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市場,讓廣大投資者涼透了心。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本來對風險的規(guī)避意識就不強,往往沒有干凈利索的止損,面臨較大的虧損。
其實,在目前的大盤環(huán)境下,不但我們散戶盈利相當困難,那些股票基金、游資,要想在此時興風作浪,也需要掂量掂量。
我們今天,聊一聊盤面上主力動作的時候,常會漏出什么馬腳,還有我們散戶應(yīng)該關(guān)心的其他幾個問題。
第一,主力吸籌——也就是吃貨——可能比較隱蔽,但是要想效率高,必須通過股價波動。所以,很小的成交量就能讓股價波動很大,或者很大的成交量股價變化不大,都是主力動作。尤其是,在一天的價格走勢中,K線留下長長的上影線或者常常 的下影線,往往是主力手筆。在考察一只票是否有短線潛質(zhì)的時候,這一點至關(guān)重要。
第二,成交量突然放大,一定是主力動作。即便是一只股票出現(xiàn)超級利好,成交量也往往不會放大到之前三個交易日成交量之和。主力遇到超級利好,會封漲停,也不會給散戶入場的機會。成交量的突然放大3倍以上,往往是需要短線避險。
第三,股價穿越密集成交區(qū),成交量的變化可以看出主力的控盤情況、面臨的拋壓,這對下一步的股價方向至關(guān)重要。這里不再贅述。
第四,大盤指數(shù),就是個股;分時圖,就是縮小的日線圖。但是,要看到其中細微的區(qū)別。這里回頭我們找機會聊聊。
第五,順勢而為,是短線生存的根本之道。因此,當大盤遇到常見的放量跌破、烏云蓋頂、三只黑烏鴉等形態(tài),短線一定避險。
第六,股市不是經(jīng)濟的晴雨表,而是投資者對市場信心的晴雨表,尤其是在中國。
第七,個股有主力、有莊,是好事,也是散戶短線獲利的保證。如果一只股票,沒有主力、莊家、游資興風作浪,只能是一潭死水,散戶獲利也是難上加難。股市就像高考,獲利的人都是踩著其他人上來的。其中的區(qū)別是:高考的優(yōu)等生,一定是佼佼者;而股市中獲利的散戶,有可能賺的稀里糊涂。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