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游俠
在來仙閣向上游望去,大約兩、三百米有一座現(xiàn)代鋼筋混凝土平橋,“貴陽改哥”說那里曾經(jīng)有一座九孔橋,估計被拆掉修建新橋了。我在走向停車處的途中不時向那里眺望,果然有一段可以看到新橋下面有一個個的圓孔,說明古橋仍然存在。但改哥說看來被新橋給騎上了,我說不可能,如果這樣的話新橋的橋墩無法立足。
上車后,我掛上四驅(qū),在工地中深達半尺的黃色泥濘路面中前行,來到了新橋旁,果然古橋仍然完好,只是橋面鋪設(shè)了一層水泥路面。橋的迎水石上也用石塊水泥修建了一個個小橋墩,使得橋面加寬,便于車輛行駛。在小橋墩外面還有一個更小的水泥墩上面架設(shè)了一根鐵管。
從上游看去,明代古橋、現(xiàn)代水泥橋與高鐵大橋并列,高鐵大橋上面不時有列車閃過,昭示著中國交通翻天覆地的歷史變更。
從貴陽國際空港龍洞堡流過來的魚梁河,在九眼橋的下游數(shù)十米處匯入南明河,故九眼橋又叫“匯川橋”,古橋始建于何年無人知曉,有記錄的是于明萬歷十八年(1590年)重修。清嘉慶丁卯年春洪水沖垮九分之三,后修復。
此橋是貴陽、新天寨經(jīng)下壩鄉(xiāng)的谷定、谷庚直達龍里縣境內(nèi)古驛道上的一座重要橋梁。
(游覽日期:2019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