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溥儀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实垭m貴為九五之尊,可也是人,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也有自己的崇拜的對象。那么,末代皇帝溥儀有沒有自己崇拜的對象呢?由于是皇帝,溥儀崇拜的對象也是皇帝。
一般情況下,人們認為溥儀要不就是崇拜開創(chuàng)祖業(yè)的努爾哈赤,要不就是崇拜開創(chuàng)“康乾盛世”的康熙和乾隆。事實告訴我們,溥儀崇拜的既不是努爾哈赤,也不是康熙乾隆,而是雍正。
清朝十二位皇帝在,雍正是最勤勉的皇帝,是他一手扭轉了康熙晚年大清的頹勢,把一個富強的大清交給了乾隆。雍正在位十三年間,每天堅持自己批閱奏折,一年只在生日那天休息一日。
舉個例子,雍正批閱的奏折僅從目前保存下來的數(shù)萬奏折來看,上面的批語就達到了一千多萬字,這意味著雍正每天用毛筆寫3000到4000字,典型的超級工作狂??滴踉缒暧⒚魃裎洌冏恐?,可到了晚年也昏庸無比,大清國庫空虛,吏治腐敗,老百姓民不聊生。
事實上,雍正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也許溥儀看到雍正繼位時大清的困境,聯(lián)想到自己,這讓他對雍正產生了莫大的崇拜之情??滴踉谖粫r間60天,時間太久了,以至于雍正繼位時已經是45歲的中年人。
這個年齡繼位,讓雍正能憑借自己豐富的經歷,處理政事駕輕就熟,一展宏圖。雍正在位13年間,除了懲治貪官,肅清吏治外,最重要的就是對大清稅務進行了全方面大刀闊斧地改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yǎng)廉銀”的制度,這一決定既減輕了老百姓的沉重負擔,又使得明朝以來官員俸祿低的局面;二是實行“攤丁入畝,地丁合一”,極大地解放了社會生產力;三是以強硬手段清理錢糧虧空問題,充實了大清國庫;四是創(chuàng)立會考府,革除了各省錢糧奏銷中之積弊;五是實行“改土歸流”,加強了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管理統(tǒng)治。
上面五項重大改革,任何一項都是困難重重,雍正卻在短短13年間完成了,實在讓人佩服。這也是溥儀為何崇拜雍正的最大原因,用現(xiàn)在網(wǎng)絡流行語來說就是,“雍正也想低調,但實力告訴他不允許。”
參考資料:《我的前半生》、《雍正大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