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夜啼調(diào)理
紅、苔黃,脈滑數(shù)。治宜清熱安神。③驚駭恐懼,證見夜間啼哭,面紅或泛青,心神不寧,驚惕不安,睡中易醒,夢(mèng)中啼哭,聲慘而緊,呈恐懼狀,緊偎母懷,脈象唇舌多無異常變化。治宜鎮(zhèn)驚安神。
蔥白紅糖飲
【原料】連須蔥白50克,紅糖適量。
【制用法】將蔥白洗凈,切段,放入鍋內(nèi),加水煮沸10分鐘,去渣,調(diào)入紅糖即成。每日1劑,連服7~10天。
【功效】蔥白性溫味辛,有解表散寒、通陽開竅、祛風(fēng)活絡(luò)等功效;紅糖可補(bǔ)血、祛寒。適用于脾寒所致之夜啼。
砂仁茯苓粥
【原料】砂仁3粒,茯苓6克,粳米150克。
【制用法】砂仁、茯苓打碎研面,入粳米同煮成稀粥,可定時(shí)喂食
【功效】砂仁溫中和胃,茯苓健脾安神,配以粳米養(yǎng)胃,共具溫中和胃、健脾安神之功。適用于脾胃虛寒證小兒夜啼。
三寶蛋黃粥
【原料】山藥15克,生薏苡仁30克,芡實(shí)15克,熟雞蛋黃1個(gè),糯米30克
【制用法】先將山藥、薏苡仁、芡實(shí)研末,與淘洗干凈的糯米一同入鍋,加水適量,用旺火燒開,再轉(zhuǎn)用文火熬煮成稀粥,加入雞蛋黃,混勻即成。日服1劑,溫?zé)崾秤谩?/p>
【功效】健脾開胃,養(yǎng)心安神,斂汗止瀉。適用于小兒出汗異常、夜啼、失眠多夢(mèng)、自汗盜汗、胃腹痛疼、慢性泄瀉等。
竹瀝粥
【原料】淡竹瀝水10克,粟米(即小米)25克。
【制用法】先煮米做粥,臨熟時(shí)下淡竹瀝汁攪勻,取米湯飲用。
【功效】竹瀝甘寒,清心除煩,降火潤(rùn)燥;粟米甘涼,下氣除熱。兩者合用治療心經(jīng)熱盛夜啼者效佳。
燈心飲
【原料】燈心草8克,白糖少許。
【制用法】煎湯代茶飲。
【功效】燈心草甘淡性寒,主入心經(jīng),能清心火,利小腸。小腸為心之腑,故能使心火從小便而出。心火下降,則心神自寧。用于熱擾心神,煩燥不安而夜啼者。
姜糖飲
【原料】生姜10克,紅糖15克。
【制用法】生姜切片,加適量紅糖,水煎服。
【功效】溫中散寒。適用于小兒脾胃虛寒夜啼,大便溏泄,腹中冷痛者。
棗仁飲
【原料】酸棗仁7個(gè),茯神15克,白糖適量。
【制用法】將酸棗仁連核砸碎,加茯神煎水后入白糖飲服。
【功效】茯神養(yǎng)心安神,酸棗仁養(yǎng)肝安心安神。適用于虛煩不眠、驚恐不安的夜啼者。
竹葉粥
【原料】竹葉5克,粳米25克。
【制用法】先煮竹葉取汁,入米熬成粥,取米湯頻飲。
【功效】竹葉辛淡甘寒,清心經(jīng)氣分之熱,具止渴除煩之功效,尤適用于心火熾盛夜啼者。
百合龍齒飲
【原料】鮮百合20克,龍齒30克,冰糖適量。
【制用法】將百合洗凈,與龍齒、冰糖一起文火熬煮,到百合熟止。代茶飲。
【功效】方中百合甘微苦性平,有寧心安神之功;龍齒鎮(zhèn)驚安神;冰糖甘潤(rùn),補(bǔ)益肺胃。三者配伍共成安心安神之方,適用于驚恐不安夜啼者。
龍眼飲
【原料】龍眼肉10克。
【制用法】水煎,睡前飲。
【功效】寧心安神。主治小兒夜眠不安,易驚易醒,手足心熱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