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2021年:如何建強一流課程——一流課程的選型

2019年,教育部開始認定五類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未來幾年將認定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課程16500門(教高〔2019〕8號),2020年公布了首批5118門五類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教高函〔2020〕8號),而且還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開展大規(guī)模在線教學中做出重要貢獻的原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也一并納入了名單。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共計5118門,包括1875門線上一流課程、728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463門線下一流課程、868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和184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第二批和第三批一流本科課程數(shù)量還有10000余門。如何選擇合適的類型進行申報?

首先針對五類一流課程我們該如何定義,結合教育部2019年的建設規(guī)劃中的《“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推薦認定辦法》,和《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公布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答記者問》。我們對五類一流課程的定義進行梳理:

1

線上一流課程

即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突出優(yōu)質、開放、共享,打造中國慕課品牌。完成4000門左右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構建內容更加豐富、結構更加合理、類別更加全面的國家級精品慕課體系。

即大家俗稱的“精品慕課”,這類課程面向高校和社會學習者開放。在精品慕課的示范帶動下,目前我國慕課數(shù)量和應用規(guī)模已居世界第一,在各大平臺上線課程已達3.2萬門,獲得慕課學分的在校生超過1.4億人次,社會學習者學習瀏覽量突破100億人次。在世界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的情況下,在線教學平臺愛課程(中國大學MOOC)和學堂在線國際版,免費向世界各國學習者提供英文課程資源并提供必要的教學服務,體現(xiàn)了中國高等教育的大愛和擔當。

線上一流課程建設要領


從表面看,線上一流課程需要強調課程的幾個要素:名師、名課、量大、面廣、高互動、高質量。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建議選擇線上一流課程的時候一定強調課程的運行效果,不僅是線上的大規(guī)劃運行,還需要強調校內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不僅要體現(xiàn)校內課程的要素(培養(yǎng)計劃內課程、有效學時學分及教學團隊、教學組織),還需要完整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

2

線下一流課程

主要指以面授為主的課程,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為重點,重塑課程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打破課堂沉默狀態(tài),煥發(fā)課堂生機活力,較好發(fā)揮課堂教學主陣地、主渠道、主戰(zhàn)場作用。認定4000門左右國家級線下一流課程。

這類課程強調改革傳統(tǒng)線下課堂教學,突出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增加體現(xiàn)多學科思維融合、產業(yè)技術與學科理論融合、跨專業(yè)能力融合、多學科項目實踐融合的教學內容,注重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深入開展師生、生生互動交流,煥發(fā)課堂生機活力。

線下一流課程建設要領


從認定的門數(shù)來看,線下一流課程的認定速度最快(2020年已經完成計劃數(shù)的36%),但是從課程的建設基礎看,這一輪認定的線下一流課程有以下幾個特點:

  1. 部分課程都是之前被認定的國家級精品課程、視頻公開課、精品資源共享課。

  2. 課程絕大部分都是基礎課(包括兩課、公共課)、學科或專業(yè)基礎課、專業(yè)課等。

  3. 課程大部分來自一流大學、一流學科、一流專業(yè)的核心課程,部屬院校課程多于省屬院校。

  4. 課程負責人中教學名師輩出,有的課程負責人是院士,也有很多校長承擔課程負責人。

主要因素是一流課程數(shù)量已作為高校學科評估、專業(yè)認證的重要觀測指標。高校老師積極申報。但是,不少老師對線下一流課程的認識還只停留在精品課程階段,所有的課程都可以申報線下一流本科課程,但是從數(shù)量上看,線下課程不多,少了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課程的內容和教學模式均需進行重構。教學內容需要結合時代發(fā)展體現(xiàn)課程內容的先進性、高階性與創(chuàng)新性,教學模式需要結合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重構。

1、教學內容重塑

課程內容需體現(xiàn)前沿性與時代性要求,反映學科專業(yè)、行業(yè)先進的核心理論和成果,聚焦新工科、新醫(y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增加體現(xiàn)多學科思維融合、產業(yè)技術與學科理論融合、跨專業(yè)能力融合、多學科項目實踐融合內容。

學生學習方式有顯著變化,安排學生個別化學習與合作學習,強化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加強研究型、項目式學習。

2、教學模式重構

教學模式需體現(xiàn)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以提升教學效果為目的,因材施教,運用適當?shù)臄?shù)字化教學工具,有效開展線下課堂教學活動。實施打破傳統(tǒng)課堂“滿堂灌”和沉默狀態(tài)的方式方法,訓練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和審辯式思維能力。

劉西拉教授:“讓生命燃燒,而不是冒煙”

3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主要指基于慕課、專屬在線課程(SPOC)或其他在線課程,運用適當?shù)臄?shù)字化教學工具,結合本校實際對校內課程進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學時間實施學生線上自主學習,與線下面授有機結合開展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打造在線課程與本校課堂教學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課”。大力倡導基于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應用的線上線下混合式優(yōu)質課程申報。認定6000門左右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這類課程鼓勵全國各類高校教師廣泛參與,基于慕課等優(yōu)質在線課程,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對校內課程進行創(chuàng)新性改造,開展線上學習與線下面授有機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既提升了教學質量,也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因為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的認定規(guī)劃數(shù)量最多,也最受老師關注,但是從2020年最終認定的結果來看,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認定的比例最低。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的要求比較高,需要有線上教學的支撐,很多老師都在開展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但是比例不夠,模式比較簡單不符合要求不能申報。

  2. 運行周期不滿足兩個學期或兩個周期的要求,很多老師選擇在2021年申報。

  3. 線上資源與課程的內容不符或差異較大,很多老師在選擇線上優(yōu)質資源的時遇到了困難。

  4. 教學模式不成熟,部分老師開展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還屬于“簡單混合”,比如用工具(聊天工具、課堂互動工具等)進行課堂教學互動(這類課程主要是線下課堂的信息化輔助教學,不是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5. 線上線下的一體化教學設計的缺乏,部分老師的課程教學設計還屬于課前線上預習,課堂教師的授課仍然使用傳統(tǒng)授課模式(講授為主),或者沒有使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這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設計不符。

  6. 線上學時不滿足20-50%的硬性要求,不少老師在申報一流課程的時候就是直接寫線上多少多少學時,但是缺乏有力的證據證明線上的學時(學生線上的學習數(shù)據、教學日歷、教學設計等)。

4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著力解決真實實驗條件不具備或實際運行困難,涉及高?;驑O端環(huán)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綜合訓練等問題。完成1500門左右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認定,形成專業(yè)布局合理、教學效果優(yōu)良、開放共享有效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實驗教學體系。

這類課程是通過信息技術、智能技術與實驗教學的深度融合,實現(xiàn)“網上做實驗”和“虛擬做真實驗”,解決了高校實驗教學 “做不到”“做不了”“做不上”的老大難問題。同濟大學教授李曉軍的“巖石隧道防火體系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系統(tǒng)”課程近2年來全國已有超過3萬人次進行了線上學習,從教學質量和普及程度來說,對原先的隧道火災教學模式都有革命性的積極影響。

這類課程可以看實驗空間—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共享服務平臺 (ilab-x.com),這里有最為詳細的申報指南,每一門認定課程的申報書和申報視頻都可以在線觀看,老師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科和課程選擇對應的課程進行學習。

在這里我們建議各位老師在申報中注意這類課程的選題:

 1. 項目負責人須為申報高校正式聘用的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能力強,師德好,積極投身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教學改革。項目團隊組成結構合理、人員穩(wěn)定,須保障線上線下教學應用正常有序運行。

 2. 申報項目應為高校開展實驗教學的基本單元,符合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要求。凡涉及國家保密要求的項目均不能申報。

 3. 申報項目應是面向實驗教學培養(yǎng)目標,針對實物實驗安全性差、難以實現(xiàn)、成本高昂、時空限制等方面原因不便開展的實驗教學任務。項目應實現(xiàn)實驗核心要素,項目的仿真度應著力于還原真實實驗的教學要求、實驗原理、操作環(huán)境及互動感受。

 4. 申報項目應支撐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納入本專業(yè)教學計劃,且滿足2個課時的實驗教學需求,學生實際參與的交互性實驗操作步驟須不少于10步,原則上不少于兩個學期的實際教學應用。

 5. 申報項目的實驗教學設計須具有原創(chuàng)性。僅擁有實驗軟件系統(tǒng)使用權的項目,或者購買實驗軟件系統(tǒng)使用的,不在申報范圍內。

 6. 項目所屬學校須對本實驗項目全部內容獨有或共有著作權,并確保項目內容及使用項目內容的行為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權益。為保障獲得認定后的共享服務工作,共有著作權的項目須經全部共有方同意,在項目獲得認定后可按照相關規(guī)定進行免費共享及進行其他符合項目需求的使用。建議學校進行與項目相關的軟件著作權登記。

 7. 申報項目的有效鏈接網址應直接指向實驗項目,且保持鏈接暢通;應確保在承諾并發(fā)數(shù)以內的網絡實驗請求及時響應和對超過并發(fā)數(shù)的實驗請求提供排隊提示服務。

 8. 申報項目須按照《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技術接口規(guī)范(2018版)》(可在“工作網”下載)要求,在申報期間與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共享平臺—實驗空間(www.ilab-x.com)完成相關數(shù)據接口聯(lián)通。

虛擬仿真一流課程在選題的時候需要根據教育部的規(guī)劃進行,同時教育部網站已經公示了虛擬仿真一流課程的評審指標:示范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應具有:

1、以學生為中心的實驗教學理念

堅持一切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注重對學生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的綜合培養(yǎng),注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素質提高的協(xié)同實施,調動學生參與實驗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增強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

2、準確適宜的實驗教學內容

堅持問題導向,重點解決真實實驗項目條件不具備或實際運行困難,涉及高?;驑O端環(huán)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綜合訓練等問題。堅持需求導向,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fā)展對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緊密結合專業(yè)特色和行業(yè)產業(yè)發(fā)展最新成果,緊密結合學校定位和人才培養(yǎng)特點,采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研發(fā)原理準確、內容緊湊、時長合理、難度適宜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3、創(chuàng)新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

始終關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學生需求,重點實行基于問題、案例的互動式、研討式教學,倡導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學習。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項目資源呈現(xiàn)方式,注重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各種媒介促進教學準備、線上討論、線下交流。加強網絡化條件下實驗教學規(guī)律研究,探索提升實驗教學效果的方式方法。

4、先進可靠的實驗研發(fā)技術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研發(fā)要以完成教學要求和內容為目標,綜合應用多媒體、大數(shù)據、三維建模、人工智能、人機交互、傳感器、超級計算、虛擬現(xiàn)實、增強現(xiàn)實、云計算等網絡化、數(shù)字化、智能化技術手段,提高實驗教學項目的吸引力和教學有效度。加強相關技術可靠性研究,注重對學生使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全方位、多層次防護,切實保障學生健康。

5、穩(wěn)定安全的開放運行模式

充分考慮不同區(qū)域、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學生接入實驗教學項目的運行需求,搭建具有開放性、擴展性、兼容性和前瞻性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運行平臺。注重對相關實驗教學項目自有或共有知識產權的保護,注重對學生個人信息等的保護,嚴格遵守我國教育、知識產權、互聯(lián)網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按照“誰開發(fā)、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確定基本安全責任。積極探索在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可持續(xù)運行的有效模式。

6、敬業(yè)專業(yè)的實驗教學隊伍

重視實驗教學隊伍建設,圍繞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運行,建設師德高尚、熱愛教學、知識豐富、能力過硬、結構合理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團隊。健全完善實驗教學隊伍考核、獎勵、監(jiān)督機制,鼓勵和支持教師參與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研發(fā)和教學實踐。

7、持續(xù)改進的實驗評價體系

將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納入相關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和教學課程,制訂相關教學效果評價辦法。根據學生和教師反饋,持續(xù)改進相關教學評價機制。鼓勵高校探索有利于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開放共享的教學績效激勵機制,建立高校間相關實驗教學項目成績互認、學分轉換機制。

8、顯著示范的實驗教學效果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效果顯著,受益面大,學生實驗興趣濃厚,自主學習能力明顯增強,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明顯提高。通過開展在線教學服務或技術支持等,積極發(fā)揮對專業(yè)類內實驗教學信息化建設的示范引領作用。

另外,2020年10月,《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建設指南(2020年版)》正式出版發(fā)行。以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創(chuàng)新聯(lián)盟專業(yè)領域體系為依托,組織各專業(yè)領域專家,根據高等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需求和課程特點,聚焦提高學生實驗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基于實驗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制定的。旨在助力系統(tǒng)推薦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建設,為高校和相關教師提供幫助和參考。老師們可以關注:聯(lián)盟活動 (cloudvse.com)

5

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通過“青年紅色筑夢之旅”、“互聯(lián)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等活動,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教育與社會服務緊密結合,培養(yǎng)學生認識社會、研究社會、理解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和能力,建設社會實踐一流課程。課程應為納入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非實習、實訓課程,配備理論指導教師,具有穩(wěn)定的實踐基地,學生70%以上學時深入基層,保證課程規(guī)范化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認定1000門左右國家級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這是該類課程首次被納入課程建設計劃。課程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注重推動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有機融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融為一體,引導學生認識社會、研究社會、理解社會,培育學生專業(yè)知識運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社會實踐課程在2020年的評審結果中數(shù)量較少,認定總數(shù)為184門。我們從課程的名稱來看,這類課程比較特殊,涉及到各個學科,同時課程教學模式多樣,教學方法不一,很難用統(tǒng)一的標準來評價。

但是,我們針對社會實踐課程中認定失敗的課程做了一些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 課程選題不合理:課程名字中有實驗、實訓的課程不太適合作為社會實踐一流課程的申報課程,教育部在文件中也明確了非實驗和實訓課程。

  2. 課程的教學體系不完整,沒有學時和學分,在學校的教務系統(tǒng)中看看不到課程的屬性(教務系統(tǒng)截圖沒有該課程、沒有學分、學時不對等)。

  3. 社會實踐的實踐學時安排不夠70%,在這里需要明確一點,很多老師在選擇社會實踐課程的時候都選擇專業(yè)課,專業(yè)課一般校內的理論學時比較多,這樣社會實踐學時就會變少,就很難符合70%的實踐學時要求。

  4. 社會實踐課程的內容選題不合理,選題需要結合培養(yǎng)學生認識社會、研究社會、理解社會,培育學生專業(yè)知識運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一定是與社會基層、基礎相結合的內容。

那么老師該如何選擇類型呢?我們在這里有以下幾點建議:

  1. 如果您的課程線上運行效果比較好,選課人數(shù)多、教學互動好、課程選題符合兩性一度,雖然可以申報線下或線上線下混合,但是,我們推薦優(yōu)先申報線上一流課程。尤其是通識課、選修課等量大面廣的課程,這類課程需要通過大規(guī)模在線教學才能體現(xiàn)其優(yōu)勢。

  2. 如果您的課程采用了慕課或SPOC作為線上教學,有合理的線上學時安排,教學過程線上線下銜接,我們推薦優(yōu)先申報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部分選課人數(shù)不多的線上課程也建議申報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3. 國內少有的優(yōu)勢學科、優(yōu)勢專業(yè)課程,這類課程的建設基礎好、教學團隊優(yōu)勢足、教學內容先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我們推薦申報線下一流課程。

  4. 如果您的課程能夠很好地與國家發(fā)展很好地結合,能夠解決學習強國中號召我們去解決的問題,有穩(wěn)定的社會實踐基地,有完整的教學過程。我們建議你申報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5. 虛擬仿真一流課程需要結合課程的規(guī)劃進行選題。注重課程的應用與推廣,能夠做到“能實不虛、虛實結合”。

以上是我們給大家對一流課程選題選型的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如果您的課程無法確定申報類型也可以與我們聯(lián)系,告訴我們課程的基本情況,我們給你一些建議和意見。

也歡迎老師持續(xù)關注我們的內容,接下來我們將繼續(xù)分享:

  1. 做好一流課程內容重塑

  2. 做好一流課程模式改革

  3. 做好一流課程認定申報準備

  4. 做好一流課程示范輻射引領

  5. 做好一流課程的持續(xù)投入


參考資料: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印發(f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1年工作要點》的通知 http://www.moe.gov.cn/s78/A08/tongzhi/202102/t20210205_512632.html

  2. 教育部關于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11/t20201130_502502.html

  3. 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31_406269.html

  4.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工作網 http://www.chinaooc.cn/

  5.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公布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答記者問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2011/t20201130_502519.html

  6.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2017-2020年開展示范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的通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945/s7946/201707/t20170721_309819.html

  7.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開展2019年度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認定工作的通知 http://www.moe.gov.cn/s78/A08/tongzhi/201907/t20190702_388692.html

  8.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建設指南(2020年版)》 http://www.cloudvse.com/activity/detail?id=6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五類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及申報指南
基于MOOC在線新型混合式實驗教學模式研究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公示!看看有沒有你正在上的課?
國家級一流課程評審指標(線上、線下、混合式、虛擬仿真)參考
27門入選!首批省一流!
2022年第7期·基于虛擬仿真實驗及測評的混合式教學實踐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