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說的心理健康,指的是身體、智力、情緒十分調和,適應環(huán)境,人際關系中彼此能謙讓,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職業(yè)中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美國學者坎布斯提出,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應有四條標準:積極的自我觀念;恰當?shù)卣J同他人;面對和接受現(xiàn)實;主觀經驗豐富,可供利用。
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心理健康標準是:
?、僦橇φ?;
②善于協(xié)調與控制情緒;
?、劬哂休^強的意志品質;
?、苋穗H關系和諧;
?、菘梢阅軇拥剡m應和改善現(xiàn)實環(huán)境;
⑥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健康;
?、咝睦硇袨榉夏挲g特征。
綜合國內外專家對心理健康一般標準的論述,心理健康的女性應具備以下行為特點:
?。?)智力正常。
(2)情緒基本穩(wěn)定。
?。?)有良好的自我意識。
?。?)具有獨立的人格。
?。?)健全的意志。
?。?)良好的人際關系。
隨著人類邁進21世紀,人們對女性的重視不僅局限在婚姻家庭、教育等傳統(tǒng)領域, 還逐步延伸到社會保障、身心健康等直接體現(xiàn)女性生活質量與性別安全等方面,其中,女性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
女性心理學起源與現(xiàn)代發(fā)展
女性心理健康與女性心理學的發(fā)展是密切相關的。女性心理學是在婦女運動蓬勃開展的背景下,于20世紀70年代初在美國興起的。從研究角度而言,女性心理學是隨著醫(yī)學、神經生理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自然科學的進步而出現(xiàn)的生物學傾向的心理學理論。它注重的是女性高級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與屬性,女性特殊生理基礎決定的特殊心理現(xiàn)象?,F(xiàn)代醫(yī)學把女性一生劃分為5個時期:嬰幼兒期(出生后到月經來潮前),青春期(月經來潮到生殖器官大致成熟時期),育齡期(卵巢生殖功能及內分泌旺盛時期),更年期(卵巢功能衰退到生殖器官開始萎縮),老年期(卵巢功能進一步衰退,經停)。每個時期女性心理衛(wèi)生的關注點各有側重。
1嬰幼兒期需要幫助教育其認識男女有別,但無優(yōu)劣。要防止游戲性性接觸給女孩帶來心身傷害和打擊;
2青春期月經初潮是女性生物學成熟的重要標志。心理衛(wèi)生的重點是加強性知識教育,了解第二性征和月經出現(xiàn)的原因,避免由此造成恐慌。具體包括:(1)對經期綜合征出現(xiàn)的抑郁、煩躁、頭痛等給予心理調整和必要的藥物治療。(2)教育其避免早戀。(3)對自慰現(xiàn)象有科學認識。
3育齡期此期女性將經歷結婚、懷孕、分娩、哺乳等過程,生理上帶來急劇的變化,同時也帶來許多心理問題。這個階段要注意,(1)懷孕時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研究證實,孕婦情緒障礙可能導致胎兒畸形、唇裂等。心情舒暢、情緒穩(wěn)定對優(yōu)生意義重大。(2)產后及時調節(jié)心理狀況:產后激素大幅度變化和對今后生活變化的不確定性,容易出現(xiàn)產后抑郁癥,這對母親和孩子的威脅都很大。(3)科學對待不孕癥:在中國,不孕使許多女性自責和抑郁,這種心理是不能懷孕的重要原因之一。長期的緊張、焦慮也會影響懷孕。所以,通過對癥治療,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況,不孕癥可能會治愈。
4更年期及老年期隨著內分泌功能的衰退,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下降,更年期婦女會出現(xiàn)所謂的更年期綜合征,主要癥狀表現(xiàn)以情緒改變?yōu)橹?,如抑郁、煩躁、頭痛、記憶力下降、失眠,同時性格也會變得敏感、多疑,并有妄想癥狀出現(xiàn)。
如何應對負性生活事件?
現(xiàn)在女性大多處于緊張的工作、生活狀態(tài),疲勞的身體導致亞健康,疲勞的心理同樣會導致精神上的亞健康,長此以往,就會引發(fā)煩躁、焦慮、抑郁等精神癥狀的發(fā)生。實際上,精神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一樣重要。積極應對生活中的負性事件,及早采取預防措施是提高心理素質,緩解負性事件對心理影響的有效措施。下面將為大家介紹一套正面情緒管理措施:支持、培育、覺察、行動。
構建支持系統(tǒng)
首先,構建支持系統(tǒng),可以有效應對心理危機,幫助個人得以維系社會身份并且獲得情緒支持、物質援助和服務、信息與新的社會接觸。社會支持系統(tǒng)包括家庭成員或者朋友、同事、鄰居等人際關系給予的幫助與支持;團體(如黨團組織、宗教組織、工會、學生會)等、工具性支持、表達性支持、信息性支持等以及網(wǎng)絡、心理援助熱線和醫(yī)療衛(wèi)生系統(tǒng)。
培育樂觀心態(tài)
根據(jù)美國心理學家Albert Ellis的情緒ABC理論,針對同一事件(Activating events),不同人持有的信念(belief)不一,最后會帶來不同的結果(Consequence)。研究發(fā)現(xiàn)樂觀的人不論在何種水平的應激事件下都可以保持較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而悲觀的人在高應激事件下,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顯著降低。因此,自己內心的信念、面對生活的態(tài)度,在這個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念覺察
覺察,是指有意識的對事物不加評判的覺察,保持清醒地如實地觀察一切。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因情緒帶來的困擾,當憤怒、悲傷、興奮來的時候,你感受到了嗎,還是在結束之后才有了感覺?要管理情緒的前提,是對情緒有了解,覺察是第一步。缺少覺察會使我們在情緒來臨的時候渾然不知,造成情緒慢慢積累,而意識到時卻發(fā)現(xiàn)已經被情緒影響,被它吞沒,或者將情緒引爆,傷及別人之后又回頭自責。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不覺,因此,覺察本身就是一種療愈。
行動在當下
采取行動讓我們真正走出負性事件對心理造成的影響。包括(1)培育興趣愛好、積極建立關系。(2)尋找安全感與掌控感。當您因外界的消息言論而焦慮時,多看那些為您保駕護航的人,聚集您自身的安全環(huán)境,您的防護措施,您周圍的防護措施,多給自己積極的暗示。同時制定日常起居計劃,增加生活的節(jié)奏感和掌控感,有利于緩解我們的焦慮。最后,學習、練習和儲備,保持好奇和探索,學習心理知識、進行冥想訓練等。(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邢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