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怨人!
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里越難過,以至不是生病,就是招禍,管人是地獄,管一分,別人恨一分,管十分,別人恨十分。不是地獄是什么?必須反過來,能領(lǐng)人的才能了人間債,盡了做人的道。能度人的就是神,能成人的就是佛。君子求己,小人求人,君子無德怨自修,小人有過怨他人,嘴里不怨,心里怨,越怨心里越難過,怨氣有毒,存在心里,不但難受,還會生病,等于是自己服毒藥。人若能反省,找著自己的不是,自然不會外怨。你能,不怨不能的,你會,不怨不會的,明白對面的人的道,就不怨人了!現(xiàn)今的人,都因為別人看不起自己,就不樂。其實我這個人,好就是好,歹就是歹,管別人看得起看不起呢?只是一個不怨人,就能成佛?,F(xiàn)在的人精明,都好算帳。算起來,不是后悔,就是抱屈,那能不病呢?不怨人三個字,妙到極點了!不怨人是真陽土。
不生氣。不上火。
火逆的多吐血,氣逆的多吐食。要能行道,明道,氣火都消了,上火是龍吟,生氣是虎嘯,人能降伏住氣火,才能成道。有人惹你,你別生氣,若是生氣,氣往下行變成寒。有事逼你,你別著急,若是著急,火往上行變成熱。寒熱都會傷人,修行人,遇好事不喜,遇壞事不愁,氣火自然不生,就是降龍伏虎,能降伏住,他就為我所用,降伏不住,他就是妖孽了!品性《怒,恨,怨,惱,煩,》來用事,鬼來當(dāng)家。因為生氣,上火一定生病,生病就是被鬼打倒了,正念一生,神就來,邪念一起,鬼就到,可惜人都不肯當(dāng)神,甘愿做鬼,火是由心里生的,人心一動就生火,一著急,火往上升,一動念,火向外散。若能定住心,火自然下降,不守本分的人,額外的貪求,火就妄動,若能把心放下,不替人著急,就不起火,該有多么輕快!動性是火,心里生氣,才是氣,佛說《七處心燈》我說不如掐死一頭,人心一死,道心自生,人心一動,道心自滅,爭貪的念頭就生出來了,因爭生氣,因貪上火,氣火攻心。整天煩惱,就是富貴,也沒樂趣。所以古人治心,如同治病,我說把心掐死多么省 三,找好處,認(rèn)不是,修好的人多,得好的人少,是因為什么呢?就因為心里存的,都是別人的不好,又怎能得好呢?找人好處是聚靈,看人毛病是收藏。聚靈是陽光,心里溫暖,能夠養(yǎng)心,收藏是存陰氣,心里陰存,就會傷身。人人都有好處好,就是惡人,也有好處,正面找不著,從反面找,所以我說,找好處是暖心丸,到處有緣,永無苦惱。找好處是真金,要想找好處,就得以志為根,在沒有絲毫的好處里,找出真好處來,在忍無可忍時,還能忍的住,就是大義參天。認(rèn)不是生智慧水,水能調(diào)五味,合五色,隨方就圓。人的性子,要能煉得像水一樣,就成道啦!所以古人說《上善若水》人和天地是一體,天下的事都是自己分內(nèi)的事,世界的事沒有好,咱們那能沒有不是,不是錯誤到處都有,低頭也是,抬頭也是,睜眼也是,閉眼也是,看妻子不是就是低頭不是,看老人不對是抬頭不是,看別人不對是睜眼不對,心里尋思別人不對是閉眼不對,有不明白的道,不會做的事,都是不對,人要能找著本分,才知道不是,人把天理丟了,道理迷了,情理虧了,才知道承認(rèn)不對,要能把不對認(rèn)真了,自然神清氣爽,心平氣和!認(rèn)不對生清氣爽,心平氣和!認(rèn)不對生智慧水,找好處生響亮金,找好處開了天堂路,認(rèn)不對是閉上地獄之門,認(rèn)不對是勝服清涼散,找好處勝用暖心丸,五,五行性,
我所講的五行,是以木,火,金,土,水五個字的帶代表來說的,同佛家的五戒,道家的五元,儒家的五常是一樣的!人的苦都在性子中呢!不服人是陰木。好爭理是陰火,好怨人是陰土,好分辨是陰金,好煩人是陰水。木性人招難,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金性人受貧,水性人受氣,象聚寶盆似的,內(nèi)里有什么,就聚什么。太上說《禍福無門,惟人自招》一點也不錯,所以我說,好事歹事都是性子招的,常人的性子都有所偏,偏于火的爭理,偏于土的欺人,偏于金的傷人,偏于水的淹人,偏于木的頂撞人,能化除這一偏之性,自然得道。陰木性人,抗上,不服人,好生怒氣,怒氣傷肝,頭迷眼花,兩臂麻木,胸膈不舒,耳鳴牙痛,癱范中風(fēng),陰火性人,急噪,爭理,喜虛榮,愛面子,好恨人,恨人傷心,心熱心跳,失眠癲狂,音啞疔瘡。陰土性人,蠢笨蠻橫,疑心重,好怨人,怨人傷肝,膨悶脹飽,腹痛吐瀉,虛弱氣短,陰金性人,殘忍嫉妒,占小便易,虛偽好辯,好惱人,惱人傷肺,氣踹咳嗽,肺癆癆血,陰水性人,愚魯遲鈍,多憂多虐,好煩人,煩人傷腎,腰腿病痛,遺精陽痿,所以說什么性,就得什么病,我所說的五行,和佛家的五戒是一樣的,生怒氣《木》便是殺,好穿衣服,求好看《火》便是淫,買東西少給一文錢《金》也是盜,好吃東西《水》偏是酒,說半句慌話《土》也是妄。真木是佛的根,《木性仁慈》,真木性人有主意,能忍辱,能立萬物,真火是神的根,火主明理,知時達(dá)務(wù),能化萬物,不為萬物所拘,真土是道的根,信因果,能容能化,能生萬物,別人壞是別人的因果,你不要怨他,也不要替他著急,真金是仙的根,能找人的好處。找好處生響亮金,和人聚萬緣,有義氣,有果斷力,遇事迎刃而解,能創(chuàng)萬物,真水是圣的根,能認(rèn)不是,認(rèn)不是生智慧水,性柔和,能養(yǎng)萬物,人如果得不到真五行,固執(zhí)秉性用事,就死在五行里了,今生是什么性,就知道前生做什么的了,今生是火性,前生一定是當(dāng)官的,今生是水性,前生一定是商人,今生是木性,前生一定是工人,今生是土性,前生一定是莊稼人,今生是金性,前生一定讀書人,前生好打鼠或好殺害生靈的, 今生火性就高,前生好抗上的,今生木性就大,前生好說慌的,今生金性就強,前生好怨人的,今生土性就厚。達(dá)天時是陽火,信因果是陽土,找好處是陽金,認(rèn)不是是陽水,能受氣是真陽木,這是真五行,現(xiàn)今的天時,人人性里都有火,火性人主貪,好爭理,所以才爭貪不已,戰(zhàn)亂不熄,不爭不貪是是真陽火,真陽火才能達(dá)天時,四,,三界,人是三界生的,天賦人的性,地賦人的命,父母生的身,所以說三界是人的來蹤,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盡情理,才能返本歸根,人只知有個身我,不知天上有個性我,地府有個命我,性化了,天上的性我得天爵,道理明了,地府的命我得人爵,所以一人本有三身,可惜人都不知道??!我所講的《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盡情理,》和佛家的三皈,道家的三華,儒家的三綱是一樣的,佛家的三皈就是性,身,心。性存天理就是皈依佛,心存道理就是皈依法,身盡情理就是皈依僧,道家的三華就是性,心,身。性華開天理足,心華開道理足,身華開情理足。儒家的三達(dá)德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有仁,心存道理有智,身盡情理有勇,。三界就是三教,儒家從立命做起,道家從煉身做起,佛家從養(yǎng)性做起,性存天理要柔和,心存道理要平和,身盡情理要矮和。性要服人,不服人傷性,心要愛人,不愛人傷心,身要讓人,不讓人傷身。性,心,身三界不太平,是因為三界中有三賊,一秉性,《怒,恨,怨,惱,煩而言,二私欲,三不良嗜好。要想三界太平,就要用天理捉拿性中賊,用道理捉拿心里的賊,用情理捉拿身上的賊。三皇是天皇,地黃,人皇,人說是上古的三位皇帝,我說天皇是玉帝,管人的性,人要是動性耍脾氣,天就降災(zāi),地皇是閻王,管人的命,人要是壞了良心,違背倫常道,地府就降病,人皇是人皇爺,管人的身,人要是犯罪,國法處罰,三皇管人的性心身三界,是為了就人學(xué)好,心里心思別人的不對是心病,性里常發(fā)脾氣是性病,心病必引起性病,性病必引起身病,能反過來病就好了。性界清沒有脾氣,心界清沒有私欲,身界清沒有不良嗜好,性不清沒有福,心不清沒有祿,身不清沒有壽,所以要三清,三界的病我全會治,必須分開三界,清理三曹,身無不良嗜好,身界就沒病,心無私欲,心界就沒病,性無脾氣性界就沒病,心性的病,非用道治不好,吃藥是沒用的,可惜人都不知道??!人生要道就是去貪,去爭,去攪,貪的虧理,欠天上的債,爭的虧道理,欠人間的債,攪的虧情理,欠陰間債,倘若三個都犯了,欠三界的債,那能有好結(jié)果?貪就是過,爭就是罪,攪就孽,好抱屈傷心,不抱屈保氣保命,好后悔傷心,不后悔保性保福。好怨人傷身,不怨人保身保壽,人能不抱屈。不后悔。不怨人。三界就都不受傷了。我也有個三省。一省性中有沒有脾氣?有人拂逆我的時候,我的性里起什么作用?二省心里知不知足?有沒有偏私?吃虧的時候,心里是什么滋味?三省行為正不正當(dāng)?確實會做什么?這就是我的三省。我也有三個綱領(lǐng),就是性沉天理,心沉道理,身盡情理。我也有個八條目,一不貪,二不爭,三不抱屈,四不后悔,五不怨人,六不著急,七不上火,八不生氣,若能做到,不費金錢,不費力氣,不但成道,還能成佛。人有三寶就是性,心,身。性屬水,心屬火,身屬土。水是人精,土是人的氣,火是人的神,精足有智慧,氣足有發(fā)育,神足有靈。像燒磚似的,先用土胚,再用火燒,最后用水澆,才能堅固,大家講性心身,講幾遍就等于燒了幾吧火,講透了《三寶》足,勝享百官之富。能忍則性了,知足則心了,勤勞則身了,這正是好了,不能了,就不好了。三性 人有三性,一天性,二稟性,三習(xí)性,天性是純善無惡的,孟子說的性善,正是指的天性,人賦的性是稟性,稟性是純惡無善的,茍子主張的性惡,正是指的稟性,后添的性叫習(xí)性,習(xí)性是可善可惡的,《近朱則赤,近墨則黑》,告子說的性《可東可西》正是指的習(xí)性。以天性用事的會找人好處,以稟性當(dāng)家的準(zhǔn)看人不對,這叫什么性,招什么事。天性有源,稟性有根,前生的習(xí)性,就是今生的稟性,能化去稟性/怒/恨/怨/惱/煩。天性就圓滿了,不能化的一觸即發(fā),像被鬼迷住了似的,所以叫著五鬼,鬧的家宅不安,又叫做五毒,令人害病死亡,它的根最深,不易拔除,人若是降不住它,就難當(dāng)好人,佛說業(yè)力隨身,必至妄動無明。難以成道。習(xí)性是物欲所繞,稟性是人間煩惱,能在道德場中盡義務(wù),身界就算是脫出去了,會當(dāng)人的,脫出了心界,稟性化盡,才脫出了性界,不然怎能超出三界外呢?神足既是德,神足就樂,樂就可以化稟性。脾氣化盡,因果自了。去習(xí)性,化稟性,圓滿天性。三命,,,人有三命,一,天命,二宿命,三陰命,性與天命合,道義就是天命,心與宿命合,知識,能力,錢財都是宿命。身與陰命合,稟性《怒,恨,怨,惱,煩》就是陰命,把這三命研究明白,你若用好命,你的命準(zhǔn)好,命好不好,在乎自己,那用算命呢?《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知人不能達(dá)彼岸》知人的好處就是知天命,知人的功勞是知宿命,知人的稟性是知陰命,知命的人才是君子,好動稟性的消天命,好生怨氣的消宿命,好占便宜的長陰命,天命小,要會長,宿命小,要會增,陰命大,要會消,命小要會長,命大要會守,就是天權(quán)在手,有人來見我,我先問他做什么的?就知道他的天命有多大,在問他的家業(yè)和境況,就知道他的宿命有多大,看看他的稟性大小,就知道他的陰命大小,三命是三界,三界貫通,還有不知道的嗎?人都沒有為眾的心,只知為己,所以才糟的,我所以能成為善人,是因為我把為己的心開除了 ,也就是把宿命掐死了,宿命是無盡無休的,為它還有頭嗎?孟子說?《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可是人一得了人爵,就不在修天爵了,修德性就是長天命,學(xué)習(xí)技藝,多集錢財,都是長宿命,善用宿命的長知足,能消陰命,不會用的長陰命,只有長天命,是一定可以消陰命的?,F(xiàn)今的人,只知用陰命,重宿命,不知道長天命,又怎能明白天道呢?以宿命為公益的長天命,以宿命為自己享受的長陰命,所以說有錢會花超三界,不會花的孽難逃。香瓜,苦的時候正長,天命,苦的時候也正長,不說人的不對,是消陰命,能忍才可以消陰命,若能忍受大侮辱,便消許多陰命,天命大的宿命也不小,宿命大的陰命了不了,所以要止宿命,了陰命,長天命。 性命 性命是人的根,我得到了人根,那道根也就算得著了,道根是人的性,人根是人的命,性根若是好了,那命根就沒個不好,可見人的命不好,都是被性子累的。所以我叫人化性,人能化性就算得道。性是命的根,有德的人性量必大,性量大,命也必大。人的命都是好命,因為性子不好,把命也拐帶壞啦。性是根,命是果,扎下根才能結(jié)果,人若是定不住性,就是沒扎下根,若不認(rèn)命,也難結(jié)果,好似開個幻花,學(xué)道的人,一要化性,二要認(rèn)命,性化了就不生氣,不生氣才肯吃虧,吃虧就是占便宜,認(rèn)命就是不怨人,不怨人才能受苦,受苦才會享福,可惜世人都不知道,把性命看輕,把名利看重啦。古人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修性不修命,一點靈光無處用,》這話把性命進修的重要說得太透徹啦! 四大界 志,意,,心, 身四大界《四個境界》迷信的人說奈河橋上三條路,一條是金,一條是銀,一條是黃泉路。用志做人就是金,用意做人就是銀,以身心用事就是走上了黃泉路。我常說,一個人必須把四大界分別清楚,究竟怎樣算是分清呢?若能本性如如不動,把世間的愚人都托起來,使他們成為大智慧的人,便是志界,就是佛國的境界,若能心無一物,常樂無憂,便是意界。就是天堂的境界,若是貪得無厭,多憂多慮,便是心界,就是苦海的境界,若是為名為利,爭貪攪憂,花天酒地,流連忘返,好勇斗狠,便是身界,就是地獄的境界。所以說。志界是佛國,意界是天堂,心界是苦海,身界是地獄。志界人沒說《沒有說道,怎樣都好》意界的人知足,心界的人好貪,身界的人好斗,沒說的叫做無心人,知足的叫做凈心人,好貪的叫做操心人,好斗的叫做糟心人。槽心人是鬼,操心人是人,凈心人是神,沒心人是佛。身界人只知為身子做打算,有己無人,橫不講理,見著東西就想占為己有,占不到便宜就生氣打架,總是發(fā)愁,所以是鬼。心界的人貪而無厭,總是不知足,滿腦子妄想,好用機謀巧算,所以是個小人,意界的人知足常樂,樂就是神,志界人一切沒說看透因果,不找循環(huán),沒說就是佛,人要是想超凡入圣,得會挪界。身界的人互相揭短,心界的人互相爭理,意界的人互相容讓,志界的人互相感恩。佛界的人不思而得,神界的人思則得之,魔界的人求才得之,鬼界的人爭才能得,志有志的性,它是無為無不為的,意有意的性,是信著人的,遇著好事就是讓給別人的,心有心的性,它是貪而無厭,一心為己,總想占人家的便宜。身有身的性,它是破壞成性的,人己二傷也不知悔,所以說心身兩界,決不可叫它作主,只可叫 它聽命。講佛經(jīng)的人說;人死之后要入六道輪回。我說六道輪回,都在我們身上呢!何必向外求?人的持身行事,用志便是佛道,用意便是神道,用心便是人道,貪取外物的不顧情理的便是物道,專好上火的便是妖道,專好生氣的便是鬼道,這六道每天都在我們身上輪回,何必等死后呢?佛說三千大世界,我說有四千大世界,得道的人一眼就看出來是那界的人 。以身當(dāng)人的,不論做到什么地步也是個破壞星,以心當(dāng)人的,不論怎么能干,也是個操心人,以意當(dāng)人的不論事情怎樣多,也不累心,是位活神仙。以志當(dāng)人的,不論遇著多么逆的環(huán)境,也不動性,就是一尊佛。有所憂患則志倒,有所恐懼則意倒,有所好樂則心不正,有所憤慨則身不正。苦極生志,樂極生意,真了就是佛,假了就是魔。有病就是地獄,貪心就是苦海。會使用志的人越遇逆境越樂,會使用意的人意念多大,義氣也多大。心中有累,就是命中有多累,事實上必有累事,不高興是生心眼啦!意像皮球似的,有針鼻大小的眼,就漏氣了,性是本,志是根,是萬事萬物的根。根像 雨似的,天雨本來無心,可是酸梨得了必酸,甘草得了必甜,志在天地之間,也像那雨一樣。死心才能化性,稟性化了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志誠,這是一定道理。稟性化了就是意,我們化世界,輕則用意,重則使志。能夠用志的,萬孽一筆勾銷??墒悄砹?,你可得定住,稍微一動,便是種子。把一切假事看破,自然成真,天堂沒有壞人,地獄沒有好人,苦海沒有真人,佛國沒有假人。用志當(dāng)人是沒說的,不變的,你欺我,罵我,也是成我。就是殺了我,也是成我。以志當(dāng)人就是個真。若是別人罵你,你說;你能罵動我,算我當(dāng)人不起!能這樣定住就是佛,是佛就有神來保護。以意為主就是個樂!樂就是神,各教圣人,沒有不是以志為主的,我聽說;孔子在陳絕糧,仍然是坦蕩自如,炫歌不滋。又聽說耶酥被釘十字架,三日復(fù)活仍救世人。釋迦佛當(dāng)忍辱真人時,被歌利王割截肢體,還說我成佛先度你!他們這種精神,是不是一樣呢?所以我說,各教的形式雖然不同,可是精神是一樣的,若是分門別派就不對了!當(dāng)今之世,諸天神佛,全在人間,可并沒有投生入凡。奪誰的志,誰的靈就來,學(xué)那位神佛,那位神佛的靈就到,學(xué)那位圣賢,那位圣賢就來。遇著什么事,就學(xué)什么人,象摘花似的,摘一個做一個。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就是叫人奪志。平常人要不奪古人的志,終究是個平常人。真到了志界,半點火氣也沒有,只剩真樂啦! 學(xué)道 人的 心理,總是好高,都是愛好,那知,事全糟在高上,壞在好上,好上,高處那里哪有道呢?人是正眼沒開,把道看錯啦!別人不做的你去做,別人拋去的你檢來,那就是德,也就是道,像水的就下,把一切物全托起來,自然歸服你,自然服從你,這叫托底。可惜人都好槍上,不肯就下,所以離道遠(yuǎn)啦!世人都怕水深火熱,怕死在里面。豈不知好名的死在名上,好利的死在利上,每天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自己還不知道呢?我講道,不要名是《入火不焚》不要錢是《入水不溺》,我學(xué)道先學(xué)損,學(xué)窮,別人學(xué)高,學(xué)講學(xué)問,所以沒趕上我。知足才能落底,知足才能得道,這是得道的要決。道是天道,人人都有,并沒離開人,今人為什么沒得著呢?舉例來說,一棵豆子,有了秧必須向上度漿,把豆醴度成了算,人也有本,常心思自己的本分,誠心求三個月,便能得著,這是我求做活道得著的。好高是貪,怕壞是粘,好好是孽,嫌不好是缺德,不盡職是丟天命。只一個好字,把英雄豪杰都坑害啦! 立命 世人都愿意享福,為什么享福的人少,受苦的人多呢?因為人一不知足,二不認(rèn)命,人要明道,有福會享,沒福特會找??醋约翰蝗缛?,那叫自欺,也叫不知足,這種人準(zhǔn)苦。知足的人天命一定長,情理足道理長,道理足天理長,足了就不費力,若是做這個想哪個,叫做漏氣,像氣球似的,一漏氣就罨了,又像蒸包子,一漏氣就生了,所以君子做事不嫌事小,有十分力量使七分,又輕松又愉快,就是活神仙,一起貪心,便落苦海,不論怎樣大富大貴,也是毫無樂趣。命就是人的本分,守住了本分就立住了天命。天命長,名也準(zhǔn)大起來。會當(dāng)幾個人就得著幾條道。若是不盡職,不盡力,喜虛榮,做假事,有名無實,就立不住命。道是行的,德是做的,不行沒有道,不做沒有德。上天按天理命名,人要照本分行事,就合天道,本著天道所做的就是天德,也就能不思而得。行道不可出本位,若是離開本位,不但勞而無功,反而有過,什么是本位呢?就是人的本分,《素位而行》就可成道,人要《素位而行》做事不出本位,說話不出本位,思想不出本位,才能當(dāng)體成真,若是生為女身,羨慕男人,貧窮人妄想富貴,做這個想那個,全是出位的人,怎能成道呢?就像梨要成在梨樹上,不能在杏樹上成,八德是八個門,都能進入佛國,不過人要從那個門進,這就是素位而行的意思。我是由忠,孝兩個門進的,給人放牛,傭工全都抱定一個忠字,對老人抱定一個孝字,這是我敢自信的,《命者名也》名正命就正了,命正,性自然就化了,所以教人最重要的是教性,教命! 化性 人落在苦海里,要是沒有會游泳的去救,自己很難出來,因此我立志要救人的性命,救人的命是一時,還在因果里。救人的性,是永遠(yuǎn)的,是一救萬古,永斷循環(huán),所以救命是有形的,是一時的,救性是無形的是萬韌不朽的,人性被救,如出苦海,如登彼岸,永不墮落。人被事物所迷,往往認(rèn)假為真,那叫看不透,所以才說人不對,和人生氣上火,其實是自己看不透,若能把世事看透,準(zhǔn)會笑起來,那能和人生氣打架呢?恭敬我的,正是害我。羞辱我的,正是成我,假的《財,色,榮,辱等》來了,要把它看透,知道是上天使它來考驗我的,受辱受罪,正是消災(zāi)免難。能知人的性,才能認(rèn)識人,能知物的性,才會利用物,這是和天接觸,什么樣的人,就成什么心,說什么話,辦什么事,你要是看它不對,是不知它的性,也就是不明它的道,準(zhǔn)被他氣著,各見其性,爭貪的人,好占便宜。那一界的人,辦那一界的事,所以說都對。我受種種打擊,立志不生氣,不上火,被人譏笑,也不動性,氣火是兩個《〈無?!的馨阉麄兘捣?,使火變?yōu)椤唇鹜?,氣變?yōu)椤从衽挡皇芩鼈兛?,那就是佛,逆來的是德,人須要認(rèn)識,吃了虧不可說,必是欠它的,眾人替你抱屈,你就是長命,若是無故挨打受氣,也是自己有罪,受過了算是還債,還要感激它,若是沒有他打罵,我的罪何時能了,小人也有好處,是擠兌人好的,從反面幫助人。受了受了,一受就了,受罪了罪,受苦了苦,沒孽不挨罵,沒罪不挨打,逆事來了,是給你送德來的,不但忍受,還要感激他。一切事物沒有不是從因果中來的,逆事 來若能樂哈哈地受過去,認(rèn)為是應(yīng)該的,自然就了啦。若是受不了,心里含有怨氣,這件事雖然過去,將來必有逆事重來,正因為受而未了的緣故,凡是對面來的,都是命里有的,所以遇著不如意的事,不對頭的人,要能忍受,孔子在陳絕糧,耶酥被釘十字架,佛被割截肢體,都沒怨人,那才是真認(rèn)命,真認(rèn)命才能得道,人欺人,天不欺人,天加福是逆來的若是遇著逆事,自己立不住志,那就半徒而廢了,金剛是最硬的東西,所以要立金剛志,愚人受人侮辱人,或被人斥責(zé),不以為是加福,反而生氣,是剛倒了,明白人好和愚人生氣,是鋼炸了,不倒不炸,才能立住金剛志,《煉透人情,就是學(xué)問》要在親友中去煉,煉成了就不怕碰,像磚瓦似的,煉透了就堅固。煉不透就如同磚呸子,一見水就化了。要想明德,必須性圓,要想性圓,必須死心,能裝個活死人,性就化了。舍錢不如舍身,舍身不如舍心,舍心不如舍性,人能舍掉稟性,就算得道,所以教人化性是一救萬古,性靈不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