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 大學生不讓父親進家門雜談 | 分類: 表觀點 |
昨天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11月12日,警方接到報警,稱有一老漢發(fā)酒瘋,拿著扁擔亂打人。民警上前詢問得知,老漢家在湖北農村,全家供小兒子一人上學。孩子畢業(yè)后,在南京娶了媳婦,生了兒子。老漢從湖北老家趕來,想看看孫子,兒子卻不讓他進家門。
面對從鄉(xiāng)下大老遠趕來的父親,硬是不讓老人進自己的家門看看孫子。這件事情很讓人氣憤。老漢一生清苦,舉全家之力供兒子上學,兒子成家立業(yè)后,竟然不讓自己的老父親進家門,況且老父親并無他意,只為看看自己的孫子。看孫子都不成,如何談“防老”?
可是,事情既然發(fā)生了,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為什么會導致這種事情的發(fā)生呢?
新聞中說,兒子接到父親之后,帶著父親轉悠,并且吃了飯,喝了酒,但就是不提回家的事情。老漢覺得兒子嫌他窮,怕帶回家丟人,氣的要連夜趕回老家。兒子不放心,從浦口跟到了下關。其實,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兒子是有苦衷的。
看過新聞,我便推斷,此事背后一定是這個兒媳婦的主意,就算不全是,至少兒媳婦也不是“賢媳”??赡苁抢蠞h的兒媳婦給他兒子施加了壓力,說些諸如“你去和你爹吃個飯,然后就打發(fā)他走,不許來咱家,臟兮兮的”“如果你把他帶回來,以后你也別想進這個家門”之類的話。就算不說這些,如果兒媳婦本身很孝順,讓他接老父親回來,兒子能這樣做嗎?我說這話,可能會遭到一些女同胞的攻擊,我也同時做好了挨攻擊的準備。但是不可否認,多數情況下,這種情況的發(fā)生,與男人在家中的地位是分不開的。我們時??吹揭恍┕适拢篌w也都是說,農村小伙子進城,娶了城里媳婦,而后其家人討厭小伙子的農村親戚。理由無非就是“臟、亂、差”。如若新聞中的男子是這種情形,那么背后是他媳婦不愿意讓老漢進家門,鐵定無疑。
然而,話說回來,就算真是媳婦的意見,兒子軟蛋一個,不敢違背媳婦的想法。難道我們就該將矛頭直指媳婦,而不指責兒子嗎?我覺得,這種事情,確實不好解決。如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溝通,是個學問,并不是幾句話說的清的??墒?,面對此種情況,兒子理應想起當年是誰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養(yǎng)育起來的,又是誰傾家蕩產的供你上學讀書的,又是誰把最好吃的留給你,而自己吃糠喝稀的?如果想明白這些,縱然背后的女人是個混蛋,接老父親回家又如何?是吵架?還是離婚?如果是吵架,也總比對不起父母要好的多。如果因為這種事情而離婚,只能說,此種媳婦不要也罷。如果我要說,父母只有一個,媳婦沒了可以再娶,女同胞一定罵我,但我依舊要說,就是這個理兒。
誰都有父母,誰都有老的一天。為了自己的以后,作為子女的我們,一定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可謂是傳統(tǒng)美德??墒钱斶@些美德逐漸消失的今天,我們的一些年輕人不但不感到有一絲危機感,反而還是嫌貧愛富。連動物都知道反哺,有些人連動物都不如,豈不是可悲又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