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九日 小慈問安
“如果說紫藤有什么特點,我想它就如同是愛情的守望者吧?!?/p>
——小慈
來源 | 東方生活美學(ID:dongfangmx)
編輯 | 慈懷書院(ID:cihuaishuyuan)
紫藤掛云木,花蔓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
紫藤花的花冠形似蝴蝶,在開花的時候宛如無數(shù)紫蝶爭相飛舞,是難得一見的美景。
所以,紫藤花從古至今都是人們爭相稱贊的美好意象,上面一首《紫藤樹》,正顯示了詩仙李白對紫藤的喜愛之情。
圖片 | 2011大漠孤夜
-1-
文人的愛與恨
紫藤花在春末夏初的時節(jié)開得最歡,順著架子爬滿庭院,撒下一片紫藤花幕,這片花幕下小坐片刻,那可是十分愜意的。
不僅將日漸熱烈的驕陽擋住,還能灑下一片影影綽綽的花影來,更夾帶著陣陣幽香,實在是個理想的環(huán)境。
在紫藤花影下無論是喝杯茶,還是看本書,那想來都是十分雅致的體驗。
《花經(jīng)》說:“紫藤緣木而上,條蔓纖結(jié),與樹連理,瞻彼屈曲蜿蜒之伏,有若蛟龍出沒于波濤間。仲春開花,披垂搖曳,宛如瓔珞坐臥其下,渾可忘世?!?/strong>
圖片 | 許輿詠
紫藤花的美,在很早以前就被人們所喜愛。從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將胡人視為圣物的紫藤花引入中原后,千年來紫藤花的美一直被人們稱頌。
北京城中很多紫藤花的年齡都超過了上百,那是從清朝就在各位文人雅士院子里安家落戶的美麗花朵。
詩人周起渭的院子里、藏書家朱彝尊的“古藤書屋”中、大學士梁詩正的“清勤堂”前、書法家于敏中的“雨梧書屋”外,無不被紫藤爬滿架,散發(fā)著一片芬芳之氣。
民國期間,也有很多官宅或者私園喜歡用紫藤花來裝飾美化自己的庭院。
據(jù)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在上海一處有著前朝紫藤花的地方下榻休息,那地方的名字現(xiàn)在就叫做“紫藤”。
圖片 | 黃府里很平靜
蘇州四大名園之一的拙政園中,也有著一棵年歲超過六百高齡的紫藤。
對于紫藤的喜愛,可以說是大部分共同的觀點,紫藤的魅力俘獲了古往今來的無數(shù)文人雅士。
當然,有喜愛的就有討厭的,例如白居易看到紫藤這種攀附于樹木,奪走養(yǎng)分使其他樹木枯死的習性,便覺得紫藤是一種應當受到譴責的植物,還為此寫下了一首《紫藤》詩,其中有這么幾句:
先柔后為害,有似諛佞徒。
附著君權(quán)勢,君迷不肯誅。
又如妖婦人,稠繆蠱其夫。
奇邪壞人室,夫惑不能除。
寄言邦與家,所慎在其初。
毫末不早辨,滋蔓信難圖。
愿以藤為誡,銘之于座隅。
圖片 | 黃府里很平靜
-2-
愛情的協(xié)奏曲
紫藤花在各種傳說之中,常被認為是一種與愛情有關(guān)的花朵。
傳說中紫藤為情而生、為愛而死,是思念與戀情的化身。
古人說起紫藤,還大多是贊美紫藤的形象和香氣,如今人們在文學作品或者歌曲中寫下紫藤,卻大多是表達的愛情的意象。
例如S.H.E的《紫藤花》,便是一首拉丁風格的凄美情歌。
歌劇《傷逝》中的《紫藤花》,則以紫藤花為線索,表達了男女主角的愛情見證。
圖片 | 2011大漠孤夜
紫藤花若是開得茂盛了,遠遠看去就好像一片紫色的瀑布從藤架上傾瀉而下,伴著馥郁的芬芳,若是一對情人在這前面表白愛意,想想就很浪漫呢。
恰是因為它善于攀附其他樹木的特點,與之同生共死的習性,讓它變成了為愛執(zhí)著而敢于獻身的代表。
在古代,文人會因為它如此的特性而鄙視輕蔑它的趨炎附勢;而如今,人們卻因為它的這般習性而贊美它的忠貞。
其實紫藤何曾改變過?改變的不過是人們的觀念罷了。
又或者,人們的觀念也從未改變,只是不同的人看見相同的事物,能理解出不同的含義而已。
圖片 | 2011大漠孤夜
在白居易眼里,紫藤是應該被譴責的,因為他是一位有理想的官員,他希望政治清明,他希望趨炎附勢的小人越少越好。
在青年男女眼里,紫藤是應該被贊美的,因為他們正朝氣蓬勃,相信著愛情的美好和純潔。
無論是誰都沒有錯,因為這世界從來就不是單一的,不是必然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這是世界合理的標致之一,不同的觀點推進社會的進步,也是整個時代的幸事。
而紫藤花,雖然只是安靜地生長,慢慢地垂下,但僅僅如此卻能引發(fā)人們對人生的向往或是未來的警戒,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圖片 | 寒色遠蘭燼香
-3-
花中的守望者
花草樹木各有其特點。梅花隱沒在雪中,牡丹昂首在洛陽。
如果說紫藤有什么特點,我想它就如同是愛情的守望者吧。
用自己垂下的頭,觀望人間,好似看透世間的智者,守望著每一對真心相愛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