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高熱孩子這幾天很多,民俗說法:天冷不冷人生病。說的就是季節(jié)到了該冷不冷,氣候異?!,F(xiàn)在說法暖冬,容易流感。冬季高熱,目前來說中醫(yī)屬于冬瘟范疇。
但是臨床看有風(fēng)寒,風(fēng)熱,寒濕,濕溫類型都有。因此不能拘泥冬瘟范疇,臨床辨證為主;很多孩子一起高熱或者三兩天往往表現(xiàn)表里合邪。這就需要表里兩解。
解表淸里注意比例。
比如風(fēng)寒大青龍是解表七份淸里三分。因?yàn)槁辄S18克,石膏雞子大一枚(50克)說明里熱不甚,仲景解表為主。適合風(fēng)寒化熱。
防風(fēng)通圣散,清理為主七份,解表三分。因?yàn)槔镞叢粌H黃芩連翹還有石膏大黃芒硝,顯然淸里主。適合風(fēng)寒束表三焦大熱。
升降散蟬衣僵蠶解表,姜黃入血分,大黃瀉下。屬于五分解表,五分淸里,氣血兩清法。適合郁熱三焦氣血皆清。
涼膈散解表只有薄荷;辛涼解表一份,里證九份。因此本方清里為主稍微佐以解表。適合熱邪入里三焦大熱側(cè)重中上二焦。
銀翹散解表薄荷荊芥豆豉三分,淸里銀翹牛蒡子竹葉蘆根等七份,側(cè)重上交屬于芳香敗毒解表。風(fēng)熱風(fēng)溫等。
九味羌活湯祛風(fēng)寒濕佐以淸里,大概也是羌活、防風(fēng)、細(xì)辛、蒼術(shù)、白芷、川芎七份解表,黃芩生地三分淸里。適合風(fēng)寒濕化熱。
新加香薷飲三分解表,銀翹扁豆花六分淸里熱。適合暑濕。
以上方劑臨床根據(jù)癥狀判斷表里幾分確定病性選用適合的方子,或者適當(dāng)加價(jià)。比如下邊這個(gè)孩子。
體溫38.2,小便多,顏色正常,昨天有大便,口渴口干,有出汗,有鼻涕,喉嚨疼,有痰,咳嗽,昨晚吃藥惡心嘔吐3次,嘔吐昨晚吃的食物,
根據(jù)表里原則看有汗表證沒有,發(fā)熱屬于里證原因。里證有口干口渴,喉嚨痛,咳嗽,肺胃熱盛為主。因此不能解表單獨(dú)清里熱。
麻黃3克,杏仁10克,石膏30克,半夏10克,黃芩10克,射干10克,連翹20克,桔梗10克,浙貝母10克,枇杷葉15克,蘆根30克,甘草6克,一劑。
解表祛風(fēng)沒有,麻黃只用3克,意在宣肺止咳不再解表。
二診:今天凌晨退了燒,現(xiàn)在37。昨天拉稀便3次,小便不黃。嘔吐一次,喝藥、吃東西干嘔。今天咳的厲害,嘔吐一次。怕冷怕風(fēng),口干口渴,沒有出汗。鼻塞流清鼻涕,喉嚨痛,今天頭不痛,身上也不痛了。
分析:熱邪體溫雖然下降,但是無汗怕冷,鼻塞流涕表證又有;口干口渴,喉嚨痛,里證不解。因此判斷還是表里合邪,需要解表清里。
麻黃6克,杏仁10克,石膏30克,知母10克,半夏10克,射干10克,連翹20克,桔梗10克,浙貝母10克,枇杷葉15克,大青葉15克,玄參10克,甘草6克,一劑三次口服,
分析上次麻黃3克意在宣肺,這次麻黃6克意在解表宣肺兩用。另外口干口渴不解再合白虎湯,加強(qiáng)清里。
三診:昨晚又燒37.9,有汗,現(xiàn)在咳的厲害;喉嚨腫痛,頭暈;嘔吐3次,都是黏痰;昨天胃口還行,嘴唇干,沒有口渴喝水多;昨天2次稀便,小便不黃。鼻涕多,有血絲。
分析:果然又有一些發(fā)熱,但是怕冷怕風(fēng)緩解,有汗,說明表證解了,口干口渴也沒有了里證陽明氣分也解。現(xiàn)在雖然咳嗽咽痛也不足慮。舌苔有些白膩,夾濕,因此再與清宣上焦,佐以祛濕。
桑葉10克,菊花10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連翹15克,射干10克,薏米20克,白寇6克,蘆根20克,枇杷葉15克,竹葉10克,甘草3克,滑石20克,
2劑日一劑善后觀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