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占地18萬平方米,為明代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和孝端、孝靖兩位皇后的陵墓。始建于萬歷十二年,即1584年,1590年竣工,墓室內(nèi)有五個高大寬敞的石筑殿堂,進口處至后墻長87米,總面積為1195平方米,前、中、后三個殿及左右配殿裝有五重雕刻精美的石門。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1956年5月開始試掘此地下宮殿,歷時一年,成功出土無數(shù)隨葬品,有金冠、龍鳳冠、龍袍、謚寶、謚冊、金銀器、玉器、裝飾品和絲織品等等,約3000多件,極有史料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這是明十三陵中唯一開掘的陵墓。1959年辟為定陵博物館,對外開放,供游客參觀。
明十三陵中的十三個皇帝,在位時間最長的是葬于定陵的朱翊鈞,在位48年,享年58歲;葬于永陵的朱厚熜皇帝,在位45年,享年60歲;在位最短的皇帝是葬于慶陵的朱常洛,在位只有1個月,38歲即位才1個月便駕崩;而葬于獻陵的朱高熾,在位也只有10個月,享年48歲;壽命最短的是葬于德陵的朱由?;实?享年只有23歲,16歲即位,在位7年。其他皇帝在位幾年、十幾年、二十幾年不等,但一般壽命也只有30多歲??磥?明代皇帝大多短命……皇帝讓臣民們“三呼萬歲”,只是帝王們的夢想而已。
據(jù)傳說,明十三陵如此龐大的帝王陵墓,當(dāng)年的守墓人不少。明朝的近三百年中,每新添一座陵墓,便要派一些守墓人。久而久之,不少守墓人拖家?guī)Э诘刈≡诹昴古赃叀两竦牧甙倌昶陂g,他們幾代人的生息繁衍,在陵墓周邊耕作不息,已自然形成了數(shù)個村莊……他們幾代人守墓有功,也憑借陵地自然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