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新芳,來源保定晚報
保定地區(qū)在古代和近代水源曾很豐富,城外泉水眾多,城內(nèi)河流縱橫,水系交貫,航運發(fā)達(dá)。近年來雖水源枯竭,但在許多保定人的心目中,泉水、小舟、河流、碼頭以及蓮花菱藕已成為永遠(yuǎn)的記憶。因此,在環(huán)城公園大潤發(fā)商場北口東側(cè)建起了以泉水為主題的噴泉廣場,取名往事泉涌。
這一景觀西起蓮池大街,東到北關(guān)大街,占地35774平米。其地面為綠樹環(huán)繞的休閑廣場,廣場中央凹陷下去,似盆地,底部以大型噴泉為中心配以數(shù)組小噴泉。西面南面登五級臺階上到廣場平地,北面和東面是花崗巖鑲嵌的墻壁,北面刻有書法家樓杳的“往事泉涌”4個隸書大字,東面的碑文寫的保定歷史大事記,從唐堯?qū)懙缴鲜兰o(jì)50年代建立西郊八大廠。撰文李松欣、尤文遠(yuǎn)等,由竹林書畫社馬同駿書寫。市園林綠化管理局立,市風(fēng)景園林規(guī)劃設(shè)計所設(shè)計,安榮杰、劉同保鐫刻,時間為2003年9月。
保定一畝泉河上游的泉水有很多,最為有名的叫一畝泉,在一畝地的范圍,泉水四溢,像盛開的雪蓮。泉水匯集成河流入保定城,所以這條河被命名一畝泉河。明代完縣(今順平縣)知縣王溥有一首詩《題一畝泉》:
千古廉泉與惠泉,一茶風(fēng)味世爭傳。
何如一畝涵天澤,灌足花封萬頃田。
他是說江西贛州的廉泉、江蘇無錫惠泉天下有名,是因為水質(zhì)好,適宜沏茶,哪如保定的一畝泉,惠及天下,能灌溉萬畝良田。除一畝泉外,有名的還有雞距泉,清代乾隆年間曾任滿城知縣的賈永宗本是山西大同人,但對保定很有感情,寫過一首詩《雞距泉》:
數(shù)竇分流雞距同,命名深服昔人工。
秋來灌得如云稻,長使吾民慶屢豐。
第一句的“竇”指出水口。前二句說有幾個出水口流出的水像雞爪子一樣,最后匯集到一處,雞距泉的名字取得太形象了。后二句歌頌泉水灌溉無邊的稻田,讓老百姓年年慶豐收,全是它的功勞。
雞距泉水也匯入了一畝泉河,所以一畝泉河也叫雞水河。
再有就是申泉。一畝泉河流到奇村,越北石橋有紅花泉注入,再向南至賈家莊西,又有幾股泉水在響閘一帶注入。乾隆十七年直隸總督方觀承疏浚此泉水河流,該年為壬申年,故名“申泉”。乾隆年間作滿城知縣的湖南人皮獻(xiàn)唐有一首詩《游申泉作》:
鑿破胚渾境,泉源一通收。
橋通冰潔水,亭距矩方洲。
翼翼嘉禾茂,嘻嘻野老游。
戒童休濯足,珍重此清流。
往事泉涌景觀,就是在保定一畝泉河水源地諸多泉眼水流成河的地理環(huán)境加以藝術(shù)想象而成。由此泉涌聯(lián)想到保定歷史文化諸多崢嶸歲月,何嘗不是往事泉涌呢?
這一景觀的整體為圓型建筑,四周高,中間低,底部中間是一個巨型口徑噴泉,象征一畝泉。其周圍又設(shè)三層環(huán)繞的噴泉,第一層為9個小口徑噴泉,第二層為9個大口徑噴泉,第三層是18個小口徑噴泉。這樣,除了當(dāng)中的巨型噴泉外,三層環(huán)繞中有大小36個噴泉,象征雞距泉、申泉、紅花泉等眾多泉水。噴泉面上是由不銹鋼打造,由電子設(shè)備控制,水柱粗細(xì)不同、高低不同、時間間隔不同,泉下有各色彩燈變幻照射,形成美麗壯觀的噴泉景觀。
噴泉開放時,人們可以在看臺欣賞水柱噴涌的美景;噴泉停止時,人們可以在岸邊散步、乘涼,也可以站在“盆地”底部,欣賞東面大理石壁上鐫刻的“往事泉涌”石刻?;厥讱v史,人世滄桑,社會巨變,更讓人感慨良多。
詩情畫意又富含哲理,往事泉涌景觀在酷暑難捱的盛夏是消暑納涼的好去處。興之所致,吟得《往事泉涌》詩一首:
古城往事舊河山,凹土如盆涌壯泉。
牧馬燕丹存舊跡,擊壤帝堯尚流傳。
思鄉(xiāng)宋祖州升矣,慮遠(yuǎn)張柔善大焉。
最是明清言保府,都南屏翰憶當(dāng)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