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嘴八舌話“校外培訓治理”
教育部等四部委發(fā)布的《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如同一枚重磅炸彈,直擊校外培訓機構弊病,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極大反響,各省市亦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臺了嚴查辦學資格,制止超前教育,禁止選拔性考試、競爭、排位等各具特色的治理措施。
據(jù)了解,由于校外培訓機構課程難,課時頻,作業(yè)多,收費高,不僅影響了孩子們在校的正常學習,還給無數(shù)家庭帶來了極大的精神、身體、經(jīng)濟方面的壓力,此次范圍廣、力度大、前所未有的校外培訓機構治理行動倘若落實到位,真可謂天下父母學子盡歡顏了。
但面對如此聲勢浩大之攻堅戰(zhàn),最最關心教育問題的家長們買賬嗎?
一、支持派
安媽:治理校外培訓機構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我們早就盼著這一天了。孩子寫課外班的作業(yè)經(jīng)常寫到夜里十一二點,長此以往,身體就要壞了。如果這次作業(yè)寫不完,下次上課還要罰得更厲害,所以只好熬夜寫。希望教育部門嚴格規(guī)范培訓班的,課程難度和作業(yè)量,保證孩子身體健康。
棠媽:培訓班是該管管了,收費太高,他們有收費依據(jù)嗎?給孩子交了一年的費用,就花去我半年工資,我們還要不要吃飯?。?/span>
朵爸:培訓班收費太高,一節(jié)課幾乎相當于家長一天的工資,一個班那么多人,成本已經(jīng)分攤,怎么還會收這么高的費用?建議物價部門介入,把培訓班的費用降下來。
浩媽:培訓班確實需要治理,比如打著升學、提分、排名等旗號開展不正當競爭的行為,一定要嚴格杜絕,能起到知識拓展的作用就可以了。
二、無視派
未爸:我覺得沒必要治理校外培訓機構。報班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事兒,學校發(fā)放的課外培訓機構調查表我也沒填。學生學生就是學習的,不學習干啥?
華媽:培訓班治理就是走過場??荚囍贫炔桓模f培訓班的事兒就沒什么意思了。考試題出那么難,培訓班肯定有市場,考試題不超綱,培訓班才能自行消亡。
林爸:對治理行動我不想發(fā)表任何意見。孩子即將高考,這些年我?guī)е⒆拥教幧稀鞍唷?,風雨無阻,經(jīng)歷的事情太多了。要非讓我說出點啥不可,就四個字--一言難盡。
康媽:對此次校外培訓機構治理行動,我不抱希望。目前教育體制下,即便把這些培訓班兒全部“殺”死,也還會有其他培訓機構立刻冒出來,培訓班也是應試教育的產物,只要應試這存在,它就不可能不存在。
三、建議派
偉爸:給孩子報課外培訓班,純屬無奈。不報班就要落后?大家都想上個好初中、好高中。不報能行嗎?但我很想問問,小升初和中考試題都是誰出的?是教育部門出題還是民辦學校也參與出題?考試這么難,培訓班不報不行??!建議把考試難度降下來,也建議把培訓班的課程設置在一定范圍內。凡存在超綱行為的,一定要嚴厲懲處。
霖媽:寒暑假是孩子們休息調整、以備來日再“戰(zhàn)”的時期,但校外培訓機構無一例外的在假期大撈特撈,把平日一周一次的課加碼到一周兩次三次,甚至有每周連上的,是想錢想瘋了嗎?孩子一年到頭得不到休息,太可憐了!教育部門應該嚴禁校外培訓機構,寒暑假開課,要求和學校一樣放假,還學生假期。
添爸:我們應該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但又有多少人學習是為了成為國家之棟梁?這不能只成為一個口號,要落實到行動上?,F(xiàn)在讀書成了一種應試,成了為考試而讀書。所有人都應該深刻反思,尤其是教育部門。
夏媽:建議先把考試改了,再改培訓班,否則治標不治本,換湯不換藥?,F(xiàn)在孩子都在學超出年齡范圍的東西,小學學中學的,中學學大學的,還不是為了考試?另外,有些培訓班強行制定霸王條款,上不完的課也不給退費。這種違法行為應該嚴厲打擊!
四、理性派
怡媽:教育是個大市場,市場上必定會有五花八門的產品,如何挑選合適的商品,要靠家長把握。培訓班報多少,怎么報,報不報,家長要多鑒別再拿決策。培訓班需要治理,家長的心態(tài)也需要調整,不要為了所謂競爭力,盲目跟風。
諾媽:培訓班就那里,上或不上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結果。家長在選擇培訓班時一定要理智,不要攀比。要根據(jù)孩子自身的特點,彌補不足,發(fā)展興趣。條條大路通羅馬,上培訓班不是增強競爭力的唯一途徑,合適的才是好的。
佳媽:教委應采取立法聽證的形式,聽取家長、校方、培訓機構等多方的意見,制定規(guī)范校外培訓行為的相關法規(guī),維護各方的合法權益。校外培訓機構的存在,有市場需求,勢不可擋,將其規(guī)范、納入正軌,使其良性發(fā)展,勢在必行。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我們已經(jīng)有了《義務教育法》,既然校外培訓機構如此龐大,我們應該再有一部有關課外教育的法規(guī)。
校外培訓機構治理行動是否能起到減輕中小學生學習負擔的效果,我們拭目以待,但課外負擔重能只怪校外培訓機構嗎?
全國政協(xié)委員俞敏洪在“兩會”上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要從兩個方面看待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的問題。一方問題存在于校外培訓機構,而另一方主要來自于中小學之間的競爭。減輕學生課外負擔,需要對幼升小、小升初考試進行嚴格控制。
在俞敏洪看來,雖然教育部一直強調取消幼升小、小升初考試,但幼升小、小升初考試的現(xiàn)象卻一直存在,而且任何一所舉辦幼升小或小升初考試的學校,校長們都沒有受到懲罰,覺得這樣做很安全。
沒有處罰就沒有威懾力量?!叭绻本┯惺畟€優(yōu)質中學進行了小升初考試,校長被撤掉,你看他們還考不考?”俞敏洪如是說。家長如此拼命地安排孩子參加輔導,根本原因是因為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的體系沒有改變。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您對校外培訓治理您又有什么高見呢?“爸鼻馬迷”歡迎您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