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味小巷之趣,體驗湖山之壯,也是蘇州市旅游局推薦的秋游行程。小橋流水人家的日常生活,郊野山水鄉(xiāng)村的秀美風光,都可以在這個秋天細細品味。
小巷老街訪古探幽
幽深悠長的小巷是蘇州古城的一大特色,時間充裕的話,自可按圖索驥,一一尋訪,如果時間有限,那么不妨在游玩景點的同時,順便在附近走一走老街深巷,旅途的體驗會更豐富一些。
例如山塘,“七里山塘到虎丘”,而游客游覽最多的只是東山塘,即渡僧橋至半塘橋這一段,這只占到七里山塘的一小部分,西山塘卻游人稀少,除了常規(guī)坐船從山塘直抵虎丘外,也可以選擇步行,一路走去虎丘,便可以看看山塘另一端的面貌。
相對來說,山塘東段的商業(yè)味比較濃厚,而山塘西端更多的是居民住宅區(qū),因此更完整地保留了枕河而居的原生態(tài)風貌。沿途,還可以深入游覽一下五人墓碑、葫蘆廟等景點。游客也可以騎公共自行車游覽山塘街,在山塘的這一頭借車后,到虎丘一帶還車。
水上游線也有了新的項目,具體線路是:古戲臺碼頭—桐橋會—貝家祠堂—義風園(五人墓)—普福禪寺(葫蘆廟)—南社紀念館—返回下塘碼頭。目前,該游線每天上午9:30在山塘古戲臺碼頭開班發(fā)船,游程約2小時左右。
著名的蘇州園林也大多隱于尋常街巷之中,受園林人文歷史氛圍的影響,周邊的巷子也別有韻味。走街串巷,甚而水陸并行,方可更好地領略蘇州古城之美。蘇州市旅游局推薦的耦園水鄉(xiāng)風情游,便可一試。
耦園三面臨河,一面通街,除了入園游賞世界遺產(chǎn)園林的獨特風采,與之配套的水鄉(xiāng)風情游也頗具特色,有兩條線路可供選擇。其中,線路1從耦園至平江路,從耦園的船碼頭上船,途中穿過兩座小橋,一路向西而行,沿途經(jīng)過倉街、小新橋巷和大新橋巷等蘇州的小街小巷,沿河可見民居錯落,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小橋、流水、人家風貌,游船駛至平江路東側(cè)碼頭靠岸,游客上岸后可在平江路繼續(xù)游玩。
線路2從耦園至相門古城墻,向南航行途中可在水上欣賞到蘇州古城墻風貌帶的景色,這條風貌帶總長約650米,建有古時水陸城門、城墻遺址、城墻博物館和綠化景觀等,環(huán)境幽靜怡人。憑市旅游局提供的秋季版《蘇州旅游口袋書》,可以45元的優(yōu)惠價格購買原價70元的水鄉(xiāng)風情游套票。
青山綠水愜意休閑
蘇州沒有驚心動魄的大山大水,但充溢在青山綠水間的清新秀麗別有一番味道。
穹窿山景區(qū)是其中之一。秋日的穹窿山是絢麗繽紛的,綠色的竹林,火紅的楓葉,金黃的銀杏葉,層層交錯,秋韻濃濃,是江南秋景的突出代表。孫武像前滿地的金黃銀杏葉,寧邦寺悠悠的鐘聲,可以發(fā)思古之幽情;山間的一杯清茶,太湖的浩淼煙波,讓人盡享自然風光的清新愜意。在穹窿山附近,還有一個萬鳥園景區(qū),是華東地區(qū)最大的鳥類主題景點,來此可以盡情觀賞鳥兒們的千姿百態(tài),聆聽鳥兒們悅耳的歌唱。
大陽山景區(qū)也是秋季郊游的一個好去處。景區(qū)內(nèi)除了有1000多年歷史的文殊寺,還有幽深的明清古道,箭闕峰、浴日亭等也是不可錯過的景點。景區(qū)內(nèi)還設有露營區(qū)、燒烤區(qū)、水上活動區(qū),以及秦余茶樓、農(nóng)家樂飯莊等設施,供游客休閑度假。
白馬澗龍池的秋色也令人心曠神怡,只是看看生活著桃花水母的池水,如此清澈靈動,便可以消得半日閑暇。景區(qū)的歷史文化底蘊也頗深厚,追溯到2500年前,這里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吳王的養(yǎng)馬之地,也是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之處,如今尚有飲馬池、謝越嶺等遺址。
蘇州西部山水中還有一個重要景區(qū),太湖國家濕地公園,景區(qū)融原生態(tài)人文自然保護、休閑觀光旅游、科普教育及吳文化展示于一體,規(guī)劃了生態(tài)展示、漁業(yè)體驗、生態(tài)培育、科普教育等多個功能區(qū),可充分體驗田園濕地的自然生態(tài)景觀。
還有格林鄉(xiāng)村公園,這是國內(nèi)首個以“童話鄉(xiāng)村”為主旨的大型主題公園,這里既有格林童話里的唯美世界,如古老的城墻,尖尖的塔樓,又有各種兒童游樂項目,還有年輕人喜愛的真人CS對戰(zhàn)、卡丁車狂飆、野外露營等游樂項目。更重要的,這里有悠閑自得的馬兒、羊兒、牛兒,新鮮的瓜果蔬菜,讓人們感受回歸自然的快樂。目前,格林鄉(xiāng)村公園正在舉辦第一屆“太湖螃蟹節(jié)”,推出了“擂臺扎蟹”、“一眼定斤”、“吃蟹比賽”等有趣的參與性活動,每周六、周日,團隊游客可以隨到隨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