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鐘縮胯操,消滅假胯寬,讓你腿長15公分,腰瘦5厘米!
“假胯寬”聽起來好像是在說胯過寬的問題,其實并非如此。如下圖所示,“胯”在我們身體骨盆外側最高點的位置——髂(qia四聲)骨兩側的邊緣。所以,胯的寬度,就是髂骨兩側邊緣的距離。圖中箭頭所示的位置即為“胯”真正的位置,在腰際下邊,和腰部、大腿柔和銜接。而所謂“假胯”,就是說突出的位置并不是真的胯,而是因為那里過寬,讓我們誤以為是胯,所以被稱為“假胯寬”。
“假”胯,位于真“胯”的下方,位于大腿根部的外側,其實是股骨大轉子突出,認為“假胯寬”其實是因為股骨與身體中心線偏離角度較大。所以,我們認為的“假胯寬”并不是胯真的寬,而是身體的另一個部位:大腿外側突出,視覺上顯得寬。所以不要再誤會自己的胯了,它并不寬。而且如果是真胯寬,反而是好事,會顯得我們的腰更細。問題是我們寬出的位置是大腿外側,那就很拉低顏值了。
除了很少一部分的先天因素外,主要由后天因素影響。比如,有些媽媽們因為生產造成了恥骨分離,髖部松弛。還有就是日常不良生活習慣,如久坐、大腿內側無力、臀外側肌肉松弛,導致臀部脂肪游移到大腿兩側,從而出現視覺上的假胯寬。假胯寬的出現,主要是因為長期不良習慣導致的。想想看,你是否經常有蹺二郎腿、內夾腿,坐下時習慣雙膝內扣,走路內八字等問題?如果我們走路姿勢正常向前,用力的位置應該是大腿前方的肌肉群。但正因為我們走路和坐下時經常雙腿內旋,大腿外部的肌肉開始越來越發(fā)達,久而久之,逐漸突出,就形成了“假胯寬”。另外,不愛運動,久坐會導致臀部松弛下垂,髖部會看上去位置較低,也會造成視覺上的“假胯寬”。真胯是天生的,成年后定型,基本不會出現增寬的情況。而假胯是后天造成的,位置在大腿根部,突出得很明顯,看上去很突兀,好像整個胯出現了下移。腿長本來是從腰部開始計算的,因為出現了視覺上的“假胯”,雙腿看上去好像從大腿根才開始,短了整整一大截。而且從雙腿外側突出位置看去,大腿會顯得很粗壯。3、長期大腿外部發(fā)力,容易造成X型腿等問題。1、假胯寬會導致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髖關節(jié)穩(wěn)定性較差,跑步、快走時易出現膝蓋痛感,走路容易崴腳。2、訓練中腰、臀容易不穩(wěn),造成下肢主要關節(jié)損傷。3、臀部肌肉無力,從而使腰椎承受過度負擔,久站容易腰酸。矯正、避免假胯寬,需要進行一些靈活髖部的練習。一個靈活的髖部,要能夠完成以下六個方面的動作:
以上六個方向如果有哪個方向受阻,說明髖部的靈活度還不夠。髖部緊張會影響骨盆的血液循環(huán),出現不良體態(tài)。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組可以有效改善“假胯寬”的瑜伽體式,希望能夠有效的幫助大家。
3、雙手撥動臀肌向后,舒展臀部,坐骨充分地推向墊子,延展脊柱向上。4、雙手握住腳掌或者腳踝,呼氣雙膝自然下沉,停留3個呼吸。初級學員需要借助輔具瑜伽磚。根據雙腿的柔韌程度,選擇瑜伽磚是豎放還是橫放。擺于膝外,承托膝蓋,拉伸大腿內側。高階學員不必借助輔具,雙手發(fā)力將腳掌像翻書一樣打開,腳掌盡量朝向天花板。彎曲手肘抵在大腿內側,呼氣上身向前,折疊深入。1、很好的打開大腿內側,緩解大腿內側的肌肉緊張,調節(jié)腹股溝的柔韌性。3、體式退出時要緩慢,用雙手托住雙膝,幫助慢慢還原,避免大腿內側損傷。1、選擇一個舒服的坐姿,雙腿自然打開90°或120°的距離。雙腿不用分開過寬,保證身體中正,大腿內側有拉伸感即可。2、保持腳尖回勾,雙手幫助撥動臀肌向后,有坐骨壓實墊子的感覺。大腿壓實墊子,膝蓋后側壓實、下沉。正常難度吸氣延展脊柱向上,呼氣雙手杯裝手印落于提前,延展脊柱,目視前方。骨盆一點點向后推,主動發(fā)力,幫助髖關節(jié)和腹股溝舒展更多,保持脊背延展,停留三個呼吸。交替雙手緩慢向前爬動,身體向前向下延展,下巴盡可能挨到地面,停留。
主動發(fā)力,打開大腿內側更多。背部線條十分完美,脊柱拉長同時。腹股溝和髖部可以得到很好的舒展。由于大腿后側緊張,很多學員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雙腿無法打開90°,膝蓋翹起,大腿不自覺外旋,腳尖不回枸,過分弓背。坐在瑜伽磚上前二分之一位置,抬高骨盆。身體穩(wěn)定后,膝蓋下降多一點,盡量伸直雙腿,雙腳距離可以縮小,腳尖回夠,大腿盡量內旋。不需要做前屈深入,在此停留即可。呼氣尾端,雙手緩慢還原,屈膝伸直雙腿,抖動放松。有效緩解大腿內側及腹股溝的緊張,增強髖關節(jié)靈活度。注意不必過分拉伸,造成大腿內側肌肉受傷。2、提起右腿,來到雙手之間,緩慢鋪平左腳,腳踝腳背推向墊子。3、嘗試將髖骨降低,擺正骨盆,找到大腿前側微微拉伸感。4、穩(wěn)定后雙手幫忙將右小腿放平在墊子上,腳踝腳背自然貼合。5、大小腿呈現30°或45°的角度去練習,膝蓋盡量向外打開一點,調整骨盆真位,臀部不要扭轉。6、穩(wěn)定后,慢慢放低上半身,雙手手掌上下交疊,肘關節(jié)向兩側打開,俯身向下,額頭枕在手背上,保持背部舒展,不要過分發(fā)力。7、左髖向下停留更多,感覺右側臀部和髖關節(jié)的舒張,伸長而飽滿的呼吸。小腿向外,打開更多,來到60°或90°方向,同樣擺正骨盆,俯身向下。將雙手上下交疊,肘關節(jié)向兩側延展,肩背自然放松,停留三個呼吸。臀部倒向一側,骨盆前后扭轉,背部隆起向上,整個人重心導向一側。可以用輔具瑜伽磚,放在屈膝一側的臀下方,臀部坐實,調整骨盆,回到正位。腰椎不要有擠壓。如果實在覺得難以實現,可以把頭部枕在雙手上改成彎曲手肘支撐。1、雙腳自然分開,重心來到足弓,均勻分配在腳的四個點上,向下扎根,收緊大腿肌肉向上。2、雙手扶住骨盆,彎曲右膝,提右腳向上,腳尖回勾,大小腿90°,伸展髖關節(jié),停留三個呼吸,再進入樹式。根據腿部力量強弱,可以選擇把腿抬得更高。3、彎曲右膝,右手抓住右腳腳踝,雙手幫忙,把右腳放在左腿大腿內側,小腿內側也可。穩(wěn)定后,右髖盡量擺正放低,目視前方。4、如果可以深入,嘗試將右腳腳跟向前推送,打開大腿內側,向外更多一點,保持雙肩放松舒展,肋骨微微回收。找到右髖外旋的感覺。穩(wěn)定后,雙手合十胸前,吸氣將手臂延展至天花板方向。鍛煉髖關節(jié)外旋的能力,增強身體的平衡性和髖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可以很好的靈活髖關節(jié)的運動方向。
1、微微彎曲雙膝,提起右腿纏繞在左腿上,腳背有力的勾緊左小腿內側,重心微微降低,保持骨盆中正。2、注意體式對稱,如果右腿在上,則左臂在上,右臂在下,先互抱手肘,然后小臂纏繞。3、拇指面向臉部方向,肘關節(jié)向上抬起。雙腿有力向下扎根,降低骨盆。過分塌腰,坐骨后推,弓背,手臂吊,肩膀緊,腳踝不扣緊。在開髖的基礎上,鳥王式可以幫助很好地收緊髖關節(jié)。開髖和收髖相結合才能更好的加強髖關節(jié)的靈活性。
用瑜伽矯正假胯寬,希望大家不要執(zhí)著于體式,造成關節(jié)或肌肉的拉傷。正確的方法是全面的練習髖關節(jié)的六個伸展面,增強骨盆帶毒素排出,增強髖關節(jié)靈活度。隨著大腿內側肌肉里的加強,髖關節(jié)靈活度的加強,假胯寬自然會有所緩解。最后再給大家推薦一套簡單的“收胯操”,4個小動作,每天十分鐘,配合瑜伽體式練習,效果更佳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