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字牌、撲克,作為人們娛樂的工具,往往無師自通,但玩法各有不同。麻將、字牌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撲克“三打哈”則如主配角同唱一臺戲,配合不好,就會砸臺??梢?,撲克“三打哈”更多一些配合的技巧和智慧。
“三打哈”又稱“吃豬”,據說最早是湖南原創(chuàng),其最大誘惑力是坐莊。莊家可多看八張底牌,在心理和戰(zhàn)術上居統領和支配地位。不說一呼百應,也是一唱三隨。只要決策正確,往往勢如破竹,所向披靡。
當另三人臣服于下,向你“朝貢”時,莊家享受了快感。這種快感源于機遇和智慧。有膽、有識、善抓機遇的人,才敢叫莊,才能以少勝多,處驚不亂,周密決策,穩(wěn)操勝券。倘若沒有這種氣魄,只能當“豬”被吃。
牌局如人生,需審時度勢。該坐莊時坐好莊,不該坐莊時當好配角也不失為明智之舉。若三人配合,心領神會,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以奇制勝,分享戰(zhàn)果時,其默契神合,團結協作的力量,令人興奮之余,確有知音難覓之愜意。
莊家輪流坐,組合常變更。“三打哈”的奧妙突出在一個“變”字。牌局變化多端、變化莫測,有時一張牌的變化能決定一場勝負;角色的變化使得彼時為敵,此刻為友,讓人領悟到:沒有永恒的敵人,也沒有永恒的朋友,不必為片刻的切膚之痛而耿耿于懷。
此一時,彼一時,須拿得起,放得下,求大同,存小異,方能化敵為友,合縱聯盟,打好每一局牌。
山水輪流轉,沒有海納百川的胸懷,一味地以我為中心,唱獨角戲;或優(yōu)柔寡斷,不敢打“擦邊球”的人,是領悟不到“三打哈”的奧妙的。
人生如牌局,只要善抓機遇,進可攻,退可守。精誠團結,與時俱進,方可步入佳境,立于不敗之地。