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勾線
依照色彩的不同,以深淺不同的墨色勾勒出人物及背景。人物的頭發(fā)、畫案及窗欞稍重,人物的衣裙次之,臉和手部墨線最淺,窗欞與外景的建筑用界畫方法勾線。
2.分染
先用墨分染人物的頭發(fā)、畫案、窗欞、鼓凳及外景建筑的頂、廊。窗欞和屏風部分用赭石染出。惜春的長衫用曙紅分染,披帛(也稱風帶)用淡赭墨分染,裙帶及飾物用胭脂分染。持扇仕女的長衫以花青分染,裙帶以赭墨分染。丫鬟的比甲用花青分染。白色土裙均用赭石分染。地面 用淡墨加花青分染,鼓凳墊飾用曙紅分染,畫缸以赭石分染。
3.罩染
人物面部、手用肉色罩染。惜春的長衫罩以朱礤,披帛罩以淡草綠。持扇仕女的長衫罩以花青,裙帶用藤黃加胭脂罩染。側立仕女的長衫罩染黃色,裙帶罩染淡花青。丫鬟的比甲用石綠罩染,裙帶罩以淡朱磦。
畫案上的畫具筆洗、色碟等,用色簡單,不宜不瑣碎。鼓凳的墊飾用朱砂罩染。窗欞、屏風及外景同時加染。
4.深入刻畫人物的面部及頭飾
用重墨提發(fā)髻,畫出衣領的花紋。惜春的衣領用淡墨勾出花紋,染以石綠。持扇仕女用赭黃勾長衫衣領及裙邊花紋,以花青加墨填色。側立仕女用淡墨勾出長衫的圖案花紋,填以淡赭石加胭脂。用三綠勾出丫鬟比甲的花紋,在人物的衣紋旁勒一道粉線,以增強其層次感與裝飾效果。
5.進一步刻畫景物
畫案、窗欞用重墨復勾,用赭墨勾出屏風邊框紋飾,細致勾繪彩燈,鼓凳墊飾的花紋用淡墨調朱砂畫出。用草綠點出柳葉,表現出初春時節(jié)嫩葉初綻的效果。
6.整體收拾
室內陸面局部加重,室外建筑有重點地復勾墨線,用草綠和花青淡淡勾染出遠山和小橋。題款、鈐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