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畫廊推薦】畫家徐貝林:致“扇”至美

徐貝林,號三寶堂主、三損堂主、南門散人,祖籍浙江寧波鎮(zhèn)海。1977年出生于上海,朗坤文化傳播(上海)有限公司股東,畢業(yè)于中國美術(shù)學(xué)院。自小拜陸儼少入室弟子張大衛(wèi)先生為師,后考入中國美術(shù)學(xué)院,受教于童中燾、孔仲起、吳山明諸先生,畢業(yè)后又跟隨上海中國畫院陸一飛先生研畫多年。曾任人民日報海外版藝術(shù)主編,上海民族畫院畫師,南嶺書畫院特約畫家?,F(xiàn)為職業(yè)畫家。工山水人物,崇尚古法,精研筆墨,作品融匯浙派文人畫、海派畫風(fēng)。作品多次在全國各類畫展中得獎,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國內(nèi)各大五星級酒店收藏。



代表作品:
上海東郊國賓館廊廳36米長卷
深圳帝王大廈主廳落地大屏組畫

庚      子

五      月

初      八

M A Y


“ 扇人” 徐貝林

 文/袁曙光

▲ 《寒山古寺圖》團扇   

26x26cm



貝林老弟囑我寫文,我搜腸刮肚幾秒鐘,靈光一閃,“扇人徐貝林”脫口而出,發(fā)給貝林,他不太滿意,說”扇人”二字容易讓人產(chǎn)生一些誤解和聯(lián)想,我認(rèn)為他的顧慮可以理解,便作解釋道,”扇”與”善”同音,古時可稱大善人者非富即貴,田有千頃,妾有一群。門聯(lián)中亦常有“積善人家有余慶”句,貝林沉吟一會,曰”善”。



▲ 《寒山古寺圖》背面

26x26cm



一說起扇子,對于普通人來說,是消暑納涼,居家旅行必備之佳品。到文人手里,便要搞出好多名堂來,當(dāng)年書圣王羲之,因在一老嫗的扇子上秀了把才藝,使其增加了文化附加值,便扇價暴漲。旁邊那座橋都跟著沾光,從此改名為題扇橋,被列為省重點文物。還有唐伯虎,才華橫溢,據(jù)傳為了泡到秋香姐,不惜賣身變成9527,經(jīng)歷一番曲折,最后背得美人歸。然其一幅《秋風(fēng)紈扇圖》中的題畫詩卻道盡世態(tài)炎涼,”秋風(fēng)紈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傷,請把世情詳細(xì)看,大都誰不逐炎涼”,讓人讀來一聲長嘆。在當(dāng)代名人中,最喜擺弄扇子的,馬上就想到了矮大緊高曉松,一個油膩胖子,在鏡頭前談天扯地,手中雖有折扇作道具,卻總讓人感覺風(fēng)流不足而汗流有余……



▲ 《層巒飛泉》折扇 

30×54cm 

局部



這些對扇子的認(rèn)知在去了貝林畫室之后便大為改觀,徐貝林畫室處于鬧市高層,名為”三寶堂”,面積不大卻布置精巧,一室之中作畫飲茶會客功能一樣不缺。幾案上有壺,款為”頋景舟制”,墻上有畫,乃張大千,陸儼少,陳佩秋等人真跡,還有就是各種扇子懸于壁間。有折扇,有團扇,上面繪有山水,花鳥,頗具古意。茶過三杯,煙過兩根,話題便轉(zhuǎn)向扇子,貝林也立馬現(xiàn)出“扇人”本質(zhì),從犄角旮旯里又翻出他的寶物,一一展示于我們眼前。



▲ 《青松不換秋》團扇   正面

   26×26cm



原來鑒賞扇子,不僅是扇面字畫,扇骨也極其講究,這扇骨材質(zhì),以竹刻為上品,原本普通竹子,一經(jīng)高手鐫刻,便脫胎換骨,身價可以直接碾壓木中貴族紫檀與黃花梨,如此一扇在手,用來炫富或耍帥,都不在話下。清代大學(xué)者沈德潛在其《萬歷野獲編》中說,”今吳中折扇,凡紫檀,象牙,烏木者,俱目為俗制。惟以棕竹毛竹為之者,可稱“懷袖雅物”。你看,紫檀象牙被秒成渣還不夠,還多了頂俗氣的帽子。《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里也寫到扇子,是經(jīng)平兒之口說出有一個叫石呆子的,窮的飯也沒得吃,卻有幾十把好扇子,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一千兩銀子也不肯賣。上面說的這四種材質(zhì),也都是竹子,可見沈老所言非虛。清代金元鈺在《竹人錄》中說,”嘗論刻竹雖小道,其人非具鄭虔三絕,靈襟灑脫,居處出塵,不能下一筆,世人比之子剛治玉,抱云冶銅,猶未識諸君子之用心矣”。寥寥數(shù)語,便把竹刻的藝術(shù)價值提高到了可以與字畫平起平坐的地步,甚至略勝一籌,在近現(xiàn)代刻竹高手中,首屈一指的當(dāng)屬金西厓先生,作品存世頗多。金西厓,原名金紹坊,浙江吳興人,(1890~1979),其兄金城也是當(dāng)時著名畫家,他還有一個身份,是著名文物鑒賞家王世襄的四舅姥爺,后來還和王先生共同編寫《竹刻藝術(shù)》一書,成為介紹竹刻的經(jīng)典。他善書畫,精鑒賞,當(dāng)時頗多名流如陳寶琛,羅振玉,鄭孝胥,王同愈或吳昌碩,溥心畬,張大千,齊白石,吳湖帆等人以求得他所制扇骨為榮,或向他提供墨稿訂制竹刻,由此可知金西厓當(dāng)時的江湖地位,亦可知善書畫者易得而善竹刻者難尋。



▲ 《青松不換秋》團扇   背面

 26×26cm



貝林老弟走上“扇人”之路也是自然而然的,他幼承庭訓(xùn),打小就跟著其父練習(xí)書法,稍長又拜海上名師學(xué)畫。他不像那些所謂書畫神童,一手江湖書法,到處表演,長大后積習(xí)難改,誤了一生。他是規(guī)規(guī)矩矩地臨習(xí)古人,一點一畫,俱從碑帖中來,書從篆隸,畫學(xué)宋元,看貝林寫字作畫是一種享受,筆行紙上,痛快沉著,宋元諸家之法隨手拈來。習(xí)畫之余,他又喜歡收藏,近些年來,貝林把興趣轉(zhuǎn)向扇子,其扇骨都是從各處淘來的老物件,以清末民國居多,再配以他自己精心繪制的扇面,竟珠聯(lián)璧合,渾然一體。貝林說過“我畫的扇面,以后人喜歡就留著,不喜歡撕掉再重畫,也很簡單”。在歷史文化長河里,你我皆是過客。一把扇子創(chuàng)作完成竟跨越百年,兩位作者在時空兩端,互不相見,但以共同的一種文化語言完成接力。使老樹新花,光彩重現(xiàn)。這便是文化傳承,一代代的文化人,薪火相傳。才使得我中華文化,綿延不絕,生生不息。



▲ 《郭熙筆意》折扇 

30×54cm

局部



告別貝林回來,已是暮色四合,又是疫情期間,街上絕少人行,不知怎地又想到《紅樓夢》中的石呆子,雖然窮困潦倒,卻視那幾十把扇子比命還重要,縱有千金也不肯賣與富人家,最后被賈赦雨村弄得家破人亡,不知下落。也難怪倜儻風(fēng)流的璉二爺,能閱盡人間春色,卻搞不掂幾把扇子,被打的混身是傷了……   



▲ 《波鏡初開》折扇   正面

30×54cm

▲ 《波鏡初開》折扇  背面

30×54cm

▲ 《清流到人間》折扇

30×54cm

▲ 《清流到人間》局部

▲ 《多少樓臺煙雨中》折扇   正面

30×54cm

▲ 《多少樓臺煙雨中》折扇   背面

30×54cm

上海東郊國賓館廊廳36米長卷


end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一扇,清風(fēng)徐來
想過好夏天,這些扇子常識要從春天開始補課
「閑話」折扇,才是男人真正的名片
幽山扇話 讓邊
折扇逆勢上行,“湘妃”一扇難求
【東吳名家之三十八】此季清風(fēng)正開合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