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43】【老小孩談39】說說魯迅筆下孔乙己的回字寫法及其它zjkzxd
一,
魯迅一個短篇小說,塑造了一個人物形象——孔乙己;孔乙己的"迂腐“,在"回"字的四種寫法上,表現(xiàn)出來。
于是乎,讀書人也不免似孔乙己一般,去考證回字的寫法。
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為人們考證提供了方便。也為了解考證人的考證情況提供了方便。
二,回字的四種寫法是正確的
回字有沒有四種寫法?曾有人質疑。
回字只有三種寫法,即回、囘、囬。
當然,更有人相信魯迅。魯迅既然用孔乙己口吻祱四種寫法,那應該是有的。魯迅這樣的大學問家,不會對此忽視的。
有人發(fā)了文章說,在《康熙字典·備考》中查到了回字的第四種寫法,并附上了圖。這個字屬于"囗"部,在"囗"里面有個"目"字,便是回字。
由此可見,回有四種寫法,不容置疑。
三,回的八種寫法乃至更多寫法也是正確的
回字究竟有多少種寫法?
除了懷疑有無第四種寫法外,還有一些人,提出了回字更多種寫法。
比如,回,囬,囘,廻,廽,逥,囙。
這里的"囙",從手機上查看,讀"yin"。俗因字??磥恚@個字是讀不得回的。
比如,有的列舉了八種,均為回的異體字。除了已有的,還有其它的,附了圖。
對于圖中的一些字,沒有考證。在手機上也輸入不了,查不到它們。
但手頭常用的《新華詞典》(第4版)中,對回字的第③義項標注了三個字,即迴,廻,逥。
四,孔乙己說的是茴香豆“茴“字里的"回"字而不是"回",準確的說,是“茴"的四種寫法。
討論問題,要把問題搞準確、弄清楚。
本來,孔乙己中討論的"回“字,是有前提的,即是"茴香豆”的茴,艸字頭下面的回。
如果把"回“字單獨拿出來,不受艸字頭限制,那么,就有了許多的寫法,不僅僅是四種。
所謂艸字頭下面的回,四種寫法,那就是都是每個寫法,組成的字都是huixiangdou的hui字。其它的那些回字,加了艸字頭,還能讀hui嗎?
囘、囬、外囗內目的hui,上面加上艸,是不是"hui",現(xiàn)在的網(wǎng)上是查不到的。較早的字典、詞典,上面有沒有這樣的字,不得而知。
關于回字寫成“囬“,在《紅樓夢》第三十回里,有一段"劃薔"的文字:"寶玉用眼隨著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畫一點一勾的看了去,數(shù)一數(shù),十八筆。自己又在手心里用指頭按著他方才下筆的規(guī)矩寫了,猜是個什么字。寫成一想,原來就是個薔薇花的'薔’字"。薔字怎么就成了18筆呢?現(xiàn)在的簡化字"薔"14筆,繁體字"薔"16筆,將艸字頭斷開寫為17筆,再將下面的回寫成"囬",就是18筆。
“茴香豆"、”薔薇花",相映成趣。
五,漢字的一字多種寫法,不只是“回"字。
比如常用字"啟“,就有多種寫法。這在過去的印制的信封上,就可以看到不同的"啟"字。啟、啓、唘。就是啟字。
留字,也有畄、畱、?、"田上兩個厶"等寫法,畄字,在網(wǎng)上可以查到,而"田上兩個厶"字典上有,網(wǎng)上卻無。
奩字,也有不同寫法。奩,可以看作是繁體(區(qū)_區(qū)),此外還有匲,籨、匳。
現(xiàn)在的字典正字之后括號里,標注了其它的寫法(異體字)。
六,一字多種寫法在實際中
現(xiàn)在的手寫稿少了,多是電腦輸入的電子版。這樣,一個字的其它寫法,就很少見了。
就說回字,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囘、囬的寫法,還是經(jīng)常的事。每個人的習慣不同,運用各種寫法的頻率不同。囬的寫法,更受歡迎一些。外囗內目的寫法,復雜了些,幾乎沒有見到。
啟字,則是常見常用的字。特別是啟、啓,這三個寫法常常是混在一起的。信封上印好的收信人"啟“字,和寫信人寫收信人姓名后添加的"啟”字,就是如此。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之前的信封上,都可以看到的。
留字,手寫時,用別的寫法不多。但在閱讀古籍(古書)中,畄、畱、?,還是可以看到的。
奩字,不大常用的,如同不少的字一樣,其它的寫法,被人注意不夠。
七,手寫俗字和書法中的字
①生活中手寫的俗字。比如"觧”(解)、“塟”(葬)、“菓”、(果)“唸”(念)“吃”(喫),等,這些俗字,出現(xiàn)在生活運用中,也出現(xiàn)在印刷品中。
也有的字,只是出現(xiàn)在運用中,而印刷品中不見,如"山”上加個"二“字,就是"出“字。
②書法作品中的"字“,幾乎都有幾種方法。一個字,不會寫出幾個不同的樣子來,還能稱得書法家?
一幅作品中,同一個字,一定要是有區(qū)別的。
人們常常是以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的二十個“之"字,來說字的變化。這里的“之”字每個都不一樣,各有風姿。
至于創(chuàng)作的百福圖,百壽圖,諸如此類作品,更是把一個字的寫法,發(fā)揮到了極致。
③再說俗體字,在歷代碑帖里很多。俗字寫起來省事,如,明朝詩人呂留良在贈給黃宗羲的詩的注中云“自喜用俗字抄書,云可省工夫一半”。宋元以后的戲曲小說刻板里,也常應用一些俗體字。
漢字簡化時,將一部分俗體字定為正體,同時廢除了一大批俗體字與異體字,俗體字現(xiàn)在越來越少了。
八,孔乙己掌握四種寫法說明什么?
從孔乙己的回字四種寫法一事,我們可以知道:
①孔乙己還是有學問的。他雖然"沒有進學",畢竟是"也讀過書“的。
②孔乙己對學問是嚴謹?shù)??;刈值乃姆N寫法,這個問題似不重要。即便這樣不重要的問題,他都注意到了,足以說明,他在學習上認真的、嚴謹?shù)摹?/p>
③孔乙己生不逢時,學問無用之地??滓壹旱模@研”精神,不應說不對、不好,只是他所在的時代,限制了他的"發(fā)展“。
九,有關的調侃
回字的種種寫法,有多種態(tài)度來看待。比如說,網(wǎng)上有人進行調侃,
把回字的寫法,扯到了英文的'回’、德文的'回’、法文的'回’都怎樣寫的?
還把回字寫法與現(xiàn)代科技扯在一塊,“ 二進制的是那樣?摩爾斯電碼是那樣?條形碼是那樣?二維碼是那樣?DNA序列是那樣?區(qū)塊鏈是那樣?”
十,結束/現(xiàn)代的孔乙己
魯迅先生說了孔乙己回字四種寫法,引起多少人在討論。包括這個廢話連篇的文字。
寫罷,啞然失笑。
這是不是現(xiàn)代的孔乙己?
202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