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指要】(51) 革第四十九
【卦體與易道】
1、革卦是個失衡卦。
2、井卦變革卦是繼萃變升以后的又一次特殊的卦變,也是六十四卦運行當中最后一次特殊的卦變。井卦的天道是癸甲庚己壬辛,變成革卦以后就是丁甲丙己戊乙。
附圖:
【象辭與斷語】
1、革卦新提出的象有 “己日乃孚”、“鞏用黃牛之革”、“己日乃革之”、“革言三就”、“改命”、“大人虎變”、“未占有孚”、“君子豹變”、“小人革面”等。
2、“革”即皮革。
【簡譯】
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
己日是俘獲的日子,“元”是通達的,適宜穩(wěn)定,悔事消亡。
初九,鞏用黃牛之革。
用黃牛的皮革包裹自己、鞏固自己。
六二,己日乃革之,征吉,無咎。
己日就是“皮革”,征伐吉祥,沒有災難。
九三,征兇,貞厲。革言三就,有孚。
征伐兇險,穩(wěn)定有危厲。形成包圍要有三方會合才能成功。有服從者。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悔事消亡,有服從者,改變命運吉祥。
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大人像虎一樣劇烈地變化,沒有占有俘獲者。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兇,居貞吉。
君子像豹一樣緩慢地變化,小人以革蒙面。征伐兇險,居處保持不變吉祥。
【簡析】
革卦是井卦所變,井卦是怎樣變成革卦的呢?井上按照通常的“原始反終”,注定要成為革卦的初爻,這應該是沒有疑義的,但是井上特意加上“元吉”二字,說明井變革的過程中一定還有其它意義。井卦辭講“改邑不改井”就是說明井變革不是全面的變化,不是“原始反終”,因為“原始反終”,不僅是上下易位,中間四個爻的爻位也有變化,例如上卦的二爻變成下卦的五爻,上卦的三爻變成下卦的四爻等等。我們已經知道,井卦的二爻為“井口”,四爻為“井底”,如果是這兩個爻位不動,那么井上再變成革初,只能是以井卦的二四為“軸”,初、三、上、五這四個爻做一個180度的旋轉,這樣井初就變成了革上,井三變成了革五,井上變成了革初,井五變成了革三。這種形式的卦變,有些像此前的履卦變泰卦,履上講“其旋元吉”,我們說那也是在上下易位的同時,中間的四個爻發(fā)生了一個旋轉。當然兩者的旋轉度數(shù)是不同的,另外履變泰也可以看作是以履卦的三五為軸,初、二、上、四這四個爻發(fā)生了一個180度的旋轉。我們把這類卦變叫做“左旋右轉”式。
革是一個新變化出來的卦,但不是新建元的卦,革卦初爻丁是在困卦中就已經“登基”了,但是在困卦中初爻的境遇十分惡劣,既難以固守初位,更難以與其它爻通達,本身還是一個弱爻,井卦中這個爻居上,也許是“瓶頸”效應,它有了俘獲,從此由陰變陽,成了革卦的初爻,再加上中間四個爻的旋轉,革初的環(huán)境有了改觀,它不再像困初那樣“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歲不覿”,而是“鞏用黃牛之革”,這種環(huán)境的變化,如果用政治做比擬,也可以叫“理順關系”。
革卦的天道與此前的同人、謙、臨、噬嗑、剝等卦是一樣的,特別是同人,除了同人上為陽、革上為陰以外,其它沒有任何區(qū)別。同人卦的主要矛盾是三與四,革卦的主要矛盾是初與四。同人卦的主旨是與“人”會同,形成對付四爻己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革卦的主旨是講四爻己的被俘與掙脫情況。
革卦蘊涵的原則主要有“己日乃孚”原則、“鞏用黃牛之革”原則、“己日乃革之”原則、“革言三就”原則、“改命”原則、“大人虎變”原則、“未占有孚”原則、“君子豹變”原則、“小人革面”原則等
1、“己日乃孚”原則?!凹骸睘樘旄芍?,“己日乃孚”的意思是己日是被俘獲的日子,或者說是不得自由的日子。作為原則,說明時間有順序性、延伸性,如果某個時間段不能繼續(xù)延伸,不能發(fā)揮作用,那么這就只有服從能發(fā)揮作用時段的爻,在革卦中,己日就是這樣一個日子,所以叫“己日乃孚”。
2、“鞏用黃牛之革”原則?!办枴睘殪柟?,“鞏用黃牛之革”的意思就是是說像用黃牛的皮革包裹起來那樣,鞏固自己。作為原則是說某爻被堅實地拱衛(wèi),從外部難以攻破。
3、“己日乃革之”原則?!案铩睘槠じ?,“己日乃革之”的意思是“己日”這一天,猶如皮革,包裹著初、二、三爻。作為原則,這是講己爻的另一種性質,即包裹的作用。
4、“革言三就”原則。“就”為成功,“革言三就”的意思是形成包圍要有三方會合,單獨一方或兩方是不能成功的。
5、“改命”原則?!懊庇猩?、性命、命運等義,“改命”的意思是說改變自己的命運。
6、“大人虎變”原則?!?span>虎變”的意思就是說像虎那樣劇烈的變化。
7、“未占有孚”原則?!拔凑肌笔俏丛加?,“未占有孚”的意思是不曾占有俘虜,作為原則是說失去了主動權。
8、“君子豹變”原則?!氨儭笔钦f像豹那樣緩慢地變化。“君子豹變”是說君子要像豹的毛色隨著季節(jié)緩慢變化那樣。作為原則是說要等待合適的時機?!盎⒆儭笔峭蛔儯氨儭笔菨u變。
9、“小人革面”原則?!案锩妗钡囊馑际且愿锩擅?,比喻那些目光短淺、隨波逐流的人。
結合卦體與易道,我們再探討一下革卦的卦辭與爻辭。革卦卦體失衡,四爻有迫初之勢,但是四爻于時為己,己在革卦中處于終結階段,貌似強大,但卻是個沒有作為的爻,“己日乃孚”說的就是這個爻,通?!版凇笔钦f爻與爻之間的一種主從關系,它可能指的是“主”,如俘獲;也可能指的是“從”,如被俘。無論是俘獲或被俘,一般是說人或物,革卦的“孚”除了指人或物以外,更強調了“孚”的時間性,即在特定的時間內它是“孚”,時間條件一改變它就不是“孚”,或者是在特定時間內它是俘獲者,時間條件一改變它就成了被俘者。
革卦不是一個新建元的卦,但卻是一個經過調整了內部關系的卦,卦辭講“元亨,利貞”是說這個卦的初爻是通達的,卦體也適宜穩(wěn)定。從困卦的困境到革卦的局面改善,我們不難理解卦辭為什么要說“悔亡”。
革初辭為“鞏用黃牛之革”,這是什么意思呢?“黃牛之革”一辭先見于遯卦二爻“執(zhí)之用黃牛之革”。我們說遯卦的卦象是一個盾牌,二爻為陰,象征盾牌的柔軟可執(zhí)部位。遯卦的天道是乙戊己丙甲丁,丙為“?!?,戊為“黃”為“革”。遯卦二爻雖陰,但承上包三,對初爻也有牽制作用,所以爻辭講“執(zhí)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备镓缘呢韵笫莻€倒過來的盾牌,天道也正好與遯相反。這樣革卦的態(tài)勢對初爻而言就不是遯卦的“執(zhí)之”,而是變成了“鞏用”,也就是如何用“黃牛之革”包裹初爻,使之鞏固。與遯卦不同的還有,革卦的“牛”是三爻丙,“革”是五爻戊,正是這兩個爻拱衛(wèi)著初爻。
革二為甲為天元,雖然是個陰爻,但仍然具有“只出不入”的能力。這個爻在同人卦中被稱作“宗”。為什么同人二說“同人于宗,吝”,革二說“己日乃革之,征吉,無咎”呢?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二爻有制衡四爻的作用,在二四已經失衡的情況下,二爻本不宜動,但革卦四爻為己,初爻為丁,由己至丁,需要八個時間單位,這是一個很長的時間,或者是由己至辛(丁變辛),也需要兩個時間單位,在這個時間內,己并不構成對丁的威脅,相反還起著保護初爻丁的作用。第二個原因是同人上為陽,同人二是同人卦中唯一的一個陰爻,相形之下,同人二是“吝”,沒有征伐上爻的能力;革卦上爻是個陰爻,這樣革二就可以在己日之前有所行動,這就是“己日乃革之,征吉,無咎?!?/span>
同人三辭為“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蔽覀冋f這是同人三對同人四發(fā)動的一場戰(zhàn)爭,也是一場失敗的戰(zhàn)爭,原因是同人四是個強爻,并且還能得到同人五的后援。革三的局面還不如同人三,同人三還能得到同人上的支援,革卦的上爻是個弱爻,以此可以明白為什么革三要說“征兇”了。革三保持穩(wěn)定也很艱難,這是因為在進入初位這個問題上三比五更有天時上的一點優(yōu)勢,這就是“貞厲”。如果三爻不返初,那么三、四、五這三個爻就構成了對初爻拱衛(wèi)之勢,這就是“革言三就”。三爻進攻四爻兇險,但四爻也沒有主動反抗的能力,只有屈服,所以三爻又說“有孚”。
革四就是“己日”,也是初爻的“革”,在革卦中處于終結階段,沒有任何作為。但是這個爻也同天元甲一樣,一旦激活,立馬就會由“只入不出”變成“只出不入”。革四的“悔亡”就是指它變化以后的事,變化以后就會由被俘虜?shù)牡匚蛔兂煞@者,這就是“有孚,改命吉”。
革五為戊,按照天道是“包己”,所以己爻不僅是三爻的“孚”,也是五爻的“孚”。但是當著四爻這個“睡虎”被喚醒,那么五爻戊就會變成庚,從俘獲者變成被俘者,這就是“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革上的選擇有三個,一個是按照人道“反身”至五,一個是按照地道至四,再一個是按照天道至三。所謂“反身”就是等著由乙變癸,這需要八個時間單位,這就是“君子豹變”;如果依照地道至四,就有追隨四爻推翻初爻之嫌,這就是“小人革面”;如果依照天道至三,在三強上弱、三五互衡的條件下,上爻難免兇險,這就是“征兇”。當然上爻還有一個選擇就是爻位不動,任憑數(shù)通過周流,這既能保持卦體的穩(wěn)定,也避免僵窒狀態(tài)的發(fā)生,這就是“居貞吉”。
【誤區(qū)】
在傳統(tǒng)易學當中,革卦的主旨通常被說成是講革命的,革卦中確實有“革”字,有“命”字,但通觀革卦的卦辭與爻辭,就不能不對這種說法產生懷疑,既然講“革命”,為什么竟有“黃牛之革”這樣的詞句?原來“革”字并不是說“革命”,而是“皮革”,革卦中有“改命”的說法,那是講爻的性質的變化,這同“革命”不是一個意義。假如我們用政治做比擬,那么革卦的意義可以說是講政權的鞏固,特別是新生政權如何鞏固?如何建立防范體系?如何看待形勢的變化以及如何防范“小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