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 華(1832年-1911年),原名成,字竹英,后改為作英,號胥山野史,浙江嘉興人。近現代著名畫家,海上畫派代表人之一。在近現代畫壇中,蒲華是繼虛谷之后又一位生時淡泊,死后大名的“塵封”型畫家。當他辭世已半個世紀之后,才逐漸被書畫界中越來越多的人所賞識。特別是他在中國畫最古老的題材之一--墨竹及梅、菊、牡丹花等題材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現已受到書畫和鑒藏界專家以及學者的一致推崇。
第一幅:舉頭天外
舉頭天外
此幅畫題“舉頭天外”,畫幅不大,但筆墨清潤可喜,繪平遠之景,近處崖壁用筆用色飽含水分,酣暢淋漓,樹林前層以飽墨點畫,后層則以赭石點干、花青染葉,層次豐富。遠山只以淡墨涂染,雖無墨色變化,但山的外形極合漸行漸遠之透視,可謂筆簡意全。
第二幅:湖山尋夢
湖山尋夢
細節(jié)圖:
從畫面題跋可知,此畫是作者在寧波時根據記憶描繪的臺州南部橫湖的實景。跋曰:“憶昔薄游臺南橫湖之間,后小住臺垣,與諸吟侶縱酒于南北兩山,適劉太守重修東湖勝境,欲圖而行色匆匆,未果。今見小雷女史所制,深感舊游,憮然心目,愛點筆以志鴻爪,藉博臺社老友一笑?!?/p>
第三幅:椒江讀書圖
椒江讀書圖
此畫作于1875年,蒲華四十四歲,從題跋分析,是他離開臺州后所作,贈予其朋友黃煦東的。畫面描繪的應是臺州椒江沿岸的風景,閑坐小樓中讀書者即為黃煦東。江上帆船往來,遠山如黛,畫家將古畫的意境坐實到現實生活中來。
第四幅:風泉滿清聽
風泉滿清聽
這幅扇面山水是蒲華四十八歲時的作品,畫得心平氣和,中規(guī)中矩,是仿五代畫僧巨然山水畫的風格,扇面熟紙上的筆墨效果也接近于巨然絹本山水的效果,并且確實也得到了巨然畫中的那股靜氣。
第五幅:溪亭蒼靄圖
溪亭蒼靄圖
這是一幅扇面,尺幅不大,溪亭山水是扇面畫中常見的題材,此畫疏密關系處理得極好,從左至右為密一疏一密的關系,由于水分運用得宜,山水煙靄的氣氛表現得非常充分。
第六幅:富貴神仙圖
富貴神仙圖
此幅作品題署作于乙丑五月,即1865年,蒲華時年三十四歲,應為其早年之作。畫中牡丹采用粉筆帶脂(即先調白粉再調胭脂等紅色點畫花朵)的沒骨手法描繪,似受與他同時代稍早的趙之謙的影響。風格規(guī)整秀潤,在現存蒲華作品中較為少見,后期即不復作此類作品矣。
第七幅:富貴壽考圖
富貴壽考圖
此幅《富貴壽考圖》繪湖石、瓶花,以瓶中牡丹喻富貴,湖石造型奇崛,扭轉得勢,具“瘦、透、漏、皺”之特色,應有實物之參照,花瓶及牡丹之描繪用筆亦與湖石一樣豪放,牡丹直以點虱快速畫成。此畫作于四十歲時,己初步形成自身風格。
第八幅:梅石圖
梅石圖
畫梅之要在于枝干。此紅梅自畫幅左下出枝而上,姿態(tài)變化可謂豐富,所畫花為紅梅花,以細筆勾勒花后,點以朱砂。此畫風格在蒲華畫中屬于相對工整的一路,題款為行楷書,也極為少見。
第九幅:紫薇楊柳圖
紫薇楊柳圖
明中期畫家陳淳(字道復)在寫意花鳥畫上有極大成就和推動之功,與徐渭并稱“青藤白陽”。此畫仿陳淳風格,紫薇、楊柳穿插得宜,畫面空靈,用色亦溫和文雅,很好地體現了“一池月浸紫薇花”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