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日常生活當中,即使玩的最好的朋友,要不要去提借錢兩個字,否則朋友關系就會被打回原形。而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這位華人首富,他曾經就遭遇過這樣的情況,不過反而最后成就了他成為華人首富,他就是當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剛。
包玉剛這一生中沒有兒子,只有4個女兒,如今他的4個女兒執(zhí)掌著一個龐大的家族投資基金,另外他們在香港還有8家上市公司,其中著名的會德豐跟九龍倉都是包玉剛家族的資產。
而香港赫赫有名的海港城也是包玉剛家族開發(fā)的,這個商場也是目前全球最賺錢的商場,每年的利潤超過了100億港幣。
其實他并不是什么豪門公子,他的父親也就是一個浙江的小商人而已。
他出生于1918年,后來去上海學習船舶,畢業(yè)之后又去了銀行工作。
1949年他離開內陸去了香港創(chuàng)業(yè)。
當時包玉剛的父親看好香港的房地產,包玉剛則想發(fā)展航運實業(yè)。
因為香港的地理位置非常優(yōu)越,有深水的泊位還有眾多的碼頭,其實從100多年前開始,這里已經是中國的航運中心了。
當時包玉剛手里只有幾十萬元,他買了一條舊船然后長租給了日本公司。
他發(fā)現只要有足夠的資金,這樣的生意基本是一本萬利的,因為船長租給客戶,風險非常小,幾年下來租金就賺回了本錢。
當時他為了有更多的錢去買船,就只身去了倫敦,而他的目的就是找朋友借錢,結果卻讓他非常失望,朋友不僅僅沒有借錢給他,還把他挖苦了一番。
他非常生氣,馬上就回到了香港,他要證明中國人一樣可以搞好航運業(yè)。
后來,他決定去香港匯豐銀行碰碰運氣,因為當時的匯豐銀行是香港最大的銀行,不過這家銀行卻是英國人開的,當時主要是支持英國商人在香港的發(fā)展,所以說華人是很難在匯豐拿到貸款的。
他當時設計了一個新式的商業(yè)模式,所以他決定用這個計劃去打動匯豐。當他信心滿滿的去了匯豐后,連門還沒進就被保安給轟了出來。
不過他并沒有放棄,他想盡各種辦法混進去,想要去見匯豐當時的總經理。因為他認為下面的人沒有眼光才不認可他的方案,只要匯豐的老總見到了他的方案,一定會支持他的,因為這個方案卻是可以改變整個航運業(yè)。
大家可能不知道,當時的航運公司都是買船然后自己經營,按照跑的里程跟次數跟客戶結算,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單次收費比較高,不過壞處就是船經常會空載期。
而他卻決定把船長租給客戶,客戶單次運輸的成本可以更低,航運公司也沒了空載期,而且人員工資也減少了很多。
不過這個商業(yè)模式就必須有大量的資金來購置船只,如果銀行愿意支持,那么租金減去了銀行的利息,剩下的就是利潤,這個模式風險非常小,而且只有手里有足夠多的錢,擴張速度就可以非常快。
他連續(xù)兩年,天天去匯豐銀行拜訪,銀行的人也被他搞得非常煩,最后銀行的老總也非常煩,所以就答應見他了,兩人見面交談后,匯豐馬上也意識到了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其實,當時匯豐內部已經意識到了香港華商群體的爆發(fā)。
其次就是他的這個方案對于銀行來說,也是一本萬利的。
很快他就跟匯豐合作,生意也是越做越大,后期匯豐直接給了他無限額、無抵押的貸款條件,結果不到15年,他就成為了世界船王,也是大名鼎鼎的華人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