藥,健身防病之法寶。
笑,是人類生活中的一種美好情感表達方式。不要低估微笑的力量,對清晨的陽光微笑,對雨滴也微笑;對友好的陌生人微笑,對刁難的客人也微笑;開心時微笑,不開心時更要微笑。
生活中,有順境,也有逆境。遇到困難、挫折、不開心的事情,對著鏡子,笑一笑。也許,事情根本就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剡^頭來想想,自己只不過是經(jīng)受了一些考驗和磨礪。
蘇東坡一生多次遭到貶謫,顛沛流離,但是仍然樂觀。在他被逮捕下獄,臨行前還和妻子開玩笑,引用了隱士楊樸之妻的《送夫詩》:“今日捉將官里去,猶恐?jǐn)嗨屠项^皮!”逗得妻子發(fā)笑。
微笑是生命里的智慧,微笑是自信,也是寬容,容得下自己,也容得下別人。對別人微笑可傳遞溫暖、冰釋前嫌;對生活笑笑,沒有什么大不了。
有時候,苦樂也會互轉(zhuǎn),哭著哭著就笑了。對待自己,笑一笑,不說自己多堅強,卻也比哭好看不少。
微笑是對生命的熱愛,也是對人生的期待。在生命深處,在思想深處,微笑何嘗不是逆境中的堅強、繁雜中的釋然、挫折中的樂觀、風(fēng)雨中的一道彩虹呢?人生苦短,只有去微笑,生活才有情趣,才能感覺出世界依舊那么美好。
來源:CCTV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