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此圖原作者是千景繪,浮生十雅包括焚香、對弈、尋幽、聽雨、酌酒、品茗、賞雪、蒔花、候月、撫琴,中國古人的十大雅事,作者原畫為板繪插畫。此為工筆的學習臨摹作畫過程,著色及作畫步驟為本次作畫時使用的配色,僅供學習參考。
▲劉芳《聽雨》尺寸: 46ⅹ69厘米 2023年02月作
步驟一:鉛筆起稿,用鉛筆或炭筆,定好人物、樓閣、小船、波浪以及烏云的大概位置后,打稿各個物象的主要線條。注意鉛筆線條也是整幅畫的構成部分,勾線時位置一定要準確,認真、細心的去勾勒完成。
步驟二:勾勒墨稿,用勾線筆對畫面中線條進行勾勒。用中等墨色勾勒發(fā)絲,注意頭發(fā)的勾勒分組完成,線條虛入虛出,尤其跟面部交接的地方用筆要輕;中等墨色勾勒樓閣、點景小樹、小船、波浪和人物的頭飾、耳飾,用淡墨勾勒人物面部、衣服、手部和天空中的云朵,用較重的墨色勾勒山石線條,山石線條勾勒時注意提按用筆;
步驟三:1)刷底色:胭脂、赭石、焦茶加淡墨調(diào)背景色,用排刷或大號羊毫筆把背景進行統(tǒng)染,注意顏色不易過濃,染三到四遍,每次染色一定要等畫面干透之后再進行,可以將樓閣和小松樹一并刷上底色,但樓閣上的兩個小人留白,不要刷色,云朵的地方可以暫時留白;
2)山石著色:按照山石結構分層逐步著色,先選一層山石,用羊毫毛筆先輕輕刷一層水,再用毛筆蘸淡墨點在已刷的水上,用毛筆清掃,讓墨色流動開,然后再蘸三青 花青色,輕點局部,形成彩墨的山石效果;用同樣的方法再逐層對其他山石進行著色;
3)小船著色:焦茶、赭石和淡墨,根據(jù)船的結構,進行分染,船體連接部位顏色稍重,船篷頂部的雨布用鈦白 少許藤黃,船篷支架用赭石、焦茶加淡墨;
4)人物頭部著色:唇部用朱磦 鈦白從唇中鋒向外輕輕分染,注意顏色不可過重,輕點幾處顏色即可,唇珠部位顏色淡一些;用朱砂 少許胭脂 鈦白分染眼睛部位上下眼瞼部位,注意淡色多次分染,不可一次染較重的顏色;用同樣的顏色分染頭部的花瓣裝飾,花瓣從外向內(nèi)分染,外部顏色重,內(nèi)部顏色輕;
5)人物衣飾著色:衣服用朱砂 鈦白色進行平涂,腰帶和蝴蝶結用朱砂 鈦白色進行分染,衣領、發(fā)帶、抹裙和袖口部位用朱磦 藤黃 鈦白色由內(nèi)向外分染,披肩用藤黃 鈦白進行分染;
6)水波紋和浪花:用三青 三綠對水波紋進行分染,浪花部分顏色較淡
步驟四:1)云朵著色,先用淡墨色對云朵進行分染,等干后使用背景色進行一次罩染;
2)樓閣著色,用焦茶 少許赭石 淡墨對樓閣進行分染,按照樓內(nèi)的構造,窗戶,頂棚部分顏色較深,木架構的部位顏色較深;樓閣中的人物分布用三青和鈦白染色,燈籠用藤黃 朱砂染色;
3)小松樹著色:枝干部分用赭石 淡墨進行分染,松針部位用花青 藤黃進行局部分染;
4)山石左側(cè)的小樹樹葉少許花青 藤黃分染樹葉,枝干赭石 淡墨;
5)頭飾耳飾著色:藤黃 赭石,先淡淡平涂一層后,再進行分染,頭飾上的竹子用鈦白平涂;頭發(fā)用淡墨加一點點鈦白色進行三到四次分染后,再次復勒發(fā)絲;
6)面部用朱砂 鈦白色先淡淡的平涂一次之后,再進行分染,從發(fā)際線向面部輕輕分染過渡,眉毛、眼部、脖頸交接的部位顏色稍重,耳朵用同樣的顏色分染后,耳孔部位再稍加一點點胭脂進行局部分染;手部用朱砂 鈦白色的顏色進行分染,指甲用朱磦色進行分染過渡,分染四到五次;
步驟五:繼續(xù)加深對頭飾和耳飾的刻畫,藤黃 赭石再次分染兩次,然后用赭石色對線條進行復勒,頭飾上的竹子用淡淡的花青從外到內(nèi)進行分染,使珠子呈現(xiàn)立體性;再次對衣服、面部、手部進行分染,可多染幾次,直到效果滿意為止;
步驟六:醒染提白,對浪花的局部用鈦白色進行分染,對頭飾上的珠子、唇部和眼珠用鈦白色點高光,再用鈦白色畫線條營造下雨的氣氛,注意人物面部不要畫;
最后提款鈴印,完成!
▲劉芳《聽雨》局部
▲劉芳《聽雨》局部
▲劉芳《聽雨》局部
▲劉芳《聽雨》局部
▲劉芳《聽雨》局部
資料為原作者所有,墨上花開藝術部落整理,僅供學習,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