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海經(jīng)》里的天帝指的是帝俊
許多人對天帝的概念不是很清楚,感覺古代神話里有很多天帝,其實只要把神話體系分開,就能很清楚明了了,道家的最高天帝指的是玉皇大帝,另有五方天帝之說。而上古先民所祭祀的主要天帝有兩個,一為昊天,二為太一。而《山海經(jīng)》里的天帝則是帝俊,許多人認為帝俊是帝嚳和顓頊結(jié)合版。而天上的十個太陽,就是帝俊與羲和的十個兒子。
2.大羿射日的弓箭是帝俊送的
根據(jù)《山海經(jīng)》記載:“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狈g過來就是帝俊贈送紅色的弓和白色的箭給大羿,讓他去射殺兇獸拯救黎民百姓,果然后羿沒有辜負帝俊,懲兇除惡扶恤下方百姓,甚至還射殺了帝俊的九個兒子......
3.射日的不是后羿而是大羿
大羿年僅五歲時被父母拋棄在深山,自幼在山林中成長,因此善于射箭,后來成為帝堯射師,并幫助帝堯射下九日和許多兇獸。而后羿則是夏朝有窮國的君主,雖然也善射,但并非射日的大羿,后世將二人事跡、稱呼混淆,時至今日都很少有人清楚,射日的并非后羿而是大羿。
4.蚩尤和夸父皆為應龍所殺
許多人都以為,蚩尤在涿鹿之戰(zhàn)中死于黃帝的軒轅劍下,其實不是,蚩尤是被應龍所殺。而夸父逐日的故事讓所有人認為,夸父是指某一個人,其實不是,夸父是一個巨人族部落的名字,其中一位首領(lǐng)是逐日失敗而渴死的,而最后一任首領(lǐng)則是協(xié)助蚩尤與黃帝作戰(zhàn)失敗,最終也被應龍所殺。
5.應龍是東皇太一的妃子
眾做周知應龍是天庭派下凡間協(xié)助黃帝統(tǒng)一華夏的神龍,曾經(jīng)斬殺蚩尤、夸父,還曾以尾畫地成江助大禹治水,并協(xié)助大禹擒獲了水怪無支祁。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應龍又名黃龍,不僅是云雨雷霆、溝瀆河川之神,也是東皇太一的妃子。
6.東皇太一比盤古誕生的更早
太一是上古時期的天神名,之所以名為太一,是因為他是大道無形的化身,宇宙萬物的本原,誕生于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而東皇則是屈原文學《九歌》里的命名。
7.兇獸梼杌是古帝顓頊的兒子
聲名赫赫的遠古四兇,混沌、窮奇、饕鬄、梼杌,其實并不是真的兇獸,而是指上古年間四位殘暴的部落首領(lǐng),后來被演繹為他們部落圖騰所畫的四種怪物。其中梼杌原本還是顓頊古帝的兒子,《左傳·文公十八年》記載:“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嚚,傲狠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梼杌?!?/p>
8.上古神獸中體型最大的不是鯤鵬
鯤鵬出自于《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雖然鯤鵬大的遮天蔽日,但并不是上古神話里體型最大的神獸,最大的是被女媧娘娘斬殺的神鰲,那只神鰲的四肢能支撐天地四極,絕對比鯤鵬要大的多得多。
9.炎帝不是指某一個人,共有九代炎帝
炎帝并不是特指某一個人,而是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lǐng)尊稱,第一代炎帝號神農(nóng)氏,也就是嘗百草的那位。從神農(nóng)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最后一位名叫榆罔。先是與黃帝爭霸結(jié)果失敗,后來與黃帝部落結(jié)盟打敗了九黎部落的蚩尤。炎帝與黃帝共同被尊奉為華夏初祖。
10.刑天并沒有名字,被砍頭后才得名形天,后又謬傳為刑天
《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當中記載:“形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於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倍鶕?jù)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刑天為一人形符號,并沒有名字,而是被斷首后才被稱作“形天”,而“刑天”之得名,相信為陶淵明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