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飼養(yǎng)設(shè)施
1、建池:挖坑大小不限,注意防逃防積水;
2、立體飼養(yǎng):搭架、建槽,每層間隔40cm;
3、或用木箱、缸、簍、盆,室內(nèi)堆料均可。
二
飼料準備
蚯蚓養(yǎng)殖所需的三性飼料,即動物飼料:豬牛羊雞鴨鵝糞等;水果蔬菜性飼料:西瓜皮、爛水果、爛菜葉等;植物性飼料:各類樹葉、秸稈、雜草等。前兩類飼料大體占七成左右。
三
蚓床配方和調(diào)制
1、牛糞:100%。
2、牛糞∶豬糞∶稻草或垃圾按35∶牛糞∶稻草或垃圾比例混合攪拌均勻。
3、豬糞∶垃圾∶稻草或野草按50∶35∶15%比例混合攪拌均勻。
將配制好的發(fā)酵液和上述物料混合攪拌均勻,覆蓋塑料薄膜進行發(fā)酵。發(fā)酵完成后在糞料中添加營養(yǎng)促食液(100Kg水、3克糖精、2Kg尿素、40毫升醋精、4毫升菠蘿香精混合即可),攤開透氣兩天后即可使用。
四
投放種苗
將發(fā)酵調(diào)制好的蚓床物料平鋪于蚯蚓養(yǎng)殖池,厚度在15-20cm,種苗鋪于其上(3000-5000條/㎡為宜),品種以太平2號、北星2號為宜。
蚯蚓養(yǎng)殖:蚯蚓采集(人工養(yǎng)殖+野外)八法,掌握習性是關(guān)鍵
五
日常管理
建議每周觀察一次,15-20天追加物料一次,方法同上。每40天可擴大養(yǎng)殖面積1倍。40天為一個周期,一年可養(yǎng)7-9茬。
六
溫度
適宜溫度在10℃-30℃,為避免蚯蚓冬眠,冬季可稍加遮蓋,但不可暴曬、淋雨。
七
濕度
蚯蚓對濕度要求不高,宜60%-70%,即“手握成團,松手即散”一般發(fā)酵調(diào)制過的牛糞即可直接投入,如果堆放太久偏干,可稍噴些水。PH值維持在6-8。
八
采收方法
用鐵絲網(wǎng)裝釘一個篩子,然后將蚯蚓連土放在篩子上,篩底可放一盤子用以收集蚯蚓。置于太陽光下,蚯蚓怕光怕熱,往下鉆入盤中,即可投給蛙、雞、鴨、豬等食用(鮮食)。
蚯蚓養(yǎng)殖:蚯蚓的七種不同用途,飼料、藥材、除垃圾,吞天吐地回歸自然
九
種蚓處理
種蚓從種蚓堆中分離出后,高密度地混養(yǎng)3天,再重新搭配放入不同糞堆中,拌入新鮮糞料,再次繁殖。20天后可再次分離,如此循環(huán)。
十
定期清出卵繭、更換物料、提高孵化率
氣溫15-28℃,每隔10-15天將卵繭從蚯蚓養(yǎng)殖床內(nèi)清理出來,在預先準備的蚯蚓床上堆成厚20cm、寬35cm的孵化蚓床,再蓋上層15cm厚新糞料。蚓床保證通風,相對濕度控制在56%-60%,卵繭孵化15-20天便可孵出幼蚓,孵化率達95%以上。此時孵化堆密度大,可將一條孵化堆分成3條,每條孵化堆投入3倍新鮮糞料,每周淋次水,40天蚯蚓全部長大即可收獲。
蚯蚓系異體受精、雌雄同體。蚯蚓性成熟后每隔7、8天產(chǎn)次卵,一只卵可孵出3-4條小蚯蚓,2-3個月成熟,4-6個月即可繁殖擴大10倍以上。
養(yǎng)殖增值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