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鑒賞與投資 鑒定瓷器的依據(jù)
清代無論在器形或種類方面均顯著增多,并且制作精巧。其中以康熙時期創(chuàng)新之作獨樹一幟。琢器中如琵琶尊、馬蹄尊、象腿尊、鳳尾尊、觀音尊、太白尊、蘋果尊、杏葉尊、棒棰瓶、布布橙、倒載、柳葉以及凸腹花觚等都是前代少有的器形。雍正時期在器形的創(chuàng)作方面也是豐富多彩的,如雙陸尊、三羊尊、虬耳尊、鹿頭尊、絡(luò)子尊、牛頭尊、蒜口綬帶如意尊、撇口橄欖瓶、太白壇、菊瓣盤等。尤其是所仿宋代名窯及永、成瓷器不僅胎釉、紋飾維妙維肖,而且在造型上更足以亂真。乾隆時期比較突出的造型有轉(zhuǎn)頸瓶、轉(zhuǎn)心瓶、轉(zhuǎn)帶瓶、花籃、扇子及書式印盒、書式金鐘罩等。這一時期無論創(chuàng)新、仿古都達到了高潮,所仿銅、石、漆、玉、竹、木器以及象生物品均十分相似。到了嘉慶、道光以后,則大多因襲舊制,很少見有創(chuàng)新之作。造型從精美蛻變?yōu)榇直?,已逐漸失去前期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例如玉壺春瓶的造型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區(qū)別并不顯著,以后漸漸變得笨拙,到同治、光緒、宣統(tǒng)時期竟變成短頸豐腹的矮粗形式,造型遠不及以前那樣精美秀麗了。
清朝康雍乾三代瓷器
發(fā)展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作為中國陶瓷發(fā)展史上的第二個高峰。景德鎮(zhèn)瓷業(yè)盛況空前,保持中國瓷都的地位??滴鯐r不但恢復了明代永樂,宣德朝以來所有精品的特色,還創(chuàng)燒了很多新的品種,并燒制出色澤鮮明翠碩、濃淡相間,層次分明的青花。郎窯還恢復了失傳200多年的高溫銅紅釉的燒制技術(shù),郎窯紅、缸豆紅獨步一時。還有天蘭、灑蘭、豆青、嬌黃、仿定、孔雀綠、紫金釉等都是成功之作,另外康熙時創(chuàng)燒的琺瑯彩瓷也聞名于世。
道光粉彩 道光粉彩 粉彩瓷器生產(chǎn)的數(shù)量雖多,但品種、造型已大為減少。產(chǎn)品中以蓮花形的碗盤為佳。有少量署“慎德堂”、“種德堂”和“邂竹主人”款的粉彩瓷較為精致。 紋飾:有云龍紋、云紋、藍地粉彩戲珠龍紋、鳳凰牡丹紋、荷花、癩瓜、斗雞、... 等
乾隆粉彩 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繼承了雍正時期在肥潤的白釉上繪疏朗艷麗紋飾的特點,如常見的折枝花卉盤、碗、小瓶、面盆、人物筆筒和大件器物鹿頭尊等。鹿頭尊是乾隆時常見品種。其口直,口以下漸大,垂腹收底,圈足。尊的上半部飾兩個摟雕的夔鳳耳。
雍正粉彩 雍正粉彩為了充分運用胭脂紅和黃色、白色的渲染的有利條件,故圖案以花卉為主,特別是官窯器,大多數(shù)在白地上,少量在色地上繪紋飾。在潔白勝過霜雪的瓷面上,數(shù)朵彩花和枝干綠葉,凸顯綺麗多姿。若是繪胭脂紅的秋海棠,其色更為艷絕。雍正粉彩水平很高,工匠頗能繪制精美的山水畫面。該筆筒上的通景畫,山光水色連接一起,構(gòu)圖極為別致,看似平面展開,然卻...雍正粉彩不僅白地繪彩,而且也有各種色地彩繪的,如該筆筒的木紋就是采用褐色和次紅赭色描繪出木材的年輪紋理的。
陶瓷器的紋飾與色彩
陶瓷器上的紋飾同造型一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并且由于繪瓷原料與技術(shù)的不斷豐富和改進,無論在題材內(nèi)容及表現(xiàn)形式方面都有其不同時期的水平和特點,因而也成為劃分時代、鑒別真?zhèn)蔚囊粭l有力線索。
大體說來,瓷器紋飾的發(fā)展過程不外是由簡到繁,由劃印貼刻到雕剔描繪,由單純一色到絢麗多彩。例如元瓷上慣用的變形荷花瓣(俗稱“八大碼”)圖案,就是在晉瓷紋飾的基礎(chǔ)上演變而來的,尤其元代青花、釉里紅等釉下彩的出現(xiàn),開辟了瓷器裝飾的新紀元,打破了過去一色釉的單調(diào)局面。明、清以后各種色彩的發(fā)明更豐富了瓷器的裝飾,而每一種裝飾方法的出現(xiàn)都有其產(chǎn)生、成長、發(fā)展過程,因此也可據(jù)以推斷器物年代的遠近。如早期的青花、釉里紅因為尚未充分掌握原料的特性,所以在元代制品中顏色美麗的較少,而且釉里紅中常有色調(diào)灰暗或變?yōu)榻{褐或灰黑色甚至流散的缺點。 但大部分成熟的元代青花、釉里紅紋飾布局都非常美觀,圖案不僅重視主次協(xié)調(diào),而且慣用多層連續(xù)的花邊紋飾,無論山石、花卉多在外留有一圈空白邊線不填滿色,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至明代中期以后此種畫法漸絕,雖間或采用,但為數(shù)不多。此外由于原料成分的限制,在畫法上也各有不同的時代特征,如元末明初有些使進口青料的瓷器,雖以顏色濃艷渲赫一時,但色調(diào)極不穩(wěn)定,很不適于畫人物,因而在元代紋飾中畫人物的較少,也有所謂“元代人少,永樂無人,宣德女多男少”的說法。至于成化斗彩,雖然色澤鮮明,晶瑩可愛,卻也受原料和技術(shù)的限制而有所謂“花無陰面,葉無反側(cè)”的缺點,而且畫人物不論男女老少,四季均著一單衣,并無渲染的衣紋與異色的表里之分。類似這些就表現(xiàn)為紋飾上的時代特征,往往為后世仿品所忽略,倘能加以注意,自然對于鑒別真?zhèn)螘幸欢ǖ膸椭?br minmax_bound="tr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