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6日 15:17:4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記者 霍文琦
在推進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過程中,核心的價值精神就是通過憲法凝聚共識,通過憲法來解決中國社會面臨的重大核心問題?!?0月12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舉辦的主題為“依法治國與推進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第五屆中國法學博士后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韓大元表示。
什么樣的國家治理算得上是現(xiàn)代化的國家治理?這是探索和推進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必須解決的基本問題。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陳光中曾提出,現(xiàn)代化的國家治理標準是民主治理、法治治理、公正治理、文明治理、清廉治理和高效治理;也有學者認為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有五項指標,即功能分化、理性化、科層化、自由化、民主化。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文顯在論壇上對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標準進行了詳細闡釋,他認為現(xiàn)代化的國家治理最低限度應該是民主治理、依法治理和科學治理。談及法治化,他表示:“在現(xiàn)代國家,法治是國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是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重要標志,國家治理法治化是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必由之路。通過健全和完善國家治理法律規(guī)范、法律制度、法律程序和法律實施機制,形成科學完備、法治為基的國家治理體系,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成熟,不斷提高運用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有效治理國家的能力和水平?!?div style="height:15px;">
“國家治理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在內容上是交叉的。”張文顯表示,法治之所以能夠推進和保障國家治理的現(xiàn)代化,就在于現(xiàn)代法治為國家治理融入了良法善治的基本價值。就國家治理而言,良法就是良好的治理,國家治理是不是良法善治,關鍵是看國家治理制度體系貫穿什么樣的價值觀和價值標準。國家治理制度只有通過法制化才能定型化、精細化,把國家治理的分子結構精細化為原子結構,從而增強其執(zhí)行力和運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