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栽 培 品 種
01
小寒 、 大寒
茄子、辣椒、番茄、土豆、黃瓜
02
立春、雨水
全月:黃瓜、番茄、辣椒、南瓜、萵筍、蓮花白、苤蘭、芹菜、染漿葉、小茴、霍香、
紫蘇、小白菜、大白菜、白菜秧、菜豆、苦瓜、冬瓜
上旬:土豆
03
驚蟄、春分
全月:大白菜、萵筍、芹菜、蕹菜、莧菜、
四季豆、
毛豆、火蔥、
芋13度、地瓜、
香芋黃瓜、苦瓜、菊芋秧、
生菜 牛皮菜南瓜-中、
冬瓜-中、山藥-中、豇豆-中、
蔥玉米-下、蘿卜-下、韭菜-下、絲瓜-下 分
植菊花菜-下。 月初紅薯育苗
芹菜苗-下
04
清明、谷雨
蘿卜、萵筍、蕹菜、冬瓜、絲瓜、黃瓜、葫蘆瓜、
豇豆、四季豆、毛豆、刀豆、芋、
白菜秧、玉米、山藥、姜、藕、染漿葉、地瓜、茭白、茄子、辣椒 扦插
菊花菜 、
菊芋
蔥 血皮菜 狗爪豆 牛皮菜綠豆中、下12度、
芝麻18度始4--6、7月
花生20度 紅薯
赤豆4--8月 向日葵4中、下旬
生姜 秋葵05
立夏、小滿
蘿卜、白菜秧、萵筍、染漿葉、番茄、玉米、茄子、黃瓜、葫蘆瓜、
豇豆、毛豆、
蔥扁豆、大蔥 、
芝麻、赤豆 、
花生 、
菊花菜、
蕹菜、紅薯 生姜
黃豆 秋葵06
芒種:西南始入多雨季節(jié),高地芝麻洼地豆,沙崗坡上種綠豆。夏至
蘿卜、大白菜、白菜秧、蓮花白、萵筍、花菜、萵筍、夏玉米、苤蘭、莧菜、染漿葉、
黃瓜、豇豆、四季豆、毛豆、蕹菜、紅薯 夏大豆、芝麻、
菊花菜扦插綠豆中、下
07
小暑、大暑
蘿卜、胡蘿卜、白菜、蓮花白、花菜、菜心、瓢兒白、苤蘭、
芹菜、莧菜、菜豆、
蒜苗、豌豆、赤豆4--8月 、
芝麻18度始4--6、7月 、蕹菜、 玉米、赤豆
08
立秋、處暑
蘿卜、胡蘿卜、白菜、瓢兒白、油菜苔、菜心、青菜、苤蘭、青菜頭、大頭菜、萵筍、
波菜、芹菜、
火蔥、菜豆、蒜苗、豌豆、蕹菜、
生菜 赤豆
狗地芽09
白露、秋分
蘿卜、白菜、連花白、油菜苔、花菜、青菜、青菜頭、萵筍、生菜、波菜、牛皮菜、
芹菜、冬寒菜、茼蒿、芫荽、蒜苔、蒜苗、洋蔥、菜豆、茄子、大頭菜、豌豆、土豆
油菜籽吃的秋分前、收籽的9.10左右育苗
火蔥 狗地芽10
寒露、 霜降
蘿卜、連花白、油菜苔、青菜、萵筍、波菜、茼蒿、大蔥、蒜苔、辣椒、蠶豆、豌豆 25種油菜籽 蔥
芹菜苗-下
11
立冬、小雪
蘿卜、菠菜、茄子、辣椒、番茄、蠶豆、豌豆
7日前種小麥 可以種油菜籽
12
大雪、冬至
茄子、辣椒、番茄、土豆(冬至前)
1、大豆:4月初播種,兩個半月后收青豆,干豆延后約1月。八月黃,5月中下旬種,收了種油菜籽。
2、玉米:3月下旬至6月均可播種,全生育期110(早熟種)~140天
3、花生:4月中地溫12度以上就可以種了。4、5月都可以種。
4、花豆:生長16--35度,成都4月中下旬可以種。要架子。
以上為四川成都地區(qū)情況,各地須結合當地具體情況適當調整。
紅薯育苗:3月初。18-20攝氏度,需20-35天發(fā)芽;20-25度,12-30天發(fā)芽;25-30度,為8-12天;30-35度,僅6--8天。
胡蘿卜:7月。發(fā)芽最適溫度是20~25℃。
油菜籽:9月25前。氣溫高于3℃時,發(fā)芽出苗。2014年9、8的苗移栽后到2015年長得最壯,同樣沒有施肥料。
綠豆4月中下12度、芝麻18度始4--6月 花生20度4月 赤豆4--8月 毛豆4--6
黃豆:發(fā)芽最適溫度21~27℃。最低溫10℃,最高溫28~30℃。
蠶豆:5~6℃始發(fā)芽,最適溫16℃。苗能耐-5℃。生長適溫14~16℃。結莢最適溫18-22℃。
豌豆:發(fā)芽最適溫度6-12℃。始溫圓粒1~2℃,皺粒3~5℃。
成都蔬菜種植表 鏈接
主要蔬菜種子發(fā)芽、生長適溫表:
蔬菜名稱 發(fā)芽適溫 生長適溫 蔬菜名稱 發(fā)芽適溫 生長適溫
大白菜 20--25 10--22 豌豆 18--20 9--23
小白菜 20--25 18--20 豇豆 25--35 20--25
蘿卜 20--25 13--18
毛豆 15--20 20--25
胡蘿卜20--25 20--22 蠶豆 16 14--16
菠菜 15--20 20左右 土豆 21--23 20左右
萵苣 15--20 11--18 芋艿 13--18 27--30
芹菜 15--20 15--20 洋蔥 15--18 15--20
冬瓜 25--30 20以上 韭菜 12以上 15--25
黃瓜 25--30 20--3 紅薯 16--35 隨溫升高加快
絲瓜 30--35 18--24
花生 25--30 25--35
南瓜 25--30 18--32
赤豆 25--35
苦瓜 30--33 20--30
芝麻 18--20
番茄 25--30 20--25
向日葵地溫 8-10
茄子 25--30 25--30
綠豆 20--25
辣椒 25--35 20--30
夏大豆5月中旬后
蔬菜名稱 發(fā)芽適溫 生長適溫 蔬菜名稱 發(fā)芽適溫生長適溫
蔬菜種子發(fā)芽和使用年限:
蔬菜 名稱 發(fā)芽年限 使用年限 蔬菜名稱發(fā)芽年限 使用年限
大白菜 4--5 1--2 蠶豆 2--3 1--3
小白菜 4--5 1--2 豇豆 5 1--2
蘿卜 3--4 1--2 豌豆 3 2
胡蘿卜 3--4 1--2 毛豆 2--3 1--2
菠菜 3--4 2--3 大蔥 1--2 1
芹菜 6 2--3 洋蔥 1--2 1
萵苣 5 2--3
冬瓜 4 1--2
南瓜 4--5 2--3
黃瓜 3--5 1--2
絲瓜 5 1--2
苦瓜 4 1--2
番茄 3--4 1--3
茄子 3--4 1--3
辣椒 3--4 1--3
種子壽命:
種子壽命是指種子群體在一定環(huán)境條件下保持生活力的期限。即種子能存活的時間。種子壽命是一個群體概念,指一批種子從收獲到發(fā)芽率降低到50%時所經歷的天(月、年)數,也稱半活期
根據他在澳大利亞用8000 種種子所做的試驗結果,將種子劃分為以下三類。
(1)長命種子:壽命在 15 年以上,有蠶豆、綠豆、紫云英、豇豆、小豆、甜菜、陸地棉、煙草、芝麻、絲瓜、南瓜、西瓜、茄子、白菜、蘿卜等。
(2)中命種子:壽命在 3~15年,有水稻、小麥、玉米、高粱、裸大麥、粟、蕎麥、向日葵、油菜、大豆、豌豆、菜豆、中棉、番茄、菠菜、胡蘿卜等。
(3)短命種子:壽命在 3年以下,有甘蔗、花生、苧麻、楊、柳、板栗、桔柑、茶等。
蔬菜種子有保存年限要求
蔬菜種子發(fā)芽率與其保存年限關系很大,菜種不同,保存年限也不一樣?,F將一些常用蔬菜種子的保存年限介紹如下:
番茄種子一般可存放3~4年,最長不要超過4年,否則會降低發(fā)芽率。鑒別新舊種子方法:新種子上有很多小茸毛,而且有番茄味;陳種子外皮茸毛少或脫落,氣味也小。
黃瓜種子最多存放2~3年,超過此期限其發(fā)芽率一般降低20%~30%,即使有的能出苗,出苗后往往無真葉,不易成活。
茄子種子存放時間可稍長,一般在6年以內的種子都可用。新種子外皮有光澤,但光澤會隨存放期延長而變淡。
辣椒種子存放不能超過3年,否則發(fā)芽率會降低。據試驗,新種子發(fā)芽率89%以上,存放2年發(fā)芽率79.8%左右,存放3年發(fā)芽率會降低47%左右。顏色呈金黃色為新種子,呈杏黃色為陳種子。
夏天種的伏蔥,必須用當年春天新收的種子,若用頭年種子,小蔥長起來后就會結籽。
香菜種子必須存放1年后才能用,但存放時間不宜超過3年,新種子香菜氣味濃厚,陳種子氣味變淡。
韭菜種子必須用當年新種子,若隔年則出苗率大大降低,即使出了苗也易枯萎。
白菜種子可存放2年。當年收獲種子可當年播種,超過2年,出苗率一般要降低20%~27%,且抗病力變
實際生產中,使用隔年的蔬菜種子更安全,這是因為,有些蔬菜種子存在休眠期,新種子極易出現出苗不齊等現象。除韭蔥類種子外,多數種子的使用年限都在2~3年或4~5年,如芹菜以第3年的陳種子發(fā)芽率較高。事實上,種子的壽命因貯藏條件的不同,相差非常懸殊。試驗表明,蘿卜用陳種子能抑制地上部徒長而促進地下部發(fā)育;綠豆用陳種子有增產效果。
近五
年每日天氣資料二十四節(jié)氣的說明 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謂春季開始之節(jié)氣。
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時冬去春來,氣溫開始回升,空氣濕度不斷增大,但冷空氣活動仍十分頻繁。
驚蟄: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蟄伏土中的冬眠生物開始活動。驚蟄前后乍寒乍暖,氣溫和風的變化都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陽光直照赤道,晝夜幾乎等長。我國廣大地區(qū)越冬作物將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氣溫回升,天氣逐漸轉暖。
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類生長。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萬物生長,欣欣向榮。
小滿: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麥類等夏熟作物此時顆粒開始飽滿,但未成熟。
芒種: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時太陽移至黃經75度。麥類等有芒作物已經成熟,可以收藏種子。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歸線,出現“日北至,日長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標志著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進入炎熱季節(jié)。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這一時期是我國廣大地區(qū)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熱”,雨水偏多。
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開始結果,到了收獲季節(jié)。
處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處”為結束的意思,至暑氣即將結束,天氣將變得涼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際,降水十分寶貴。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陽直射點明顯南移,各地氣溫下降很快,天氣涼爽,晚上貼近地面的水氣在草木上結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點又回到赤道,形成晝夜等長。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時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南移動,北半球氣溫繼續(xù)下降,天氣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為“寒露風”。
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黃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與“霜降”節(jié)令相吻合,霜對生長中的農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開始
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氣勢力增強,氣溫迅速下降,降水出現雪花,但此時為初雪階段,雪量小,次數不多,黃河流域多在“小雪”節(jié)氣后降雪。
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時太陽直射點快接近南回歸線,北半球晝短夜長。
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則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長至,成為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晝漸長,氣溫持續(xù)下降,并進入年氣溫最低的“三九”。
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時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數九嚴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
二十四節(jié)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jié)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