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自由行發(fā)燒友的聚集地。
“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
早晚復相逢?!?/span>
【這是另一半星球第 227 篇值得分享的原創(chuàng)文案】
“當日地陷東南,這東南一隅有處曰姑蘇,
有城曰閶門者,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span>
——《紅樓夢》第一章
蘇州,憑什么是江南的極致?
江南六大古鎮(zhèn),
蘇州有三——
周莊、同里、甪直
江南四大名園
蘇州有二——
拙政園、留園
江南四大才子,
全是蘇州人!
當你來到蘇州,
逛一逛千年老街,感受市井風情
尋一艘烏篷船,游過小橋流水
觀賞別具匠心的蘇州園林
放眼獨具韻味的黛瓦粉墻
聆聽一句句吳儂軟語
品嘗一道道姑蘇美味……
你就會恍然明白,
蘇州的詩意是渾然天成的,
蘇州的風雅是骨子里的
蘇州,實乃江南之極致!
chapter 01
蘇州,江南水鄉(xiāng)的極致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span>
當你游走在蘇州城里,好像輕易便能掐出水來
小橋人家、安謐的小巷、秀氣的庭院,
到處都像是漾著一把水意,
盡數氤氳在一片青翠水色中。
蘇州的每一個古鎮(zhèn),
都是獨一檔的水鄉(xiāng)風情。
水的極致,在周莊
河水碧如玉澤,兩岸明清民居古樸秀雅
你可以在這里的茶館坐上一天,
聽一曲評彈,喝上一壺碧螺春,滿是愜意
三毛說,周莊只能用難忘來形容,確實如此。
在同里,煙火氣息更濃
你會邂逅兩鬢斑白的原住民,
和你講述著幾代人的故事
在甪直,古樸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游人很少,你會看到梳著髻頭的婦女,穿著拼接衫、腳著繡花鞋
在木瀆,你會遇到許多深宅古木
每一座古橋都各有特點,流露著古老的氣息
在古鎮(zhèn)里,你一定要尋一艘烏篷船,感受游河的妙趣。
一收一放、一起一沉,身體隨著船身律動。
古老船木的清香、輕緩柔和的櫓聲,讓你舒緩沉醉。
橋影綽綽,小船如同穿行于一條畫廊中。
“街橋環(huán)環(huán)相扣,河畔青屋比鄰”,
平日里平視的景色,此時你必須稍稍仰頭才可看見。
斑駁的青石板、平實的河橋頭、
臨河的木窗、窗臺上的花草
一樣樣地撲入你的視野中
小船從一座座古橋下穿行,
你會邂逅橋邊對弈的長者、河邊涮洗的水鄉(xiāng)女兒
聽到吳儂軟語的家長里短、街道上的陣陣吆喝
古街里的炊煙,氤氳著濃厚的水鄉(xiāng)風情。
在古鎮(zhèn),你一定要走一回雨巷
輕輕踩在千年前的青石板上,
腳下仿佛響起來自歷史深處的跫音。
若是煙雨朦朧時分,撐一柄油紙傘,走入天青雨色里,
仿佛能偶遇那個丁香一般的姑娘
有人說,水鄉(xiāng)的靈魂,在于河多、橋多、船多,
在于“小橋流水人家”,老百姓的生活與水緊密相鄰。
在蘇州,方才觸及了江南水鄉(xiāng)的靈魂。
Chapter 02
蘇州,江南古城的極致
2500年前,
吳王闔閭和伍子胥建蘇州城時,可能也未曾想到,
經歷千年風雨,古城格局竟還能基本如初。
你一定要去古城八門下走走
氣勢恢宏的古城墻,吐訴著浩蕩歷史,竟不像在江南
撫摸那厚實的城墻壁,仿佛可以感受這座千年古城的心跳
你一定要去平江路走走
老蘇州人常說:一條平江路,半個姑蘇城
這里,是蘇州保存最完好的一條沿河歷史老街
在這里,
你會看到河岸老人悠閑地曬著太陽、聽評彈,
頭戴斗笠的船夫,不急不慢地搖櫓掌船,
盡管游人穿梭來往,也絲毫不影響老蘇州原住民的悠閑雅致
這里的古巷密密叢叢,
不妨隨意穿入一條寂靜的小巷
蒼老的古宅、墨色的門楣,
如同一首首詩,向你訴說著這里的風月過往:
大儒大將的秘密,稚子孩童的歡聲,
風花雪月的浪漫,尋常人家的柴米油鹽……
你一定要去逛逛同德里
據說,當年杜月笙在此建房出租,
取名“同德里”,意思是:共沐德澤
當你走進這里,城市車水馬龍的嘈雜戛然而止
蜿蜿蜒蜒的舊石板路,
通向的似乎是上世紀30年代
古井、清水紅磚、朱漆雕花的木窗、青瓦屋面和檐口……
家家戶戶的屋檐、陽臺和外露的小巧樓梯,風格各異
街坊鄰居種植的花草、路邊擺放的自行電動車、
頭頂上錯亂交織的電線和晾曬的衣物……
交織成最樸實的煙火人情
如同鬧市中做舊的時光,讓人你不知不覺地慢下腳步
Chapter 03
蘇州,江南園林的極致
蘇州園林甲天下,咫尺之內有乾坤。
拙政園的美,堪稱用心良苦。
當你行走園內,入眼處皆是飄渺的水,
山水縈繞,帶來層層疊疊的錯落感,
廳榭精美、花木繁盛
小徑曲折,門廊重重
每個亭子、每座樓閣、每扇窗
都是一幅精美的畫卷,讓你不忍錯過一處。
若要論幽靜雅致,還得看留園。
走進園內,曲徑通幽的寧靜感,逐漸加深。
山水、田園、山林、庭院,四景兼具
園內絕品太湖石冠云峰令人稱絕
每扇窗景更是讓人意猶未盡,妙趣十足
庭院深深,恍惚間你會感覺私享了整個園林
要說小巧玲瓏,就得去藝圃。
建筑學家童雋說:
所謂園林,應該稱之為“園”。
“口”是圍墻;“土”是亭臺樓閣;居中的“口”是池塘;
剩下的筆畫,如石如樹,如聲如色,如煙如火。
一座園林,應該有歷史、有人家、有生活。
藝圃,就是這樣的存在。
這里只有拙政園的十三分之一,
逛個遍,不過二三十分鐘。
園內春有流水,夏生薔薇,秋聞桂香,
別的園林有的假山假石,它一點也不少。
“三萬頃湖裁一角,七十二峰剪片山。”
行走園內,處處可見得園林主人的閑適自得
天下之大,我只守著自己這方寸天地,
把日子過得安逸精致,足矣
生活于此的老蘇州人,會辦一張園林卡,隨意進出。
他們意不在景,而在于“坐活”。
煮水喝茶,一道一道能從清晨到日暮
當你覽于亭臺樓閣間,
忽而大段大段軟糯的蘇州語入耳,
瞬間走入了老蘇州的世俗生活
Chapter 04
蘇州,江南風雅的極致
蘇州的雅不是浮在表面上的,
是滲入骨子里的一種文化。
老蘇州人過日子,講究一個“慢”字。
人生忙忙碌碌啥呢,慢悠悠興哉哉過日子,
知足常樂,好不快活。
蘇州的風雅,在蘇州人的吃食中
蘇州人吃魚,要按照月份來
正月的塘鯉魚,二月的鱖魚,三月的甲魚,四月的鰣魚......
所謂“不時不食”
春天蘇州的時鮮塘鯉魚,用汪曾祺的話來說:
蘇州人只要一提到這道菜就會“眉飛色舞”,
不管是清炒、椒鹽還是其他烹飪方法,
都會在纖細、嫩滑的肉質里品味出極致的鮮美。
吃食如人生,自有節(jié)奏。
還在這個月里,就不必著急下個月的生活。
在蘇州,你一定要去裕興記、同得興吃一碗地道的蘇式面。
蘇州的面,湯是精華。
吊湯師傅天不亮就會來店里吊湯,
吊湯中間不能加水,一鍋湯用到底
老蘇州常在曙光清明,就風塵仆仆地趕老遠路,
就是為了一碗最鮮最鮮的頭湯面。
一碗熱湯面下肚,似乎一天便都妥帖了。
在蘇州,你一定要品嘗最地道的蘇幫菜。
松鶴樓、得月樓、吳門人家,
家家名聲在外。
蘇幫菜不以珍貴為奇,而重博彩時新,因材施藝。
還有各色享譽全國的老字號小吃——
潘玉麟糖粥、大儒巷蟹殼黃、
祥鑫雞爪、王天井巷豆腐花、
蘇安新村里的啞巴生煎、
隨柳居的桂花糖粥和桂花糖芋艿……
在蘇州,你一定要去本地人的茶館坐坐。
老蘇州把喝茶叫吃茶,去茶館叫“孵茶館”
把日子慢慢坐暖,坐到春深夏長,乃至于什么也沒孵出也不打緊
為的就是不知魏晉,舒服地消磨時光
蘇州的風雅,在蘇州的粉黛里
蘇州的粉墻,
“是有點粉,有點軟,還到不了極致?!?/span>
如同蘇州人清晨飯桌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豆腐漿白色,
記錄著蘇州人家從歲月里一路走來的印記。
蘇州的風雅,在蘇州的四季流轉中
春天,
你可以去水街上游船,
品一壺碧螺春,嘗一口酒釀餅和青團,
聽一段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三笑》彈詞
夏天,
你可以就著梔子花的香氣喝上一碗冰冰涼涼的綠豆湯,
再嘗嘗老蘇州人心心念念的三蝦面
秋天,
你可以踏著滿城桂花香,
品嘗桂花糕的軟糯和桂花酒釀的清甜醉人
“秋風起,蟹腳肥”
你不妨學著老蘇州,拿出“蟹八件”,
享受一年一度的陽澄湖蟹宴。
錘、剪、鏟、針、鉗、匙、叉、刮
八般工具,缺一不可
將蟹完美肢解,取肉后蟹殼還能拼湊回去
若是再配上一口黃酒,便能盡享秋日悠閑
深秋時分,登上虎丘山、天平山,
看層林盡染,五顏六色,遙望無際。
古寺、佛塔、紅楓、溪流、清潭霧氣彌漫,
讓人渾然忘卻世間。
天平山的紅楓,此時正開得熱烈、絢爛,
宛如一場淋漓盡致的關于秋的凱歌,令人感動。
目之所及,皆是火紅,
如此極致的浪漫,不如和你愛的人一同見證吧
定慧寺前的兩株百年銀杏,
灑落在寺院房頂交疊的青瓦縫隙中,
灑落在院中沉寂的小幾上
千年古寺,剎那寧靜。
秋風起,銀杏飛旋,古韻悠長。
“吳中第一名勝”虎丘山,
是蘇東坡的最愛,
蘇州的標志性建筑——云巖寺塔巍然矗立于此
秋高氣爽時分,群鳥繞塔盤旋,蔚為壯觀。
冬天,
你可以靜坐園林賞雪、煮一鍋蘇氏暖鍋,暖一壺冬釀酒
再去寒山寺祈福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每年元旦或者除夕夜的時候,寒山寺都會舉行敲鐘儀式,
鐘敲108下,預祝人們來年幸福安康。
因時應景,享受而自得,
便是蘇州人風雅的極致。
蘇州的風雅,在蘇州人的生活中
在蘇州,
哪怕不看亭臺樓閣
哪怕不看小橋流水,
你依然能在現(xiàn)代生活的各處尋得這一抹風雅。
當你踏入貝聿銘的封筆之作——蘇州博物館,
蘇州山水園林皆融入其中
從館內的窗戶,望向窗外,會恍如置身園林之中
當你走進最文藝的書店——誠品書店,
靠窗而坐,隨意翻閱一本書,
便能靜下心來,自得于書香中
當你走進平江路的昆曲博物館,看一場昆曲演出。
聆聽裊裊娜娜的昆曲腔調、觀賞水袖玲瓏般飛舞,
就算你不懂戲曲,也會深深沉醉其中
當你閑逛雙塔集市,
菜攤上可愛的標語、
修鎖配鑰匙、縫衣服的小攤等市井生活場景,
還原了老一輩人對姑蘇最原始的記憶
市井百態(tài)、民間風情,溫暖人心
當你走進滾秀坊,清幽靜謐,四季花香沁人心碑
這里一邊是歷史人文、一邊是文藝氣息
當你穿行其中,
仿佛目睹了一場姑蘇城的古今對話
時光流轉,不變的是融入蘇州氣質中的這股風雅。
△上圖來自微博用戶“Trouble_Zoey”
余秋雨曾說,
海內美景多得是,
唯蘇州,能給我一種真正的休憩。
現(xiàn)實生活常常攪得人身心俱疲,
若是惦記遙遠處的山水與炊煙,
不如就回去蘇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