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燈
武則天以女子之身登基為帝,在很多史冊中,甚至是流傳的記載中,卻鮮少有人詆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武則天籠絡住了天下的寒門學子。
在唐朝,官員的派系,世家的關聯(lián),都是建立在門閥之上。
這些門閥在社會上,不僅有著崇高的地位,還有著一呼百應的威望,這些門閥盤根錯節(jié),壟斷了寒門學子向上的希望。
千百年的底蘊,造就了門閥世家。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這七戶門閥,史稱七宗五姓。
在唐朝,隴西李氏一族接連出任十任宰相。
為了更好的遏制七宗五姓,唐高宗禁止自行嫁娶。以為可以通過姻親,來分崩世家。可是所效甚微。
在隋唐,眾位君主都致力于摧毀門閥,因為這些門閥的聲望,在民間遠遠超過皇權(quán)。這些盤桓中原百年的門閥,無論是人脈,還是經(jīng)濟,都十分的優(yōu)越。最重要的對于朝代的更替,也有建功立業(yè)。
可是不屬于皇權(quán)的門閥,只能被皇權(quán)削弱,被排除。
在魏晉時期,那個時候講究的不是才華堪世,而是門第出身。
而后的五胡亂華,為了站穩(wěn)中原,眾多皇權(quán)選擇和門閥達成戰(zhàn)略,極其重視門閥,給了他們無上的權(quán)利。
這一高傲,一直延續(xù)到唐朝。
期間為了保證保持血統(tǒng)的高貴,一直進行著內(nèi)部的通婚。這一點,更好的保證了團結(jié)。七宗五姓互為姻親,掌握了中原的所有權(quán)利。
七宗五姓也有女子外嫁,只要有人求娶,必是聘禮傾城。
更有甚者,以能娶到七宗五姓之女為幸事。
唐朝有一宰相薛元超,此生最為遺憾,就是沒能娶到五姓女。
五姓女的出現(xiàn),大大削弱了公主的地位。作為駙馬這個職位,幾乎是青年才俊的向往,可是要在不公主和五姓女之間做選擇,都會選擇五姓女,因為這一行為,直接提升自己在文人中的地位。
那時的男子寧娶五姓女,不入帝王家。
七宗五姓的流傳,是歷經(jīng)百年的滄桑,也是歷經(jīng)戰(zhàn)亂的睿智,他們的崛起,其實代表著文學的崛起。
雖說阻攔了寒門學子的上升之路,可是若沒有七宗五姓在亂戰(zhàn)中地位,很多文獻書籍,早已經(jīng)消失。
正所謂藏書在,門閥在。
在后期,七宗五姓的家主早已經(jīng)泯于眾人,可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大臣,又何嘗不是七宗五姓的延續(xù)?
門閥的存在,是見證了浮沉隨浪的時代變遷,也更好的保存了那一時代的軼事。他們更像是一雙眼睛,將所見記錄。
門閥保存了文化,才是門閥傳承的根基。
藏書在,則文化不絕,則傳承依舊,則門閥千古。
門閥世家,是一個時代的記號,他們本是文人,可是這些人卻抱團在一起形成了可以對抗皇族的政治團體。
兩漢時期崛起,魏晉時期發(fā)展,蟄伏于亂戰(zhàn)南北朝,隋唐再次興起,最終在武則天之后一蹶不振,退出政治舞臺,至此消亡。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zhuǎn)發(fā)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