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明朝為遼東邊事錯殺了兩個人:一個是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另一個是薊遼督師袁崇煥。萬歷朝誤殺了塔克世,從而引發(fā)出一連串的歷史事變:努爾哈赤含恨起兵,成為明亡清興的歷史關(guān)節(jié)點。
本文摘自:《努爾哈赤全傳》,作者:閻崇年,出版:江蘇文藝出版社
明朝為遼東邊事錯殺了兩個人:一個是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另一個是薊遼督師袁崇煥。萬歷朝誤殺了塔克世,從而引發(fā)出一連串的歷史事變:努爾哈赤含恨起兵,成為明亡清興的歷史關(guān)節(jié)點。
一 古勒寨的火種
努爾哈赤的崛起,正值女真社會的部族矛盾與民族矛盾紛繁復(fù)雜、交互盤錯之際。部落間的斗爭日趨尖銳,部族間的戰(zhàn)爭愈演愈烈。建州女真到十六世紀(jì)末期,原來的“建州三衛(wèi)”,實際上已經(jīng)融匯成建州五部——蘇克素滸河部、渾河部、完顏(王甲)部、董鄂部、哲陳部和長白山三部——鴨綠江部、朱舍里部、訥殷部。
其時,建州諸部中,以王杲勢力最強。萬歷二年(1574),王杲以明絕貢市,部眾坐困,大舉犯遼、沈。明遼東總兵李成梁等統(tǒng)兵“毀其巢穴,斬首一千余級”(《明神宗實錄》內(nèi)閣文庫本,第2卷)。翌年,王杲再出兵犯邊,為明軍所敗。王杲投奔海西女真哈達部王臺。王臺縛王杲以獻。
王杲死后,子阿臺(阿太)思報父仇,于萬歷十年(1582)約葉赫部清佳努和揚佳努共攻哈達。明遼東總兵李成梁提兵成至曹子谷,大破之,斬俘一千五百六十三級。李成梁為“縛阿臺,以絕禍本”,于萬歷十一年(1583)二月,勒兵從撫順王剛臺出塞百余里,直搗阿臺駐地古勒寨。“寨陡峻,三面壁立,壕塹甚固”(《明史紀(jì)事本末》),李成梁損兵折將,久攻不克。
時蘇克素滸河部圖倫城主尼堪外蘭,受到明朝的扶植,遼東總兵李成梁利用他為傀儡,企圖通過他加強對建州女真各部的統(tǒng)治。尼堪外蘭導(dǎo)明軍古勒寨攻打阿臺。阿臺之妻是覺昌安的孫女(努爾哈赤伯父禮敦之女)。覺昌安見古勒寨被圍日久,想救出孫女免遭兵火,又想去勸說阿臺歸降,就同他的兒子塔克世到了古勒寨。塔克世留在外面等候,覺昌安獨身進入寨里。因佇侯時間較久,塔克世也進寨探視。明軍攻城益急,覺昌安和塔克世父子都被圍在寨內(nèi)。
明寧遠伯遼東總兵李成梁攻城不克,要縛尼堪外蘭問敗軍辱師之罪。尼堪外蘭害怕,愿親往城下招撫。他到城下后高喊騙道:“天朝大兵既來,豈有釋汝班師之理!汝等不如殺阿太(阿臺)歸順。太師有令,若能殺阿太(阿臺)者,即令為此城之主!”(《滿洲實錄》第1卷)阿臺部下有人信以為真,便殺死阿臺投降。李成梁在古勒寨降順后,“誘城內(nèi)人出,男婦老幼盡屠之”(《清太祖武皇帝實錄》第1卷)!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和父親塔克世,在混亂中也被攻陷古勒寨的明軍所誤殺。
努爾哈赤驚聞父祖蒙難的噩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他往詰明朝邊吏曰:
我祖、父何故被害?汝等乃我不共戴天之仇也!汝何辭?(《清太祖努爾哈赤實錄》第1卷)
明朝遣使謝罪稱:“非有意也,誤耳!”遂還其祖、父遺體,并與“敕書三十道,馬三十匹,復(fù)給都督敕書”(《清太祖高皇帝實錄》第1卷)。
但是,明朝一面對努爾哈赤進行撫慰,一面又幫助尼堪外蘭在甲版筑城,扶植他做“建州主”。當(dāng)時建州女真的許多部,見尼堪外蘭勢力很大,又受到明朝的支持,都投歸尼堪外蘭。即使努爾哈赤同族的寧古塔諸祖的子孫,也對天立誓,要殺害努爾哈赤,投附尼堪外蘭。努爾哈赤對明朝扶持尼堪外蘭極為不滿,但又無力興兵攻明,便將殺死其祖、父之仇,傾泄到尼堪外蘭身上。他對明朝邊官說:“殺我祖、父者,實尼康外郎(尼堪外蘭)唆使之也,但執(zhí)此人與我,即甘心焉!”(《清太祖武皇帝實錄》第1卷)明邊吏婉辭拒絕了他的要求。努爾哈赤便椎牛祭天,含恨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