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梁殿,即是虎丘的二山門,建于唐朝,到宋朝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到了元朝,據(jù)說,虎丘山寺的和尚要重造二山門,和尚想造得好一點,請官府撥些銀子,官府報告皇上?;噬弦宦牐f:蘇州是個富“裕的地方,造個小山門,還要找我皇上拿銀子?!钡D(zhuǎn)而一想,虎丘山是佛門,造山門是修行積德,不給點銀子也不好。
皇上眼珠子一轉(zhuǎn),計上心頭,便說道:“這樣吧,把造御花園時多余的零星木料,拿去造二山門吧。你們蘇州出能工巧匠,造得好,有賞,若造得不好,要定罪論處。”蘇州官員聽了皇帝的活,哪敢違抗,只得把零星木料運回來,交給了虎丘山的和尚,并傳達了皇上的旨意。和尚們拿到了木材,因是皇上恩賜的,心里倒也高興。于是就請來了一幫木匠師傅,準備建造二山門,木匠師傅看到木料很多,量量看看,但盡是短木,找不到一根長木料,缺一根正梁,怎么造山門?
木匠們聚集在一起,有的說:“皇上有意出了個難題,想難倒我們蘇州木匠,我們就是要爭這口氣,想辦法造好二山門?!边@時一位民間稱“賽魯班”的老木匠,拿著木料在地上拼拼搭搭,過了一會兒,他笑嘻嘻地講:“只要動腦筋,沒有長木料,照樣造山門。”他指著自己在地上搭好的積木說:“大家看,正梁可以用兩根木料接起來,下面豎起兩根頂梁柱,這樣梁架的跨度小,負重輕,不就可以了嗎?大家一看果然不錯,解決了一大難題。于是,木匠師傅們照著“賽魯班”的樣子開工了。
二山門造好后,外觀大氣,內(nèi)部堅實牢固。殿中仔細看正梁,中間有明顯的一道縫隙,好似正梁斷了,所以二山門又稱為“斷梁殿”。因為正梁是兩根,后又被稱為“雙梁殿”。
這雖然只是個民間美麗的傳說,但從此,蘇州木匠的名氣在大江南北更響了。
這張虎丘二山門的全景照拍攝于清末民初期間。
□沈嘉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