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寒假時
對于不少孩子來說
假期已經(jīng)變成了“第三學期”
而對于家長而言
寒假的到來
意味著又一輪補習班“燒錢”的開始……
近日,有媒體采訪了多位家長
家長們紛紛表示:
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
各種輔導班和興趣班就沒斷過
就算是孩子沒有開始上幼兒園
各類“早教班”收費也動輒過萬
零零碎碎算下來
一年的教育費幾乎都是“三萬起步,上不封頂”
除了補習班
寒暑假的“研學游”也成為花費的大頭
近年來興起的“海外高校研學游”
動輒收費過3萬
有家長坦言
“三個月工資撐不起孩子的一個假期”
教育花費在我國有多普遍呢?
教育貴不貴?有多貴?
盡管從家庭年收入調查反饋來看,有32%的受訪者家庭月收入5萬以上;39%的家庭月收入2-5萬;19%的家庭月收入1-2萬。
但就支出情況而言,有25%的受訪者過去一年教育支出達10萬以上;教育支出5-10萬的占比31%;而支出不足1萬元的,僅占4%。
這樣的數(shù)據(jù)也許可以解釋為什么在被問到過去一年中在子女教育上花費了多少時,許多家長的第一反應都是“沒少花”。
至于錢款去向,調查結果顯示:41%的家長購買了藝術、體育、游學、編程等素質教育類課程,占比最高;33%的家長投向了學科輔導;此外還有近10%的家長為教育類APP花過錢。
當被問到“這樣的支出是否會讓您感到壓力”時,很多家長的答案是“會”。調研中,14%的家長感到“難以承受”當前的教育支出,近50%的家長表示自己在“勉強承受”,而覺得“比較輕松”和“很輕松”的家長占比只有29%和8%。
素質教育:最貴的一門課
素質教育的概念相對寬泛,孩子各方面素質的培養(yǎng)都可以歸至這一范疇。其中,藝術、體育類課程相對傳統(tǒng),也更普及;少兒編程、研學游學類課程相對新興,但家長的認知度也在不斷提高。
而從調研及采訪情況來看,家長們普遍認為素質教育是“最貴的一門課”。學費是一方面。比如一位家長說:“孩子去年學鋼琴,找的雖是琴行的普通鋼琴老師,一節(jié)課的課時費也要兩三百,之后更是漲到了四百五一節(jié),是所有課程里最貴的?!绷硪晃唤o孩子報了美術班的家長則表示:“音樂美術等課程往往多買多折扣,因此去年,自己在一家美術機構一次性付款3萬多,囤了許多課,付款的瞬間真是很心痛,但劃算啊。”
學費之外還有諸如參加比賽之類的附加支出。周園的女兒學少兒編程,除了日常課程,周園還會送女兒去國內、國外參加比賽。國內還好,國外去一次就要好幾萬。但周園說,參加比賽給了孩子不少學習動力,對家長來說,也是一種看得見的成效,所以還是值得的。
家長在時間上的付出也同樣巨大。比如:家在杭州的李彤對素質教育十分推崇。在她看來,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更好地生活,而音樂、美術、體育等都能幫助孩子抒發(fā)調節(jié)情緒,帶給孩子快樂。
相比考級和比賽,李彤說自己更看重教育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以及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實際體驗。她本人就花許多時間瀏覽相關書籍、論壇、微信討論群;了解、考察、比較許多機構,包括一些不知名的、小而美的機構,然后為女兒“私人訂制”課表。課表甚至涵蓋財商、情商、故事閱讀等相對小眾的課程?!罢麄€過程非常耗費時間和心力,”她說,“為照顧兩個女兒,自己辭去了不錯的工作?!?/p>
學科輔導:需求旺盛,不敢試錯
縱觀各項教育支出,學科輔導無疑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2018年,國家對學科輔導進行了力度空前的整頓,無論是對內容、場地、師資、收費方式,都提出具體、嚴格的要求。
然而,對供給側的整改并未影響旺盛的市場需求。調查顯示,選擇在學科輔導上花錢的家庭仍達到33%。
關于報學科輔導班的理由,在調查中,家長選擇最多的是“培養(yǎng)孩子興趣愛好,提高孩子能力”,占比36%。
另外,有18%的受訪家長認為自己的教育消費行為可能對孩子升學有幫助;有15%的家長認為學校教育對孩子來說太簡單;11%的家長給孩子報班的原因是別人都報了,怕自己家孩子不報會落后;還有5%的家長坦言報班是因為孩子跟不上學校教育。無論孩子有沒有“跑”過學校課程標準和同齡人,“搶跑”的意識讓學科輔導變成了很多家長眼中的“剛需”。
教育類APP:單價友好,種類豐富
相比于學科輔導和素質教育,購買一個教育類APP的開銷可以說是“相當便宜”了,卻同樣可以滿足家長的需要。但事實上,教育類app是今年各方討論的焦點之一。
那么,家長如何看待教育類APP呢?
調查顯示,僅有10%的家長表示把資金主要用在教育類APP上,在四種學習型投入中占比最低,甚至低于學校學雜費。杭州全職媽媽張行有兩個女兒,大女兒10歲,上小學四年級;小女兒7歲,讀一年級。張行是堅定的“線上”黨,除了體育運動班不得不在線下完成以外,兩個女兒其余的教育支出幾乎都是在教育APP上完成的。
這樣的教育消費習慣已經(jīng)保持了兩年。兩年前,張行在給孩子選擇課程時,發(fā)現(xiàn)許多心儀的課在線下很難找到,因此,種類豐富教育類APP成了很好的替代選擇。
相對友好的單價也是許多家長青睞教育類APP的重要原因。張行給孩子們選擇的課程價格一般在每項300—400元,兩個孩子可以一起使用。
2018年,張行家的教育支出大約1萬元,這樣的投入讓她感到負擔起來“比較輕松”,而她最滿意的教育支出也是教育類APP。她說“新的一年,還是會繼續(xù)堅定消費?!?/p>
思考:高投入能否換來高回報
相比于上述的家庭在給孩子報課外輔導班、送去參賽、游學等方面的教育支出,讓孩子讀國際學校、買學區(qū)房、送孩子出國可以說是更大的投入。很多普通收入的家庭不惜押上家庭全部的籌碼來“賭”這些投入的回報。
而最終要驗證“賭輸”還是“賭贏”了,恐怕要等上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但是,很多的家長都表示他們不在乎結果,只是擔心如果“不賭”,將連“贏”的機會都沒有。這也許就是中國家長焦慮的根源,也是支持千億級市場的基礎。不知道如此火熱的市場對中國家長來說是“幸”還是“不幸”?
關 注 公 號:亞 洲 在 線 財 經(jīng) 商 學 院(AFBSDY)
從現(xiàn)在開始學習吧!
亞洲財經(jīng)商學院(簡稱“亞財商學院”),秉承“金融深度·管理廣度·學商并進”的教學理念,與國內外一流大學合作辦學,集聚重磅師資,精益打磨課程體系,致力于打造學歷教育、職業(yè)教育、實踐教育和資格認證于一體的全金融教育體系,為金融服務實體經(jīng)濟融資、融智,持續(xù)輸送多元化、復合型的金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