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我早有耳聞,卻一直沒有機會閱讀,直到加入了愛的讀書會,有幸獲得豆豆老師的贈予,才得以一讀。
作者弗蘭克爾是20世紀的一個奇跡,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的全家都被關(guān)進了奧斯維辛集中營,父母、妻子、哥哥相繼死于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下來。這段經(jīng)歷讓弗蘭克爾不但超越了煉獄般的痛苦,更將自己的經(jīng)驗與學術(shù)結(jié)合,開創(chuàng)了“意義療法”,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這位歷經(jīng)滄桑的老人對生命充滿了極大的熱情,67歲開始學習駕駛飛機,并在幾個月后領(lǐng)到駕照。80歲竟然還登上了阿爾卑斯山。
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集中營的經(jīng)歷”,即作者在集中營中自傳式的記錄;第二部分“意義療法概觀”是理論性文字。
本書的第一部分,讓我很受震撼,不是因為對集中營生活的描述得有多么不堪,恰恰相反的是作者以一種科學家的冷靜來觀察和總結(jié),在那樣極端惡劣的環(huán)境下,能以如此平和的心態(tài)思考生命的意義,而不是輕易放棄生命或形同朽木,著實令人由衷的敬佩。
關(guān)于集中營的電影和書籍有很多,但是像這本書這樣,客觀的講述,并且總結(jié)出一套具有指導意義的理論的可能從未有過。試想一下,一個人一邊經(jīng)歷著極端的痛苦,一邊卻能從這種痛苦中總結(jié)出一套心理學療法,怎能說不是一種偉大?
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我看到一位性格堅韌,頭腦冷靜的偉人。用毛主席的話來說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活生命的意義》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選為最具影響力的十本著作之一,并入選香港大學必讀50本圖書。如果你正虛無度日,熱情漸消,茫然于生命的意義,那么,來讀一讀這本書吧。
在荒涼的環(huán)境中,人們不能暢所欲言,唯一正確的做法就是忍受痛苦,以一種令人尊敬的方式去忍受,在這種處境中的人們也可以通過回憶愛人的形象獲得滿足。我生平第一次理解這句話“天使”存在于無比美麗的永恒思念中“。
作者在這里給出了一種忍受痛苦的方式:回憶愛人的形象。
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另一半,處于絕境時只有思念才能熬得過去。因為懷有對另一半的思念和希望,才有了動力,所受的苦難才有意義。
有一樣東西你是不能從人的手中奪去的,那就是最寶貴的自由,人們一直擁有在任何環(huán)境中選擇自己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的自由。
即使被關(guān)在臭名昭著的奧斯維辛,環(huán)境是壓抑的,身體是不自由的,絕大多數(shù)人的精神和肉體都是痛苦的,但是作者卻悟出了心靈的自由是誰也無法奪走的自由。他告訴我們,雖然不能避免痛苦,但是我們依然能夠選擇面對痛苦的態(tài)度。
苦難、厄運和死亡是生活不可剝離的組成部分。沒有苦難和死亡,人的生命就不完整。
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的,作者提出將苦難、厄運和死亡看成是生活的組成部分,以一種平靜的心態(tài)面對它們。
也許當下我們并不能明白這些苦難對我們有什么意義,甚至到死都不能。但是當你知道這些都是生命的一部分,那它就有意義了。
三種方式發(fā)現(xiàn)生命的意義:
(1)通過創(chuàng)立某項工作或從事某種事業(yè)。
(2)通過體驗某種事情或面對某個人。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采取某種態(tài)度。
作者在這里總結(jié)了三種發(fā)現(xiàn)生命的意義的方式。
第一種是比較普通的,我們所從事的工作,能給自己帶來成就感,能給他人帶去所需。我們可以說我們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第二種不是通過工作,可能壓根兒就不喜歡這個工作。那么通過體驗某種事,比如去愛某個人,也可以發(fā)現(xiàn)生命的意義。
第三種就比較難了,這也是作者所經(jīng)歷過的——忍受苦難。在苦難中選擇什么樣的態(tài)度來面對,也能體現(xiàn)生命的意義。
愛是直達另一個人內(nèi)心深處的唯一途徑。只有在深愛另一個人的時候,你才能完全了解另一個人的本質(zhì)。通過愛,你才能看到所愛的人的本質(zhì)特征,甚至能夠看到他潛在的東西即他應當實現(xiàn)而尚未實現(xiàn)的東西。只有通過愛,才能使你所愛的人實現(xiàn)他的全部潛能。
作者所指的生命的意義,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心中有愛,對自己,對愛人,對家人、對世界的愛。
上面的這段話讓我想到著名導演李安的妻子。
1984年起,在家賦閑6年期間,李安閱讀、看片、寫劇本,包攬了所有家務,家庭開支則靠仍在攻讀伊利諾大學生物學博士的妻子。當李安有了放棄電影改學計算機的念頭時,妻子一直都在提醒他:“安,不要忘記你的夢想?!?/p>
李安的妻子深愛著他,她了解他的本質(zhì),發(fā)現(xiàn)他的潛能,自己默默的支持他,最終成就了國際知名導演李安。
其實,不僅是對另一半的愛是這樣,做為父母更應該這樣的愛孩子,發(fā)現(xiàn)孩子的潛能,而不是用愛束縛孩子,讓孩子活成父母想要的樣子。
雖然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很普通,擁有像弗蘭克爾這樣的強大意志力的人少之又少,但是我相信,閱讀了這本書,你會對生命的意義有新的認識。
有沒有找到生命的意義不重要,作者要告訴我們的也不是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重要的是尋求生命意義的行動本身。每個人在實踐的過程中會獲得不同的意義的感知。
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快樂還是悲傷,都是人生的組成部分,認知了這一點,保持對生命意義的好奇心,人就不會惶惶終日。
這就是我從《活出生命的意義》中讀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