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料狂魔”,我這樣說適馬,應(yīng)該大家沒有異議。
自推出Art系列以來,適馬堅定不移的走堆料路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換做以前,每每提到適馬,我一下想到的關(guān)鍵字恐怕就是進灰、跑焦、爛機械。
現(xiàn)在呢?銳!銳!銳!簡直就是銳不可當。
必須承認,適馬是成功的。在DxOMARK 等評級機構(gòu)的統(tǒng)計下,不僅實力上打鏡皇,價格更是相當親民,被不少消費者擁護。
當然,適馬還在敦促影友健身的事業(yè)上,一路狂奔。
今天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比較。
尼康大三元
尼康14-24mm f/2.8G ED(970g)
尼康24-70mm F2.8 E ED VR(1070g)
尼康70-200mm f/2.8E FL ED VR(1430g)
總重量:3470g
佳能大三元
佳能EF 16-35mm f/2.8L III USM(790g)
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805g)
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1490g)
總重量:3085g
索尼大三元
索尼FE 16-35mm f/2.8 GM(680g)
索尼FE 24-70mm f/2.8 GM(886g)
索尼FE 70-200mm f/2.8 GM OSS(1480g)
總重量:3046g
大適馬家族
適馬DC 50-100mm f/1.8 HSM Art(1490g)
適馬DG 40mm f/1.4 HSM Art(1200g)
適馬DG 14-24mm f/2.8 HSM Art(1150g)
適馬DG 12-24mm f/4 HSM Art(1150g)
適馬DG 135mm f/1.8 HSM Art(1130g)
適馬DG 85mm f/1.4 HSM Art(1130g)
適馬DG 14mm f/1.8 HSM Art(1120g)
適馬DG 24-70mm f/2.8 OS HSM Art(1020g)
適馬DG 24-35mm f/2 HSM Art(940g)
適馬DG 28mm f/1.4 HSM Art (865g)
適馬DG 50mm f/1.4 HSM Art(815g)
適馬DG 35mm f/1.4 HSM Art(665g)
平均每個鏡頭重量:1150g,相當于兩瓶農(nóng)夫山泉550ml礦泉水
根據(jù)最新消息,適馬即將(最快下個月)發(fā)布的35mm f/1.2 FE。首枚專為全幅無反設(shè)計的鏡頭,也是索尼FE系統(tǒng)中最大光圈的自動對焦鏡頭。
在我印象中,35mm f/1.2自動對焦鏡頭好像還沒有,手動倒有一些,比如七工匠35mm f/1.2、福倫達35mm f/1.2。三陽去年推出過一款,10組12片的結(jié)構(gòu),重量1106g,濾鏡尺寸86mm,但F1.2的景深配合手動,真心練眼力。不出意外,適馬這款自動變焦的35mm f/1.2,重量要接近1500g。
F1.2和F1.4真的只差一檔?
誰告訴你一檔?
之前,官方說法是F1.2比F1.4光圈大了三分之一,意思是曝光量增加了三分之一。光圈是相對口徑的俗稱,相對口徑是通光口徑與焦距的比值,而通光量與面積成正比,面積與直徑的平方成正比,由此計算得出(1.4 / 1.2)^2 = 1.1667^2 = 1.361。沒錯,三分之一多一點。
當然,在有些人的心目中,F(xiàn)1.2和F1.4的差別可不是三分之一,而是3倍。這恰恰是騰龍那批F1.8鏡頭賣不動的原因之一。在我看來,F(xiàn)1.2超大光圈鏡頭可以在極暗情況下救照片一命。
制造難度出乎意料的大
相比F1.4光圈的鏡頭,F(xiàn)1.2光圈鏡頭的生產(chǎn)工藝要復雜許多,所使用的玻璃毛培需要更大,鏡片研磨的工時也會增加。另外,光圈大也會帶來色像差和像差等問題,解決的方法就是增加特殊材料的鏡片來彌補。
之前,標頭之王佳能RF 50mm f/1.2采用了3片非球面鏡片與1片UD(超級色散)鏡片的搭配,3片非球面中有2片是研磨非球面,即便使用了新玻璃材料鏡片,重量仍然達到950g。以適馬堆料的尿性,真要像40mm f/1.4那樣,為了在像場均勻性、虛化、色散、畸變,抗眩光等方面都有上佳的表現(xiàn),塞進3枚FLD螢石低色散鏡片和3枚SLD特殊低色散鏡片,也不是不可能的。畢竟想低調(diào),但實力不允許啊。
之前有人和我討論過鏡頭光圈值經(jīng)濟性的話題,我覺得沒有任何意義,這完全是由錢包來決定的事情。適馬這個時候做出F1.2大光圈鏡頭并不是為了玄學,也許是為了炫技?還是想把索尼氣的吐血?期待,如果如果全開牛氣,估計很多人口水流一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