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港鎮(zhèn)是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全鎮(zhèn)總面積53.3平方公里,人口2.98萬,耕地24500畝,太湖圍養(yǎng)12000畝,內(nèi)塘養(yǎng)殖6000畝。盛產(chǎn)優(yōu)質(zhì)蠶絲、各種太湖水產(chǎn)(太湖大閘蟹,太湖三白:白魚、水銀魚、深水白蝦,野生中華鱉、河蝦、河鰻、鱔魚、鱖魚、小龍蝦、田螺等近百種)、應時蔬菜等。
歷史上,沿湖嶁港都建有廟宇,以今廟港鎮(zhèn)所在的廟宇規(guī)模最大,故也稱大廟港.廟港之名由此而得.廟港古屬揚州,春秋是屬吳國,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建哦縣,廟港屬吳縣.唐末后梁開平三年(909年)吳江屬縣廟港屬吳江縣,宋代吳江縣下共分29都.廟港地區(qū)為五都.
廟港史稱"儒林里"它"以其宋元以來廟港人文獨盛,衣冠甲第一邑".
太湖地處滬 寧 杭三角地中心,橫跨江 浙二省,北臨無錫南至湖州西接宜興東接蘇州,水面遼闊,號稱"三萬六千頃""周圍八百里"...
文物:(一)三足陶鬲;2骨質(zhì)魚標3黑皮陶貫耳壺4石斧....
古遺址:吳越戰(zhàn) 湖城 運糧河 陸家港
橋梁:太平橋 勝利橋 大有橋 獅子橋 儒林橋 五都古橋 理濟橋 張公橋 亭子橋 糊塘石橋 積善橋 永福橋 北盛橋 永寧橋 廣陵橋 莊福橋....
墓域:宋劉丞相墓(在廟港村儒林橋西)
兵事: 吳越之戰(zhàn)
廟港歷史曾為江南一帶兵家重地.公元前478年,越國伐吳于澤(即太湖)廟港為主戰(zhàn)場.公元前473年越國與吳國展開決戰(zhàn),越軍以水陸兩路攻破吳國首都,吳王夫差,被困于姑蘇山而自刎,廟港之地先屬吳國,再屬越國,所處之地帶為湖濱灘地,成為通東西山必經(jīng)之地,首當其沖成為吳越爭霸的古戰(zhàn)場之一.至今民字浜村還有一個自然村,名為"吳越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