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不但自己從一個憤青逆襲成了晚清重臣,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他的子孫也是人才輩出,都說“富不過三”,而他的后代竟然歷經(jīng)八代輝煌不衰!
曾國藩
這與曾國藩獨特的育人方式有關,近現(xiàn)代很多名人、偉人等都十分認同曾國藩的思想,將其奉為啟蒙老師。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曾國藩的育人心經(jīng)“教子六項”
勤、孝、儉、仁、恒、謙
短短六個字,成就了曾氏家族近200年的榮耀。
“勤”位于六項之首,是我們?yōu)槿颂幨碌牡谝灰x。養(yǎng)成勤勉吃苦的習慣,切莫貪圖安樂和享受,人總是要經(jīng)歷了才能有所成長。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其中的“躬行”既是指勤勞,凡事親力親為才能體會到其中的要義,明白其中道理。
“百善孝為先”,懂得孝順就是懂得感恩 ,懂得孝順就是懂得負責,一個即會感恩又能負責的人,可信又可靠,必定能成就一番事業(yè)!
我們想要子女孝順,我們就要懂得以身作則,孝順最講傳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在為孩子做榜樣。
曾國藩主張“勤儉節(jié)約”的居家之道,平時對待子女要求更為嚴格,非客到,食不過一葷 ;不許衣著華美;不許積錢買田……
仕宦之家,不蓄積銀錢,使子弟自覺一無可恃,一日不勤,則將有饑寒之患,則子弟漸漸勤勞,知謀所以自立也矣。 ——曾國藩
唯有勤儉,體驗到饑寒之苦,才能發(fā)憤圖強、自力更生;過于安逸,誰還會拼搏努力?
“仁”要求我們要善良仁慈待人,我們待人寬厚仁慈,別人必定也會善待我們。仁慈是相互的,懂得仁慈待人就是仁慈待己。
李嘉誠對此頗有心得體會,他曾在年會上說過這樣一番話:
對自己要節(jié)儉,對他人則要慷慨。處理一切事情以他人利益為出發(fā)點。
“有志者,事竟成”,這里的“志”就是指恒心。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堅持,只有堅持下去,才會有結果。
事無大小,唯堅持不可有終;萬事最忌諱只有三分鐘熱度,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將一事無成!
懂得謙虛謹慎,才會讓我們處于不敗之地。事事保持謙虛的心態(tài),則“勝不驕,敗不餒”。
凡事太過于鋒芒畢露,則會樹大招風;凡事太過于炫耀賣弄,則會招惹怨恨。唯有保持謙虛,才是大智慧。
勤、孝、儉、仁、恒、謙
書法名家 彧白老師 手寫真跡 《教子六項》
這六個字不僅適用于孩子,成年人多讀讀也是深受裨益。2019,辭舊迎新,用《教子六項》時刻標榜自己,大家一起奮勇向前!
——編輯 千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