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傷寒論06:條辨二六至二九,麻黃桂枝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白虎加人參湯。

 概要:麻黃桂枝各半湯(寒熱交替出現(xiàn)且相當,太陽少陽區(qū)別為少陽惡心,癢),汗與小便(提壺揭蓋),汗為心之液(判斷心臟功能),肝病先治脾再治腎,桂枝湯先刺風府風池(重點風來之處),桂枝二麻黃一湯(中風傷寒同時,熱多寒少),白虎加人參湯(太陽傳經(jīng)陽明,經(jīng)熱白虎湯、腑熱承氣湯,大汗后但熱不寒燥熱大渴不解脈洪用此方,一般白虎湯不加人參,石膏重用)。


 

01

條辨二六: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fā)。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fā)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麻黃桂枝各半湯。


麻黃桂枝各半湯方

桂枝一兩十六銖,芍藥一兩,生姜一兩,甘草一兩,麻黃一兩去節(jié),大棗四枚,杏仁24個湯浸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


太陽病,8、9天,如瘧狀,有熱有冷,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不嘔,大便還好,一天發(fā)兩三次,忽冷忽熱。若此時

  • (1)脈微而緩,脈緩代表陽氣(胃氣)恢復了,病人要痊愈,不用治療。

  • (2)脈小而惡寒很嚴重,陰陽俱虛,不可再發(fā)汗或吐、下。

  • (3)面色赤,代表沒好,小汗不得出,身必癢,宜麻黃桂枝各半湯。


當有寒、熱交替出現(xiàn),用麻黃桂枝各半湯。桂枝治發(fā)熱,麻黃治惡寒,發(fā)熱、發(fā)冷時間長度差不多,麻黃、桂枝各半。


太陽證、少陽證,都有忽冷忽熱的癥狀,區(qū)別在于少陽證有惡心,有惡心說明病不在太陽。


使用麻黃桂枝各半湯的依據(jù)是:身必癢。癢的原因是沒有把病汗完全透發(fā),汗到了皮膚但沒離開,停在皮膚下面,是沒有皮膚病的癢。


麻黃桂枝各半湯,可發(fā)一點表汗,得小汗,使小便排出來。

  • (1)物理原理:吸管中有水,上口用手堵住,下口不會出水,松開上口則下口出水,跟茶壺蓋上有孔茶壺嘴才能倒出水一個道理(提壺揭蓋)。

  • (2)要使汗出,發(fā)表發(fā)汗,要用熱藥。


最熱的藥是硫磺,力量很強,對表癥而言太過,吃了會裸奔。硫磺消水腫很快,一劑下去水腫消。太陽證用中熱的藥,及溫性的,如麻黃即可。

麻黃要去節(jié),只取無節(jié)的部分:麻黃的節(jié)是止汗的,身段是發(fā)汗的。

 

麻黃

麻黃桂枝各半湯

  • (1)麻黃桂枝等量,桂枝湯中加入麻黃、杏仁即可。

  • (2)麻黃湯:麻黃、杏仁、桂枝、甘草。桂枝湯:桂芍草姜棗。

  • (3)麻黃單味先煮一二沸,去沫,即去掉西醫(yī)所說麻黃中含有的安非他命成分,吃了會陽亢,安非他命很毒,會亢奮。煮一二沸去沫后再放入其他藥物。

  • (4)最常用是9碗煮3碗,先喝一碗。只煮一道省時間。

  • (5)紅棗是護胃的藥,酒客、吐家加護胃的藥,也不會吐。


一劑藥服用方法(煮3碗):

  • (1)治內(nèi)科?。涸缟弦煌?,晚上一碗,隔天再喝一碗。

  • (2)至表癥:3小時一碗,第一碗未出汗,3小時候喝第2碗,一般就會出汗了。若3碗喝完沒出汗,說明劑量太小。


一般桂枝、白芍可用5錢,若流汗太多,用桂枝加附子湯補救即可。


汗為心之液

  • (1)心臟功能轉(zhuǎn)好,才能正常出汗,可根據(jù)排汗是否正常來判斷心臟功能。

  • (2)正常人,運動、太熱都會出汗,不出汗代表心臟功能沒有恢復,并且會水腫。


張仲景的治病思路,肝有病,先治脾(因為肝木的病會克脾土),再治腎(讓腎水推動肝木正常相生),肝就會恢復。以此類推,治療腎病時,一定會治心,再治肺。

 


02

條辨二七: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欲與桂枝湯則愈。


太陽病,剛開始服桂枝湯,病沒有完全好,結(jié)果病人煩躁,桂枝湯證還在,此時針灸風府風池,再用桂枝湯就會好。

此為太陽中風的一種特殊情況,代表風寒在風府,這里也是風進來的地方,脖子是受風寒最嚴重的地方,桂枝湯服后全身發(fā)汗,但此處是受風之處。

 

平時脖子要捂好,盡量不穿無領的衣服,冬天很冷要上圍巾。


03

條辨二八:服桂枝湯,不出汗,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日再發(fā)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如果吃桂枝湯,沒有出汗,脈反而變洪大,再給桂枝湯,出現(xiàn)忽冷忽熱,隔日再發(fā),汗出必解,用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劑量比麻黃多,一定是熱多寒少,即可能發(fā)冷的時間約十分鐘、五分鐘,發(fā)熱會1-2小時。


熱多寒少,用桂枝二麻黃一湯,可根據(jù)寒熱比例調(diào)整桂枝與麻黃的比例。


桂枝3錢,白芍2錢,麻黃1錢(3:2:1),杏仁3錢,生姜3片,甘草2錢,大棗10枚。麻黃先煮去沫。


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均用于中風、傷寒同時出現(xiàn)的時候。


04

條辨二九:服桂枝湯,大汗出后,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綿里,甘草三兩炙,粳米六合,人參二兩。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太陽證沒有治好,會進入陽明,也可能進入少陽。進入少陽的,會有機會進入太陰、少陰、厥陰,是六氣圖的逆時針方向傳經(jīng)。


進入陽明的有兩種情況,即兩種陽明癥分別是經(jīng)熱用的白虎湯,腑熱用的承氣湯。

  • (1)陽明證,不管經(jīng)熱或腑熱,都是但熱不寒,一派熱證。會用白虎、承氣則無死癥。

  • (2)經(jīng)熱:病人大渴,燥渴,壯熱發(fā)高燒,喜喝冷水,津液不夠,一直想喝水,小便一直排,喝水不解渴。

  • (3)腑熱:便秘,大便不出,腸胃堵著。


出現(xiàn)陽明證的原因,不是因為中風用了桂枝湯發(fā)汗,一般是因為在中風第6天的時候才來診,開了桂枝湯回去正好到了傳經(jīng)的日期,太陽傳陽明,出現(xiàn)大汗出,大煩渴不解,脈洪大。不會是因為太陽中風用桂枝湯出汗多而轉(zhuǎn)陽明,汗多用炮附子固表即可。


陽明證,飲不能止渴,即為西醫(yī)的糖尿病。


石膏一兩起,大劑量用,因為壯熱發(fā)高燒,全身燙。


白虎湯證診斷:喜喝冷水,發(fā)燒,全身燙,不惡寒,踢被子,講話胡言亂語或不講話。


白虎加人參湯: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參

  • (1)石膏用棉布包起來煮(石膏打粉),不然石膏混在湯藥中太稠。

  • (2)粳米,用糯米即可。因為喝的水在胃中氣化,食物中的水才能進入小腸、大腸,然后在大腸氣化進入肺,再到皮膚、喉嚨,進入身體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津液回頭而止渴。粳米就是為了取食物中的水,煮成稀飯狀。

  • (3)人參:張仲景經(jīng)方最強的補陰藥就是人參,因為津液傷的很重(大汗后煩渴不解)才用,一般用不到人參。

人參

遇一般陽明證,發(fā)高燒,全身但熱不寒,大便正常,用白虎湯,不加人參。


劑量:石膏1兩,知母4、5錢,炙甘草2、3錢,粳米不用太多(否則煮成干飯)2、3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二六——三十
JT叔叔傷寒論慢慢教視頻1-11
白發(fā)傷寒論|第二講(23.24.25.26)
我的中醫(yī)經(jīng)方故事連載總結(jié)簡單方證
返璞歸真讀傷寒金匱之《傷寒論》篇
《傷寒溯源集》 [清] 錢潢(公元1644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