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館娃宮詩嘆興亡
《姑蘇晚報》2022年06月06日 B05版

  徐靜

  位于蘇州靈巖山的館娃宮,乃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為寵幸西施而興建。館娃宮因傾城傾國的西施而聞名天下。

  一

  靈巖山地處木瀆古鎮(zhèn)、太湖之濱,是著名的游覽勝地。館娃宮建于靈巖山,相傳,這里也是越國奉獻美女西施的地方。吳人稱美女為娃,館娃宮即美女所居之宮。宋代范成大《吳郡志》載曰:“館娃宮,今靈巖寺即其地也。山有琴臺、西施洞、硯池、玩花池,山前有采香徑,皆宮之故跡?!?/p>

  史書記載,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在伐越之戰(zhàn)中箭而死,其子夫差繼位。兩年后,即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聽聞吳王夫差為報父仇,正日夜練兵準(zhǔn)備伐越,遂決定先發(fā)制人,出兵攻吳。吳國組織精兵迎頭痛擊,兩軍在太湖夫椒山展開激戰(zhàn),越軍大敗潰逃,吳軍乘勝追擊。越王勾踐率殘兵五千人退守會稽山,吳軍則占領(lǐng)越都會稽城(今浙江紹興),團團圍住會稽山。無奈,勾踐只好向吳國稱臣求和,并忍辱負重入?yún)菫橘|(zhì),釋歸后,勾踐臥薪嘗膽,力圖報仇雪恥。《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記載越國謀臣文種向勾踐獻上破吳滅敵之“九術(shù)”,其四就是“遣美女以惑其心,而亂其謀”。這條美人計謀頗具針對性,得到勾踐的充分肯定:“孤聞吳王淫而好色,惑亂沉湎,不領(lǐng)政事,因此而謀?!庇谑?,勾踐命大臣范蠡全國選美,在苧蘿山下發(fā)現(xiàn)美女西施。美人的標(biāo)準(zhǔn),除了美貌,還需體態(tài)美、善歌舞,因此,據(jù)傳,越王安排專人對西施進行專業(yè)培訓(xùn),教以歌舞、步履、禮儀等,將西施這名浣紗女培訓(xùn)成為一位婀娜迷人的絕色宮女。

  吳王夫差得到越國進獻的美女西施特別開心,認為此“乃勾踐之盡忠于吳之證也”。為寵幸西施,夫差大興土木,建造富麗堂皇的館娃宮——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座比較完備的早期諸侯王室園林。宮內(nèi)銅勾玉檻,雕梁畫棟,金碧輝煌。西施憑借美貌與歌舞,引得吳王神魂顛倒,日日深宮醉不醒。傾城傾國之西施令館娃宮史上留名,至今,靈巖山尚存不少館娃宮遺跡,包括吳王井、梳妝臺、玩花池、玩月池、響屧廊、琴臺、西施洞等等,引人探訪追思。歷代文人雅士留下了許多館娃宮詩,供后人欣賞。

  盛唐大詩人李白多次游覽蘇州的名勝古跡,寫下了《烏棲曲》《蘇臺覽古》等佳作。還有一首《西施》與館娃宮有關(guān),詩曰: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皓齒信難開,沉吟碧云間。

  勾踐征絕艷,揚蛾入?yún)顷P(guān)。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春秋晚期吳越爭霸可謂中國古代頗具傳奇色彩的一段歷史。但凡說到吳越爭霸,說到勾踐滅吳,就不能不提到越女西施,因為她是中國古代四大絕色美女之首,是勾踐實施亡吳九術(shù)之美人計的女主。

  李白這首《西施》開頭兩句寫西施原本是越國浣紗溪邊的浣紗女,出生于諸暨苧蘿村。苧蘿山,位于浙江諸暨南,春秋時期屬越國。苧蘿山下有浣紗溪,西施的父親賣柴,母親浣紗。西施自幼常隨母親浣紗溪邊,故又稱浣紗女。三四句“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描寫西施秀色出眾,閉月羞花,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緊接著四句進一步描繪西施的天生麗質(zhì)、不施粉黛、清秀脫俗。李白此詩比較直白,描繪了絕色佳人西施之美貌,描述了勾踐實施美人計及其結(jié)果。西施的絕世容顏讓夫差神魂俱醉,也因此提升了館娃宮在歷史上的獨特地位。吳王夫差也因沉湎美色而國破身亡,越王勾踐最終滅吳雪恥。

  二

  中唐詩人殷堯藩寫有一首《吳宮》進一步挖掘越興吳亡的緣由:“吳王愛歌舞,夜夜醉嬋娟。見日吹紅燭,和塵掃翠鈿。徒令勾踐霸,不信子胥賢。莫問長洲草,荒涼無限年?!?/p>

  春秋晚期吳越爭霸這段歷史精彩紛呈,是歷代詩人非常熱衷吟詠的內(nèi)容,尤其是吳王夫差棄用忠臣伍子胥而導(dǎo)致國破身亡的深刻教訓(xùn),成為后人總結(jié)、反思的重要題材。

  如前所述,公元前494年,吳越夫椒之戰(zhàn)是吳國滅越的最好時機。吳越兩國是同處東南沿海地區(qū)的諸侯國,均在長江下游以太湖流域為中心,“同壤而世為仇讎”,兩國土地相連,習(xí)俗相近,利益沖突,為了相互爭奪土地和人口,常年爭戰(zhàn)不休,世代為仇敵。翦滅越國本是夫差父親吳王闔閭多年來一貫堅持的戰(zhàn)略目標(biāo),然而,夫差目光短淺,聽信讒言,輕率地放棄了這一基本戰(zhàn)略目標(biāo),這就為后來越國滅吳埋下了禍根。

  當(dāng)時,戰(zhàn)敗潰逃的勾踐被困在會稽山上。聽從謀臣的計策,勾踐派大夫文種向吳王夫差求和稱臣。此時,初嘗勝利滋味的夫差若能聽從伍子胥的意見,除惡務(wù)盡、窮寇必追,一鼓作氣滅了越國應(yīng)該不難做到。只可惜,夫差不像其父闔閭具有政治家的戰(zhàn)略眼光,正如孔子學(xué)生子貢對夫差的評價“吳王為人,貪功名而不知利害”,夫差沒有戰(zhàn)略家的頭腦,只貪圖眼前功業(yè)虛名而不懂得長遠利弊得失,被越國君臣的花言巧語所忽悠。伍子胥竭力勸諫吳王夫差不要上當(dāng)受騙,應(yīng)該抓住有利時機滅掉宿敵越國。越國是吳國的心腹之患,因為吳越兩國在地理、氣候、風(fēng)俗習(xí)慣諸方面均有共通之處,互相吞并成為必然,有吳國就沒有越國,有越國就沒有吳國,這種勢不兩立的形勢不可能改變。具有戰(zhàn)略眼光的伍子胥對吳越兩國的形勢洞若觀火,并且敏銳地發(fā)現(xiàn)越王勾踐能忍辱吃苦,會收買人心,懷有滅吳的虎狼之心,若不趁機滅之,必將成為吳國后患。當(dāng)時,伍子胥勸諫道:“越王為人能辛苦。今王不滅,后必悔之?!币徽Z中的,切中要害。然而,不幸的是,夫差就是聽不懂也聽不進伍子胥的耿耿忠言,他欣然答應(yīng)了勾踐求和稱臣的要求,被越國君臣牽著鼻子走上了錯誤道路。

  《吳越春秋》記載,當(dāng)越國向吳王進獻美女時,吳國大臣伍子胥諫曰:“不可,王勿受也。臣聞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比欢?,夫差根本聽不進伍子胥的諫言,還認為這是勾踐效忠吳國的表現(xiàn)。殷堯藩這首《吳宮》寫吳王夫差在館娃宮日日沉醉于美女歌舞,不信不聽賢臣伍子胥的忠告,因此導(dǎo)致了越王勾踐復(fù)興稱霸、吳國滅亡的慘禍。

  晚唐吳中著名詩人陸龜蒙也曾尋訪館娃宮,其詩《吳宮懷古》寫道:

  香徑長洲盡棘叢,奢云艷雨只悲風(fēng)。

  吳王事事須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

  “香徑”即“采香徑”,位于蘇州靈巖山南,通胥口香山。相傳,吳王種香草于香山,采香徑專為西施與宮女泛舟去香山采香而開鑿。此詩毫不客氣,將批判的矛頭直指吳國統(tǒng)治者。夫差不僅奢侈荒淫,而且目光短淺,沒有戰(zhàn)略眼光;任用奸臣,沒有識人之明;剛愎自用,沒有納諫的雅量;北上中原窮兵黷武,造成國內(nèi)民不聊生,民心喪失……“吳王事事須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兩句尖銳地揭示出歷史真相,表明吳國滅亡之故,并非紅顏禍水,見識高超。要知道,歷來吟詠西施的詩作多把亡吳的緣故歸之于女色,客觀上為男性統(tǒng)治者開脫或減輕了罪責(zé)。陸龜蒙這首小詩的特異之處,就是打破了“女人是禍水”這一傳統(tǒng)的陳腐觀點,閃射出深刻的思想光輝。更有意義的是,詩人吟詠吳宮故跡,不僅是對歷史的慨嘆,而且也是對晚唐腐敗現(xiàn)實的針砭,令人深思。

  三

  春秋時期夫差所建的館娃宮中,有條頗具特色的長廊名為響屧廊?!秴强ぶ尽吩疲骸绊憣岳仍陟`巖山寺。相傳吳王令西施輩步屧,廊虛而響,故名?!睂?,即木底鞋。當(dāng)年,吳王夫差得知西施擅長歌舞時,命人將館娃宮一條長廊的地下挖空,然后放進數(shù)以百計的大缸,上鋪木板,西施等越女吳娃穿著木底鞋在長廊上翩翩起舞,腳下就會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回聲,清脆悅耳,此廊因此得名響屧廊。

  響屧廊可謂靈巖山上著名古跡。北宋初期曾在蘇州任職的王禹偁,雍熙二年(985)游靈巖山,想到這里曾是吳國館娃宮舊址,想起那位至今仍被一團迷霧籠罩的吳宮紅顏,想起那位犯顏直諫的忠臣伍子胥,想起當(dāng)年吳王夫差的一時雄霸和瞬間衰亡,詩人不禁思緒萬千。于是,在響屧廊壁上,寫下《題響屧廊壁》:“廊壞空留響屧名,為因西子繞廊行??蓱z伍相終朝諫,誰記當(dāng)時曳履聲?!痹妼戦L廊雖壞,卻因西施曼妙的舞步聲,人們千年不忘;而當(dāng)年那位終朝直諫的伍子胥,急步朝堂,曳履奔驅(qū),誰又能憶起他的忠言,還有他急促的腳步聲呢?令人感慨不已。

  明初大詩人高啟的《響屧廊》也具有精警內(nèi)涵。詩云:

  君王厭絲竹,鳴屧時清耳。

  獨步六宮春,香塵不曾起。

  那知未旋踵,麋鹿游遺址。

  響沉明月中,跡泯荒苔里。

  此夕意誰過,空廊有僧履。

  詩中的“麋鹿”是個典故。據(jù)《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記載:“臣聞子胥諫吳王,吳王不用,乃曰'臣今見麋鹿游姑蘇之臺也?!贝呵飼r期,吳王夫差缺乏慧眼,看不清假裝臣服的勾踐具有臥薪嘗膽復(fù)國滅吳之心,伍子胥直言勸諫沒有效果,因此嘆息道:“臣今見麋鹿游姑蘇之臺也?!币饧磪菄磳缤?。高啟在此用“麋鹿”的典故,說明吳王夫差沉醉于西施美色,不納忠臣伍子胥的諫言,最終招來亡國之禍。詩人感嘆曾經(jīng)強大的吳國就在西施的舉足之間傾垮了。響屧廊故跡荒蕪,明月當(dāng)空,此時此刻僧人行走廊上的聲音,卻是那么清晰。歷史竟如此富有戲劇性。

  清代詩人龐鳴寫有一首《吳宮詞》構(gòu)思新穎:“屧廊移得苧蘿春,沉醉君王夜宴頻。臺畔臥薪臺上舞,可知同是不眠人。”詩人用對比手法,寫吳王夫差頻頻夜宴荒淫奢侈,而越王勾踐則臥薪嘗膽立志復(fù)國報仇,同是不眠人,對比如此鮮明,兩國的興亡成敗由此可見。史載,吳越夫椒一戰(zhàn),勾踐失敗后表面上向夫差稱臣,用花言巧語忽悠吳王,而內(nèi)心深處并不甘心,后“聞吳王淫而好色”,便進貢西施等美女珍寶取悅夫差,誘惑其進一步奢侈腐??;而與吳王夫差荒淫墮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越王勾踐則發(fā)憤圖強、勵精圖治、富國強兵。20年后,即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終于復(fù)仇滅吳,成為新的霸主。

  春秋晚期吳越爭霸這段歷史雖然短暫,卻是江南大地歷史舞臺上最為驚心動魄的一幕。歷代文人墨客往往通過吟詠館娃宮的懷古詩篇,抒發(fā)興亡盛衰之感,具有豐富深刻的內(nèi)涵,耐人尋味再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名著故事:吳越春秋
美女西施在吳國滅亡后究竟去了哪?
春秋時期吳越爭霸,他幫助勾踐復(fù)國
☆ 悲情紅顏(十三):以身許國之西施
勾踐與夫差這對春秋小冤家,是如何相愛相殺的……
“吳越爭霸”有沒有贏家:臥薪嘗膽背后的歷史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