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喜歡不動聲色,謹言慎行,因為這是對自身的一種保護。
曹操成為一代霸主后,也曾為立嗣之事猶豫不決。
曹丕勤奮聽話,各方面都很好,安長幼順序,應立他為太子。
但另一個兒子曹植才華橫溢,曹操很是喜歡,一時間,曹操為立哪個為太子耗費了不少心神。
一日,曹操屏退左右,獨留下賈詡,問賈詡有什么建議。賈詡站在一旁,望向帳外,并不答話。
曹操又問了一遍,賈詡還是不說話。
曹操不滿地喝道:“文和!我在和你說話,你為什么不理我?”
這時賈詡才回答道:“我正在想袁紹、劉表廢長立幼招致災禍的事。”
劉表、袁紹就是廢長立幼,結果導致勢力土崩瓦解。
最終,曹操立了曹丕為太子。
賈詡不論怎么回答,都會招來曹操的疑心,但又不能不回答,但他巧妙地把握住了分寸,只用一句話就回答了曹操的問題,還保全了自身。
聰明人往往可以把握好“言少”、“言多”這個度,尋常之時可以話不多,一旦開口,往往擲地有聲,切入要害。
與人相處,與其多言,不如沉默。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這份沉默的修養(yǎng),正是聰明人的表現(xiàn)。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