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貫眾治療感冒
方藥 貫眾30克。
用法 加水600—800毫升(水位平藥)煎至300毫升左右后過濾,加入糖精0.15克,和適量糖,裝入小溫瓶中(備用湯劑須加防腐劑,用時加熱),每天3次,每次100毫升左右,連服2天。
療效 治療100例,均收良效。
出處 新中醫(yī)1976,增刊
(2)茵陳蒿防治流感和普通感冒
方藥 茵陳蒿全草6—10克(每人用量)。
用法 加水熬至藥液相當于生藥量的3-4倍時即成。每人口服20-30毫升,每日1次,連服3-5日。如作治療用,每日2次。
療效 解放軍某部隊曾用上法,于1970年給44000人服用此劑,沒發(fā)生流感。
出處 解放軍5804部隊衛(wèi)生隊。新醫(yī)藥通訊1973,(27:23)
(3)黃芪預防感冒
方藥 黃芪
用法 黃芪片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每片含黃芪1克),或隔日口服黃芪15克(湯劑),10日為療程,停藥5日再行第二療程。
療效 在500名感冒易感染者中,單服黃芪,確有減少感冒發(fā)病人次(平均減少2.7倍)以及縮短病程的作用
出處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感冒氣管炎組。中醫(yī)雜志1980,(1):71
(4)野菊花預防感冒
用藥 野菊花(成人每次6克,兒童酌減)。
方法 將野菊花用沸水浸泡1小時,煎30分鐘取藥液內(nèi)服。一般每月普遍投藥1次:對以往每年感冒3-5次者,2周投藥1次;對經(jīng)常感冒者每周投約1次
療效 本法對預防感冒有顯著效果。
出處 沈陽市衛(wèi)生局。醫(yī)藥學資料1972.(7):7-8
(5)香薷治感冒
方藥 香薷1.5克-30克。
用法 上藥用開水100毫升沖泡,加蓋燜焗待溫度降至30℃以下時倒出待用。每日1劑分3次服完。
療效 本方辛溫解表,主治風寒感冒
備注 15歲以上用30克,15歲以下每歲用1.5克、為一日量
出處 新中醫(yī)1981.(6)
(6)柴胡治療外感發(fā)熱
方藥 柴胡適量。
用法 上藥制成口服液,每次服10毫升,日3次,體溫在38℃以上者劑量加倍,飯前服用,兒童劑量減半,連服3天
療效 共治療100例,病程最長11天,最短1小時;體溫最高40℃,最低37.3℃,結(jié)果治愈52例,顯效13例,好25例。無效10例
備注 柴胡生藥水煎,汽蒸餾提取揮發(fā)油,保留母液,藥渣再煮一次,合并煎液與母液,濃縮后與揮發(fā)油混勻,加入蔗糖與香精,即得柴胡口服液。
出處 趙時雨。河南中醫(yī)1991.11(1):17
(7)食醋蒸餾液噴霧防治流感
方藥 食用醋1公斤
用法 上藥用小型蒸餾器或土法蒸餾設施蒸餾,收集蒸餾液500毫升。備用。然后把制作的食醋蒸餾液用喉頭噴霧器在受試者的咽喉部擠壓3-5下,連續(xù)7天。
療效 經(jīng)與對照組對比觀察證明食醋的燕餾液噴霧給藥預防流感有肯定的效果。
出處 林鋒。新中醫(yī)1989,(7):34
(8)生石膏煎劑治療流行性感冒
方藥 生石膏(1歲以上每天用200克,1歲以下每天用100克。)
用法 上藥搗爛后放入搪瓷器皿或新藥鍋內(nèi),加水500毫升,煎至50毫升左右,共煎4次,每次煎煮時間不得少于1小時,藥液可以加糖。
療效 經(jīng)治嬰幼兒流行性感冒131例,結(jié)果1日內(nèi)退燒37例,2日退燒78例,3日退燒9例,3例未服完藥,為無效。
出處 楊作詩。中國農(nóng)村醫(yī)學198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